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视 > 降低片酬,集数缩减,国产影视剧就会越来越好?

降低片酬,集数缩减,国产影视剧就会越来越好?

这恐怕要打个问号。

2016年的时候看,网上爆出了这张非常著名的演员片酬排榜,榜上曾经炙手可热的一些演员们的片酬高到了普通观众不敢想象。



正因为如此,广电总局便开始谋划出来了限薪令这样一个规定。通过限制演员的片酬,最终将演员的表演水平提高,乃至将整个影视剧的制作水准提高。让观众们收看的影视剧能有一个质量上的飞跃。



当然,这个出发点是好的,然而问题解决了吗?国家相关部门3年内连续六次发文遏制这一现象,先后出台了限薪令,限集令等政策。


用以对影视行业之前累积起来的污垢进行一次彻底的打扫,然而事与愿违,政策不断地发行,相关的规则也在落实之中,然而我们看到的影视剧真的就好了吗?好像没有,集数降下来了,片酬也下降了,然而烂片依旧是烂片,洽烂钱的人还是在洽烂钱。



影视剧与演员本来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制作方需要影视剧来为自己获得收益,演员通过被选中出演影视剧来为自己获得名气,同时收获利润。


理论上来说,演员的片酬决定了制作方要不要选中你,而制作方制作的剧集质量,决定了演员能不能看上这出戏。如此的厉害关系中,演员的片酬应该与制作方制作的作品成正比,片酬高,制作的剧质量也就会上去,这是一定的。



这也就是我们能看到,在港片的黄金时代,成龙等人出演的电影,票房一直都有保证,而成龙的收入也是有保证的等等。然而事实上,这样的正比关系只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而已。


在进入到移动互联时代之后,这种良好的关系就被无情的打破了。关系还是那种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却有了新的解释。


大数据一定意义上弱化了观众们的欣赏能力。大数据擅长的是将观众们作为一群普通用户的集合体,之所以是普通用户,那一定是会被冠以一种共性的。大数据服务的仅仅是这种共性,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通过这个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观众们不再是影院中一个个的个体,而成了单一却高度集中的数据。数据被分析之后,就会根据结果总结出来一套规律。



比如说这群人中喜欢看喜剧的占百分之多少,喜欢看动作片的有多少比例等等。根据这些分析出来的结果,制作方开始量身打造某一类影视剧。



然后集中进行轰炸。这样,就可以保障制作方的产出比最大化。这是互联网时代的通病,它只是获取了一大群人的共同属性,然后不用深挖,就能让这些共同的属性产生利润。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样的获利模式是没问题的。因为这是一套完整的产业链,而在这个产业链中,每一个职位都是流水线上的一员。编剧批量产生剧本,导演批量导戏,演员批量进行表演等。


他们都只是一个普通公司的职员,并不担当任何具有艺术气息或者是除了商品属性之外的东西。理论上是这样的,没错。


因为很多的公司就都是这样,然而,你想要突出重围,那就麻烦多了。



汪海林之前一直吐槽这种模式,究其原因,他认为影视剧是一种艺术形式,既然是一种艺术形式,流水线产生的东西那就算不上是艺术品,只能说是商品。


作为一个编剧,如果被归为商品中流水线的一环,那是一种耻辱。汪海林这样想是没错的,但是大环境却不这么认为。


影视圈被资本看上是2013年的事情,2012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是170.7亿,这个数字在2013年时,达到了217.7亿,增长并不快,然而等到了2014年的时候就成了296.4亿,此后一直到2018年,这个数据分别为440.7亿、457亿、559亿、609.76亿。这个增量发生在5年时间内。



1995年的全年电影票房为9.5亿,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首次增长到101.7亿。从10亿到100亿,中国电影经历了漫长的25年,然而从100亿到600亿,却仅仅9年不到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在这种力量面前,任何的形式的反抗都是徒劳无功的。这也是汪海林困惑的本源。


他认为国内影视行业不重视编剧,没有让创作先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因为这些小鲜肉的出现破坏了行业规则所致。



然而他忘记了小鲜肉是被批量生产出来的,他们背后的工厂才是一切的根源。然而这种根源是那么容易被掀动的吗?好像不是。


在国家发文明令禁止天价片酬之后,2018年8月11日,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家视频网站发布声明,即日起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六大影视制作公司,共同抵制艺人"天价"片酬现象,倡导成本用于制作,投入服务品质,演员戏比天大的行业风气。



大家看一看,这一幕是不是有点意思。这三家视频网站,基本上垄断了国内的网络视频服务,而这六家影视公司,也基本上垄断了国内的影视剧尤其是电视剧的制作基础。这样相约抵制,是不是满是一种怪异的气息。


本来是对他们不好的消息,然而他们却将这个政令拥护且执行的非常彻底。为什么呢?


想不明白不要紧,请看作品。正午阳光算是口碑还凑合的影视公司了,虽然他灌水的剧集比较少,但是植入的剧集确实很多,比如说《欢乐颂2》。



当然,灌水也不是没有,最近的《清平乐》就实锤了,而《知否》也让人很迷。但是综合一比较,正午阳光还是不务正业的。因为之后的这几位比如说华策影视,大家都不会忘记《微微一笑很倾城》、慈文传媒有《楚乔传》等等。


这些剧,基本上垄断了我们的手机视频客户端,但这些剧真的质量很高吗?我持保留意见。


之所以大家觉得这些例子中,有些好,有些不好。那是因为大家的选择范围已经被限制在了这几家公司内了。



一个面馆本来做的菜难吃,但是某一天突然做的好吃了,你就会觉得可能是菜的问题,换个菜马上就不一样了。然而我小时候做过一次实验。


我的书写一向很潦草,正常写老师一定会给C,然而某一天开始,我一笔一划的好好写,果然得了个A,后来所有的书写,我都是比前一天差那么一点点,长此以往下去,老师并没有发觉,后来我继续很潦草的书写,老师也能给我A,因为老师已经习惯了。


换成这几家影视制作公司一样适用。因此,限薪令对于他们来说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没有的。


今年2月20日,广电总局发文,限薪令与限集令相结合,规定了电视剧网络剧原则上不超过40集,演员片酬不能超过总成本的40%。然后这六家公司又开始积极响应了。



5月7日,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三家视频网站与六大影视制作公司联名发表《关于开展团结一心共克时艰行业自救行动的倡议书》。


倡议书呼吁,杜绝过度强调商业属性、经济效益,出现人为拉长集数、故事情节明显人为"注水",客观上拉低艺术水准,影响观看审美。提倡影视剧拍摄制作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支持多拍良心剧、口码剧、精品剧。



现在你明白了吧,这两个禁令要合在一起看。单纯的限薪令确实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演员的片酬降下来了之后,别的地方如果不变的话,最终的影响还是影视剧的收益。


只限制薪酬,势必会引发收益的大幅度跳水,而这个时候,再将基数划定一个范围,这种影响立马就消除了。


举个例子,原来演员的薪酬是八十集一个亿,现在限制薪酬了,不超过40%了,那很好,我一千万8集。原本如果演员的薪酬为一个亿,那么可能要3亿左右的整体制作成本,现在好了,演员的薪酬为1000万,那么我的整体制作成本只有2500万,我拍十部戏,才2.5亿,节约下来的5000万,是不是就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利润。



何乐而不为,况且,我整体的产出水平还提升了上去,关键是我制作的戏数量上去了,而发行的时候,在网络平台上,我可以用占坑的形式,遍地开花。用户想要躲开我,基本上没戏。


之前我只投资一部戏,你不想看,可以看别的,现在我投资了八部戏,你不想看这个,换一个,还是我的戏。换了是你,你生不生气?但生气有用吗?显然没有。



汪海林想通过限制小鲜肉(影视圈的产品)来达到提高影视剧整体制作水准的目的。但是影视圈的创作者权益还是非常的低,他们没有太大的话语权,话语权的背后是资本在站台。


资本主导的市场,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监管者,很显然,通过制定一刀切的规则来规避某种风险,理论上没问题,但是实际运行起来,资本可以发挥它钻空子的能力。



合理的监管,实际上比围追堵截要好得多,只不过太耗费精力。娱乐圈为什么这么多的乱象,我们是否应该查一查演员背后的资本集团,仅仅对于一些傀儡进行发难,永远触碰不到背后的核心问题。



汪海林之所以矛盾和费解,一方面,他想要通过资本进入娱乐圈来提高创作者的收益,然而结果却是让演员们分去了太多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他想要通过限制演员来为创作者增加权重,然而,除了演员,资本压根不愿意看到那些隐性的力量。


资本嘛,逐利是第一,至于说艺术,那只是上世纪人们的美好回忆。


……

你好,再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79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