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朝花夕誓》的丰富隐喻:你如何处理创伤性记忆,就如何度过余生

《朝花夕誓》的丰富隐喻:你如何处理创伤性记忆,就如何度过余生


《朝花夕誓》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动漫电影。它的画风纯净唯美,每一帧都是精品,而且它还凭故事内涵与立意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篇入围”。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最大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真正做到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观众看完它,都会有不同角度的体会与感悟。有的人感念亲情之美、离别之痛;有的人感受到人性的贪婪、物竞天择的残忍;还有的人说,这是对生与死的深刻解读,长生不老意味着永世孤独,不断失去相伴的人。

这不是肤浅的普通电影可以做到的,足可见这部电影的内涵实在丰富,也可见编剧和导演的制作匠心。

本文在“表层欣赏”的基础上,向下挖掘其丰富的“隐喻”,解读出一个具有启发性的主题:一个人处理“创伤性记忆”的方式、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余生的质量。他一辈子的心理状态、幸福感知能力都在这上面。

创伤性记忆,是指那些能够引起心理、情绪甚至生理上的痛苦的记忆。

而怎样妥善处理它,其实是一种可习得的能力。

本文意在通过解读影片的丰富隐喻,启发读者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心理创伤”所留下的记忆。这时,虽然当事人已结束了实质创伤,但创伤所遗留下的记忆与感受,仍在困扰着他的生活。本文希望帮助读者,更好地面对生活中出现过的“不幸事件”:

  • 通过解读影片中的“隐喻”,诠释三种普遍的“创伤性记忆”与危害
  • 对照影片中典型角色对“创伤性记忆”的不同态度、做法,分析现实中几类人的最常见反应
  • 对于“创伤性记忆”,给出“如何引导孩子”与“如何自我救赎”的一系列可行方法论,它们都是对大脑的科学训练

最后,基于这些分析,本文还提出了一点总结性思考。

通过解读“隐喻”,诠释三种普遍的“创伤性记忆”与危害

电影刻画了“伊奥鲁夫人”这个特殊的种族,他们长生不老、容颜永驻,保持着原始的生活状态,住在世外桃源。

后来,他们的宁静生活,被贪婪的人类打破。梅萨蒂王国杀死了部落里的男人,掳走了女人,想要生出“长生不老”的无敌血脉,来壮大王国实力。“伊奥鲁夫人”受到致命伤害,最后只剩几个人存活;而这些带着“创伤性记忆”幸存下来的人,除了女主角,也都痛苦得恍惚或自杀了。

“伊奥鲁夫人”是对每一个人初降人间后,最原始、最纯净状态的隐喻。那时的人,就像一张未被侵染的白纸,善良单纯,生活宁静。而随着人们逐渐长大,融入了人类社会,和其他人产生交集,就会经历各种不幸的事情。

“伊奥鲁夫人”经历的伤痛,也是我们人生里普遍可能遇到的创伤。我们创伤后产生的记忆,有时是被人侵害,记忆引发了惊恐、焦虑;有时是痛失所爱,记忆引发了忧思、痛苦:

  • 外侵式创伤记忆

“伊奥鲁夫人”种族里的蕾莉娅,因其年轻貌美而被王国掳走,被迫传宗接代、又迅速地被迫母女分离。她的身体和心灵遭到了外侵式的伤害,此后的多年,她一直活在痛苦中。每当想起这些事,她都会自我厌恶、对未来毫无期待,有时还想要报复、自杀,玉石俱焚。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遭受来自他人的身体侵害、财产剥夺、精神打击,包括但不限于强暴、殴打、抢劫、霸凌、言语贬低等。幸存的人里,有些人会产生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反应,留在被伤害的痛苦感受和屈辱中走不出来;有些人没那么严重,但也终日郁郁寡欢。

  • 替代性创伤记忆

“替代性创伤”是指,一个人目击或听说了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冲击超过了其心理耐受程度,进而产生了精神失常;或指专业心理医疗工作者在与病人的互动中,受到负面影响而出现类似病状。

伊欧夫人里,玛奇娅是个“幸运儿”,她因为被龙卷到上空,而躲开了这次外侵事件。但她也是遭受“替代性创伤”最严重的人,亲眼看到女伴被囚禁、强娶,男伴失去恋人,还看到林子里有弃婴……她眼见一切残忍的事,在人类社会在扩张中发生,战争给所有生灵带来苦难。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敏感细腻、共情能力强的人,在看到、听到悲惨事件后,当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悲悯情绪。尽管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也十分感同身受,心灵上代替当事人受过。而事情过去后,他们一想起这事,就会感到痛苦、忧郁、烦躁、不安。而且,被“替代性创伤记忆”困扰的人,容易长时间注意力不集中,对生活感到麻木、恍惚。

  • 分离创伤记忆

​电影用“伊奥鲁夫人”又称“离别一族”的巧妙设定,刻意放大了“分离”在人生中的痛苦。谁让“伊奥鲁夫人”长生不老,一辈子都在和常人永别;所以他们的族训是不准和常人有接触,更不能感受交往中的七情六欲,不能快乐。

“伊奥鲁夫人”的族训,其实是一种“离别创伤”被放大的隐喻,也是一种病态展示——被“分离创伤记忆”困扰的人,会矫枉过正,不敢轻易爱上谁。他们不敢感受感情的美好,生怕失去。

父母死亡、失恋、孩子去世等,其实都是人生里常见的分离创伤;而“分离创伤记忆”会把一些人变得孤僻、没安全感、焦虑、悲观。

影片还用“希比奥尔”这种“伊奥鲁夫人”织出来的布匹,来隐喻人的记忆。

这个隐喻进一步强化了“创伤记忆”在我们余生里的存在感——你织出的布,是实际存在、不可逃避的;你会清醒地知道创伤发生过,并携带它生活下去。如果内心不能真正释怀,你逃避、压抑这些回忆,都不管用。

对照影片中典型角色对“创伤性记忆”的不同态度、做法,分析现实中几类人的最常见反应

《朝花夕誓》中,伊奥鲁夫人被外来强国挫伤,部族支离破碎。几个典型角色在遭受“心理创伤”后的反应,也描述了现实中,几类人对“创伤性记忆”的不同常见做法。

把“创伤性记忆”压抑到意识层面以下,自我欺骗“一切都没发生过”,却自知痛苦

克里姆眼见女友被掳走、被迫给王室生子,他却几次营救失败。多年后,他攻入城堡,执意要说服恋人,跟自己回去继续前缘,假装一切没发生过。他反复强调,这些经历是“搭错的线”,不算存在。在遭到拒绝后,他彻底疯了,只求玉石俱焚。

现实中,由于人类心理的保护机制,一些“创伤性记忆”会被我们压抑到意识层面以下,暂时不予回想。而等时间过去了,有一些人却错过了最佳心理治疗期,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恐慌发作、抑郁难过,生理调节机能不正常。这是因为潜意识里,人对创伤事件迟迟未能释怀,负性事件会持续产生影响。

频繁地“再体验”,时常感到恐慌、焦虑

被掳来王国生子的蕾莉亚,在十来年的囚禁期间,不断回想起“我的人生被毁了”的过程,想起好不容易生的女儿被抱走的事,感到反复的痛苦、自我厌恶、恐慌、焦灼。

有时,我们为了寻求对人生的掌控感,会不断回想负性事件,渴望能解决、抵抗这类事情。而有时,我们又仅仅是不能释怀,心怀怨恨,难以接受负性事件。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回想起事件本身,纠结于此,让它一次次对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不好的影响。

用付出爱,来让自己对伤害释怀

女主角玛奇娅也经历了家园被侵略、流离失所、眼见同伴被杀被掳等创伤。她却和其他角色不同,心中没有浓浓的恨意与悲伤,在努力地过好余生,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她在和抱养子的情感联结中,获得了心灵救赎。

影片意在歌颂这类心中有爱的人。现实中,面对创伤,心无怨恨,却集中精力过好下半辈子的人,是聪明的,也是美好的。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他人的爱和付出,会随着时间而化解“创伤性记忆”带给自己的痛苦。

你对待“创伤性记忆”的态度和做法,是否与他们相同?

对于“创伤性记忆”,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如何自我救赎?这些方法论,其实都是对大脑的科学训练

佛学者索达吉堪布说:“活着就是一场修行。不论世事多么复杂、生活多么难忍,都要学会为自己开‘药方’。”

我们也只有懂得科学疗愈自己,才能在经历创伤后,不被记忆折磨,仍过出幸福、轻松的余生。

我们应如何帮助孩子,抹去“创伤性记忆”对他们的负面影响?

  • 帮孩子“整合左右脑”:复述事件经过,替孩子理清逻辑。

《全脑教育法》认为,左脑掌控语言、逻辑思维,右脑掌控情绪;而孩子的左脑不如右脑发达,常常因为理不清事情的客观逻辑,而陷入被放大的恐惧、焦虑、担忧、悲伤中。


整合左右脑,即复述事件的经过和逻辑,让孩子的左脑和右脑一起发挥作用。

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孩子平静下来;一旦左脑开始运作,孩子的右脑就不容易被负面情绪占领。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引导孩子为负性经历赋予积极意义,并且强调事件过去后的美好与希望,也很重要。

我们带领孩子梳理逻辑,充分调动了他的左脑以后,还需要及时给他的创伤经历打上“积极标签”。比如,爷爷去世了,孩子很伤心,但你说:“你学会了要珍惜时光,善待身边人。这是一个进步。往后还有爸爸妈妈会一直爱你。” 在孩子存储这段记忆时,我们要频繁用语言来提示他,想到好的影响,并描述事情过去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 巧用“权威性期待”:作为父母,明确地向孩子表达期待,并及时给予肯定的反馈

罗森塔尔效应,原指孩子或学生被赋予希望后,表现会更好。

对于孩子来说,生命中最大的“权威”就是父母,当父母表达了“我希望你可以积极思考,早日走出‘创伤阴霾’”的期待,他们会不自觉地向父母的要求靠拢。

你还可以为孩子列出一些事项,期待他完成,如“每天锻炼半小时,让多巴胺带来快乐情绪”、“保持积极思考,回想事件的积极意义”等。孩子完成一件事后,你要不吝赞美,告诉孩子“你完成了我的期待”。被父母肯定以后,孩子会很有成就感,不知不觉就走出了“创伤性记忆”的负面区。

那么,我们自己如何处理“创伤性记忆”,让它不再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 擅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矛盾观”;丢弃“沉没成本”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矛盾观强调矛盾的对立统一,其中一个含义是:每件事有它的两面性,且可以互相转化。

我们应该同时看到创伤事件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不夸大它带来的绝望、恐惧,并思考它的积极影响。每一件事情都是普通的人生经历,不仅促使我们成长,也丰富了我们的生命体验。

我们也要知道,事情的正负面影响可以互相转化。我们不纠结于已失去的,努力为未来做好准备,就有机会扭亏为盈;而纠缠“沉没成本”,耽于悲伤、惊惧,将会让原有的优势面转为劣势,把日子越过越差。

沉没成本,本义指经济上不可挽回的损失,引申义也可指生活中已发生、不可改变的事情。

  • 将“反射式思维系统”调整为“自动式思维系统”

《蜥蜴脑法则》把人类对事情的反应,分为“反射式思维系统”和“自动式思维系统”。前者是我们经过思考,做出的反应;后者则更多地是一种不知不觉、不被感知的习惯反应。

每当我们想起“创伤性记忆”,需要做出调整时,都需要进行思考,对自己进行劝慰。这是一种“反射式思维系统”,不仅耗损精力,更容易调整失败,又陷入苦恼和恐惧中。

我们可以将劝慰自己的观点、话语,调整为一种固定模式。每次想起这段记忆,我们就调出同一个积极的思维导图,只按固定思维方向思考,避免庞杂、发散的思考。这时,疗愈我们的是早就整理好的“自动式思维系统”,省时又省力。长期训练自己的反应,就会习惯成自然。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些方法论实质上都源于心理学、脑科学原理。我们的记忆,本身就是事件经由人脑加工,再进行存储的心理过程。所以,对心理学的掌握、训练大脑的能力,是让我们摆脱“创伤性记忆”的最好方式之一。

小结

在我眼里,一部好电影不仅有宽慰人心的力量,更能引导观众思考人生,获得丰富启迪。《朝花夕誓》的魅力,就在于其寓意之深、元素之丰富,能让不同的观影者产生丰富而余味十足的解读。

人生如白驹过隙,我们最美好的状态,不是“不曾受伤”,而是受伤以后勇敢面对创伤,理性处理“创伤性记忆”。我们应活得像虽然失去家园,但仍热爱生活、爱自己、爱身边人的玛奇娅。因为,坚强而积极的你,会周身闪着充满魅力的光,吸引来很多美好的人和事,与你共度余生。

希望本文对“创伤性记忆”的分析、对相应方法论的解读,能帮助您收获高质量人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79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