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2000万人评分9.1的《怦然心动》,男女主的3次成长给我的爱情启发

2000万人评分9.1的《怦然心动》,男女主的3次成长给我的爱情启发

《怦然心动》是导演罗伯·莱纳在2010年上映的一部关于青梅竹马的电影。在豆瓣影单top250中排行24,截止到目前评分9.1。

如果你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你一定听过这样的一句台词:斯人若彩虹,遇之方知有。


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儿童作家文德琳·范·德拉安同名长篇小说。

它讲诉了女主朱莉安娜从布莱斯搬到她家对面的第一天,看到他那迷人的蓝眼睛时,就对他一见钟情,之后一直主动找机会接近他。

可男主布莱斯却很讨厌朱莉,觉得她是个麻烦,很霸道,尤其是在课堂上总是举手回答问题让他恼火。

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朱莉的父亲告诉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余后,朱莉开始用整体的观念去看一个人,慢慢地,她发现布莱斯的整体要小于他的部分之和,她便开始放下对布莱斯的喜欢。

但是,布莱斯慢慢地却发现朱莉的与众不同,在外公的引导下,他开始喜欢上朱莉,然后努力地去修补他和朱莉之间的裂痕。

这部电影用男女主不同的视角交叉叙事,娓娓道来,让我们看到男女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心智发展的不同。配上美国小镇的田园风光和演员们的无痕表演,让我们收获视觉和触觉的双重享受。


这篇文章,我想从男女主在爱情路上的3次成长,谈谈给我的思考以及启示。


01、初见,以偏概全,为之后的矛盾铺垫


一切始于上二年级的前几天,朱莉坐在马路边,看着布莱斯搬进新家,对上布莱斯的明亮又迷人的眼睛,她就喜欢上这个男孩子,随后她主动上前帮忙,布莱斯不小心握住她的手,对她笑了一下,朱莉就心动了,还想着把自己的初吻给布莱斯。


之后,朱莉就缠着布莱斯,开学第一天就给布莱斯一个大大的拥抱,每天去他家找他玩,在原著里,她还在拼写测试中给布莱斯念字母,闻他发梢间里的西瓜味,给他家送鸡蛋。

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当然不鼓励早恋,但是我们可以学习朱莉的积极主动的精神内核。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如果对方给你留下一个好印象,那么接下来你就会喜欢和他接触。

通常,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会留在初见,心理学家称第一印象为首因效应。

布莱斯给朱莉的第一印象非常迷人、可爱,那她在接下开的生活和学习中就积极靠近他,和他来往。



和首因效应对应的便是证实性偏见。

证实性偏见又叫证实性偏差,当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而对于那些可能推翻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往往忽视掉。无论合乎事实与否,偏好支持自己的成见、猜想的倾向。

布莱斯第一次见到朱莉的时候,觉得她不识趣、毫无自知之明,在他心里,朱莉是一个很讨厌的人,所以,接下来的相处中,朱莉做的任何事,都是愚蠢的、可笑的。


由于证实性偏见的存在,布莱斯把朱莉的“好”完全屏蔽掉,只看到她是一个让自己很烦的人。

证实性偏见是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很讨厌一个人,你就会下意识的关注这个人的负面人格和行为,用以证明这个人确实像自己想的那样不怎么好。

当赞同某个观点,你便会列出很多理由来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对于观点不合理的一面则会选择反驳或者视而不见。


02、反思,人作为一个整体,不要光看他的局部,还要观其整体


朱莉从小就喜欢爬树,有一天为了取出挂在树枝上的风筝,第一次爬了很高的高度,在爬的过程中,她看到了以往不同的风景,呼吸着阳光和青草混合的味道,从此她喜欢坐在上面,看万霞突破云层的日出,看粉色和紫色的日落,在这个属于她一个人的天地里,她仿佛看到了一切,也突然明白了,父亲说的那句话:

“一副画并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奶牛单独看是奶牛,草场就其本身,也只是草和花,而穿过树枝的阳光也不过是一线光束,当你把它们结合到一起,奇迹就发生了。”


自然作为一个整体,它给人的震撼是远远大于各种风景要素相加之和。



之后,树的主人要砍这棵树,朱莉在树上不肯下来,她苦苦哀求布莱斯帮助她,但是他拒绝了,后来,朱莉又发现布莱斯把送给他的鸡蛋扔了,还当众嘲笑自己的残障叔叔。

朱莉醒悟了,原来布莱斯不过是一个懦弱、不诚实,唯唯诺诺的男生,作为一个人,布莱斯的整体是小于他身上各部分之和的。她开始放下对布莱斯的喜欢。

布莱斯瞒着家人扔朱莉鸡蛋的事,被外公知道了,外公说,一个人的品性是在小时候形成的,他不希望布莱斯误入歧途。

布莱斯开始自省,抛开朱莉身上的局部缺点,开始下意识地关注到朱莉身上的优点。

朱莉因为太过喜欢布莱斯的蓝眼睛和温暖的笑容,这让她对布莱斯形成了一种光环效应,即指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这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朱莉是个爱思考的女孩,当她意识到自己以前对布莱斯的感觉有偏差,她就会重新审视这段感情,从更高的角度去看。

在我们中国的词典里,有一个成语叫【爱屋及乌】,在两个人的感情处于热恋期,往往会过于放大对方的优点,放小甚至忽视缺点。

这种现象在恋爱期是很正常的,但是一旦同居或者结婚,两个人的矛盾就会显露。

为什么结婚之后,两个人会常常吵架,感觉对方不是之前恋爱时的那个人了?

其实,人是没有变的,主要是自己的心态变了,恋爱时的你,会常常欣赏、夸赞对方,但是结婚后,人往往会把之前的优点变得理所当然,然后放大对方的缺点,这就是你们吵架的来源。

钱钟书先生曾在《围城》里很透彻地说过,“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之后,都会发现娶的不是原来的那个人,是另外一个人。”



03、生命是流动的,认知是会改变的,对一个人的评判也要随之而变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总会有着各种各样的评判,这些评判根基于有限的认知基础,难免会有偏差。

一旦有了评判,我们就很难看到真相,从而阻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朱莉不喜欢布莱斯之后,一直有意地躲着他,在午餐男孩的的餐厅里,布莱斯当众想要拥吻朱莉,却被推开了,之后,布莱斯一直想找朱莉谈谈,但是朱莉没有给他机会。



在朱莉以往的认知里,布莱斯是一个懦弱的人,这是基于她对布莱斯过去的认知,是片面的,因为在她成长的时候,布莱斯也成长了。

这时候,只要朱莉愿意放下偏见,和布莱斯沟通,那么他们之间的偏见就会不攻自破。

在影片的结尾,布莱斯征得朱莉爸爸的允许,在朱莉家的院子里种一颗梧桐树,然后,朱莉在窗前看着布莱斯的一系列动作,她就明白了,布莱斯不是以前她认识的那个唯唯诺诺的男生了。

评判是一个人内心想法的投射,它根基于某一刻的认知和当时的价值观。

评判本身没有问题,但让评判固化就危险了。

对人的看法一旦固着,在关系上,我们就失去了更多可能性,它会扭曲真相,破坏关系。按照一个老旧的假设去认识一个活生生的人,你怎么可能真正认识他呢?


有的人坚信“出门是危险的”,所以对大千世界失去了好奇心,把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地锁在一个小城市;有的女性坚信“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于是对男性抱有敌意,难以敞开心扉去交往,从而让自己失去了一段美好的姻缘。评判一旦固着,你便认定世界就是你所坚信的样子,从而对它彻底地失去好奇与希望。

面对“固着”,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觉察能力。当你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固着时,固着就放下了,因为觉察会带给你更多选择,有了选择,你就自由了。提升觉察力的方法有很多,当你执着于某一个固定的想法时,不妨问问自己如下问题:

1.产生这种观点是什么时候的事?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他变了吗?我变了吗?当你用这些问题拉宽时间的框架,你会发现,事情未必是你原来所认为的那样。

2.我是这样想的,对方是怎么想的?其他人又是怎么想的呢?智慧来源于多角度视野,当你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时,你会发现你的世界正在慢慢变大。

3.我仅仅看到对方的行为,凭什么推断他是什么样的人呢?当你可以把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身份”区分开来,只对行为做评判,而不针对身份做评判时,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人开始鲜活起来,他们不再是你所认为的样子,也许他们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当我们有评判时,应清醒地觉察到,这仅仅是此刻自己基于有限认知所做出来的判断,它并非事实。只有放下固着,让评判“流动”起来,我们才能聆听到对方真实的声音,就对方的观点做出回应;双方才能开始良性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


结语:一部好的电影除了给观众好的视觉体验,还会留给人无限的思考,从主角朱莉和布莱斯在初次接触男女爱情路上的成长,会让我们有一个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是否在自己的情感中有过类似的历程,然后觉察、反思,然后采取下一步行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7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