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韩国电影《追击者》:社会的真实事件远比电影更加惊悚

韩国电影《追击者》:社会的真实事件远比电影更加惊悚


提起韩国电影,更多的印象是搞笑轻松的喜剧如《浪漫满屋》《我是金三顺》或俊男美女旷世绝恋的感情剧,如开山之作《蓝色生死恋》、影响一代80后的《对不起我爱你》。

但韩国也诞生了许多直面现实的沉重的犯罪电影,例如经典的《杀人回忆》《嫌疑人X的献身》等,在世界影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而作为韩国犯罪电影中具备分量级的系列电影"追击者"系列,影响力和知名度一度超过了《杀人回忆》。该片分为三集,第一集和第三集均由韩国真实犯罪事件改编,第二集则根据许多前往韩国务工的中国朝鲜族原型改编而来。

得名于"追击者"系列,与第一部同名电影《追击者》密不可分,这部2008年上映的电影取材于轰动整个韩国、乃至在世界犯罪历史上都留下印记的、最残忍的韩国杀人魔柳永哲系列案件改编。

【 独特导演与双影帝首次合作的碰撞 】

好电影分三种:一种是技巧类,一种是剧情类,一种是心灵类。而《追击者》系列则属于第三类。该系列电影的导演是韩国小众导演罗宏镇,这名导演以鬼才身份出道。2005年凭借无声短片《完美的红绸料理》出道。之后完整的作品只有"追击者"三部曲,但表现出的内涵和高度却并非一般导演可及,对整个民族性的关怀和对现实的写实,让他的作品刻画出更多的世相。

老牌戏骨金允石饰演正面男一号,演技到位却不夸张,扮演的辞职后做了皮条中间人的混混表演老辣,动作表情到位。反面人物池英民则由演技派影帝河正宇扮演,彼时的河正宇脸上还带有青涩,然而也正是这种青涩,把"池英民"的原型柳永哲那个年轻却冷漠残忍的杀人狂的气质刻画出来。池英民的心理状态,也源自于韩国社会高强度的竞争和年轻一代对未来的迷茫困惑。而影片中的正反男主人公,忠浩和英民都是社会竞争的失败者,他们无法适应并运用当下的社会规则,固执的固守自我价值观,才导致两个边缘人的异化。

【 模糊界线的正义带不来正义 】

忠浩因为自己的"顽固""不合群",被警察局开除后利用在做警察时积累的人脉,做起了皮条客的行当,同时也身兼这些从事风化行业女孩子的保镖,这个形象邋遢的大叔,也象征着韩国社会竞争的失败群体。忠浩逼迫患病的女孩带病接客,当手下数个女孩失踪后,他不关心手下"员工"的安危,只考虑自己能不能收回佣金。可以说忠浩已经从一个警察堕落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棍,而这也是导演对韩国社会阶层压迫和吞噬的愤懑的隐喻

女孩们相继失踪了失踪了,全部都指向了那个相同的电话号码,做过警察的忠浩勃然大怒,他感觉有人欺负到自己头上来,简直就是对曾经作为警察的自己的"侮辱"。灯红酒绿的夜晚,除了皮条客,没有人关心失踪的"特殊的"女孩,也为后来的更多悲剧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忠浩发誓要抓住掳走姑娘的坏蛋,找回姑娘们,其实内心也是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成年人的世界不将对错,只有利益,忠浩折射出韩国的民族社会心理可见一斑。

皮条客、特殊女孩与连环杀手之间的故事就此展开。所谓的正义的追击,只是源于一个边缘人士内心的利益纠葛,代表正义的韩国警察则成了陪衬一般的布景,罗宏镇的暗讽手法运用的炉火纯青。


各方势力开始粉墨登场,一开始不相信英民是连环恶魔的皮条客,为了"挽尊"护送市长失败才开始认真追凶的韩国警察,冷漠疏离自扫门前雪的邻居们,所有人都是为了金钱和名利而奔波,没有人真正关心女孩们的安危,虽然她们是特殊工作者,但她们也是有血有人的人,家中也有嗷嗷待哺的孩子。

随着剧情的深入,渐渐的气氛变得更加惊悚,皮条客忠浩的正义感渐渐苏醒,曾经做警察留下的价值观开始指引忠浩,出于对手下女孩的关心和对自己被戏耍的愤怒,忠浩开始游离于警察之外调查,而那群韩国警察依旧无能。导演罗宏镇对本国安全系统和市民保障制度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出于作秀目的的正义感让人虚伪和作呕

一些特写长镜头增加了很多精彩的片段:凶手被心理专家看破心思恼羞成怒更加疯狂,偶然路过的记者让警方变得被舒服了手脚,冷漠的邻居们发现异常却没一个人报警,甚至不会多问一句。

这时候电影发出了拷问:什么才是真正的正义?作为韩国的安全机关,警察不是为了维护公平安宁,只是为了自己的尊严存在,那么韩国的升斗小民,又怎么可能会拥有安全和稳定?

让人脊背发凉的是,凶手英民本来被当作嫌疑人抓获,但坚持"程序正义"的韩国警察却刻板的因为证据不足释放了他,可笑中带着悲凉。英民阴差阳错的被便利店的老板娘收留,却选择恩将仇报杀死老板娘,紧接着又杀死一个本来已经逃离危险的"特殊行业女孩"。因为影片想表达的是作为杀手,本来就没有正常的价值观,社会的愤懑压抑和冷漠,将人异化成野兽。

或许一切都是宿命,让观影的我们在感觉希望来临的那个瞬间突然崩塌,即将抓住的命运失之交臂,留下的只有暴戾的铁锤砸碎的美好憧憬。

疯狂的忠浩无法指望别人,只能选择化神修罗,最终以暴制暴。正义在邪恶面前是那么脆弱,让我们无法选择,真正的恶魔狰狞的扬起铁锤向所有人宣告:你们全都没用。他是个懦夫,但其他人更是懦夫。他用杀人满足自己的欲望,其他人为了虚妄的尊严,只能浑浑噩噩的伪装。影片在这里达到高潮,宣泄用愤怒带来的虚妄的正义感。

讽刺的高潮出现了,市长被泼了一身污物,倾盆暴雨中看见满身是血却要维护正义的"另类英雄"时,竟然选择和随行官员躲进车里逃离。象征正义和安全的大人物面对两个搏杀的嗜血怪物选择了后退,他们依旧如此道貌岸然。

那些可怜的女孩们迫于生计走上这条道路,他们被杀手杀害;杀手又死于愤怒的"另类边缘英雄"手中;另类的英雄活了下来。韩国饭桶警察们迫不及待的跳出来揽功,看上去正义功德圆满,邪恶被送入地狱。大家皆大欢喜。然而,没有人真正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弱者,冷漠的依旧冷漠,虚伪的依旧虚伪,就像我们在世界面前,还不够勇敢。

为了利益和形象厮杀和吞噬,弱者在夹缝中胆战心惊的生存,没有人真正的保护他们,正义只是理想的幻梦。当那个逼仄昏黑的小房间蔓延着罪恶和阴郁,让我们无比感叹逝去生命的脆弱。

杀手曾问那些女孩:"你为了什么而活着?"影片没有给出明确回答,然而通篇却反复宣泄者答案:只要活着就好,虚伪的、冷漠的、愤怒的;为了利益也好,为了尊严也好,只要活着就好。英民挥舞铁锤说:没人关心你去了哪里。而杀人者的话真实到窒息。

最后将杀手送入地狱的皮条客站在死去女孩的女儿窗前,孤寂的望着混浊的窗外,大雨倾盆。灯火辉煌的都市夜幕中,丑陋和美好,肮脏和整齐,邪恶和正义都存在于世间。

【 虚拟和现实总是惊人的相似 】

犯罪题材电影一般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这是因为此类题材一般包含天然的猎奇元素--性和暴戾,以及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都充满足了人类的感官刺激。性和暴力是枝叶,社会现实则是树干。

营造真实感是抓住观众心理的关键,但此类影片多消极负面,所以一般作品还会力求通篇贯穿正确的价值观: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但模块化的主旨思想在罗宏镇这里不存在,因为他直接聚焦的就是穿越枯燥的说教,直面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

将一个真实存在的知名案件,融入特定的社会背景,远比案件本身更有力度,更容易激发观影者的深度思考和感悟,也更有现实意义。

电影《追击者》则在真实和虚构之间采取了摇摆的穿插技巧,正因为增加了许多虚构的元素,让原本冰冷的案件更具备了大量隐约和引起思考的力量。罗宏镇一反传统主流"最后一分钟"功德圆满的手法,把观影者在最后时刻打的绝望和压抑,让作品不落俗套,更具有冲击力的价值。而在现实中,再柳永哲杀人案数十年后,再《追击者》问世数年后,韩国依旧发生了类似的案件。

一名住在韩国京畿道水原市的年轻女性在2012年4月1日打电话报警,自己可能会被侵犯,并详细告知了自己的地址。但警方以"经验主义"认为是"夫妻吵架",无视了女子在电话中长达7分钟的痛苦呼喊。13个小时候,警方发现报案女子被侵犯后杀害,并被凶手碎尸。4月9日警方抓获了42岁的凶手。

事后韩国警方曾以"受害人没有说出自己的具体位置"为由逃避责任,但在网络上被公开的报警电话录音却显示被害女子已经提供了详细地址。韩国警方遭到舆论强烈谴责,最终警界最高长官赵显武道歉并辞职。

现实和虚构如此惊人的相似,罗宏镇的隐喻和对社会的折射,让人不得不说一句:"这才是好电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75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