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从好莱坞的类型片来看《复仇者联盟3》中,为什么英雄必须死?

从好莱坞的类型片来看《复仇者联盟3》中,为什么英雄必须死?

今天是正式营业的“闲说漫威”了!

漫威电影宇宙自2008年《钢铁侠》开天辟地起,到2012年《复仇者联盟》一飞冲天,以及2018年《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掀起狂潮,仅仅用了10年时间。

尤其是《复仇者联盟3》所引起的热度,堪称MCU之最,即使是后来的《复仇者联盟4》也有所不及。

因为在《复仇者联盟3》的种种预告中,漫威电影的粉丝大体可以猜测到,在此其中,会有一部分英雄死亡,作为反派的灭霸取得了电影最终的胜利。

这可是超级英雄电影史上第一次,是正不压邪,英雄身亡的电影。

按照正常的逻辑,这样的故事结局,一般都会被观众口诛笔伐,然而电影上映以来,观众反而是震撼和冲击大于“这编剧真脑残”。

站在现在看过去,除了震撼之外,不得不反思的是,为什么在《复仇者联盟3》之中,英雄必须死?

MCU所有电影都是典型的类型片

最直接的答案就是:演员合约到期不续,以及漫威电影宇宙更好开启下一阶段。

即使是身处2018年之中,看完《复仇者联盟3》之后,观众也大多清楚,这些英雄会回来的。

因为早在漫威电影宇宙第三阶段发布会上的时候,漫威影业现任CEO凯文费奇就公布了MCU第三阶段的全部电影,其中《复仇者联盟4》和《蜘蛛侠2:英雄远征》就排在《复仇者联盟3》之后。

观众自然就明白,这些英雄只是暂时离开,最终肯定会回来的。

事实上,这也是MCU电影作为好莱坞流水线电影的重要特征。

MCU电影乃至超级英雄电影,在故事内容和形式上尽管千变万化,但其本质上不外乎:主角意外拥有超能力,出现敌人,双方交战,主角战败然后重振旗鼓,在与反派决一死战,主角获胜这一套路。

毋庸置疑,MCU电影是类型片。

成功的类型片,就是要充分满足观众的期待。比如侦探类型片就以案件破解为结局,爱情类型片则是要满足观众对于甜甜的恋爱需求。

MCU电影从《钢铁侠》起到《复仇者联盟3》之间,可以说已经是将超级英雄这个类型片所有能够兼容的类型都已经容纳进去了。

典型的超级英雄片《钢铁侠》《蜘蛛侠》,糅合了历史元素的《美国队长》,融入了歌舞元素的《银河护卫队》,掺杂了动作悬疑元素的《美国队长2》等等。

漫威之所以选择将各类类型片与超级英雄电影结合,就是为了避免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但是在漫威旗下电影太多,而能够兼容超级英雄电影类型也不多。

漫威如果在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前,再度创造辉煌,就需要找到一个让观众为之震撼的类型与之结合,而以悲剧为底色的史诗片,就是漫威为数不多的选择了。

英雄死亡背后的感情

作为超级英雄电影的主角,英雄死亡尽管少见,但并非没有。

最典型的就是隔壁DC的电影,为了凸显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基本都会安排英雄壮烈牺牲的情节。

《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和《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两部电影中,就让DC的两大当家花旦,蝙蝠侠和超人轮番阵亡。

然而这两次的英雄死亡,所给到观众的震撼和掀起的热度,却并没有《复仇者联盟3》高,这是为何?

根本原因,在于角色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关联。

从这一点出发,与《复仇者联盟3》中英雄的死亡同样能够给观众带来震撼的“死亡事件”,就应该数《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邓布利多之死,以及《金刚狼3》中的金刚狼之死了。

这三者的“死亡”都是基于长时间的陪伴观众,与观众形成一种情感关联。

哈利波特系列,与MCU众多英雄,在历经漫长的电影放映,使得这些虚构的角色,与观众一起成长,基本上,他们的一举一动一丝一毫的变化,观众都了然于胸,甚至可以说观众是“看着他们长大的”。

这种情感上的附着,已经超越了一部两部商业的电影窠臼,映射到观众的人生和精神世界,成为他们流行文化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当他们死亡的时候,观众会产生巨大的震撼感。

在以往的剧情,超级英雄都是战无不胜,尽管观众看得很爽,但观众始终会对这个套路产生厌倦,而当看到英雄面对一场必死无疑但又非战不可的战役所展露出来的无畏,英雄之死这种悲剧性的谢幕才会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冲击感。

当超级英雄不再超级,更不再英雄,故事的结局,也不是正义终将取得胜利,超级英雄的死亡,让观众在电影中,感受到了与现实世界的生离死别。

而此前借由20多部影片的铺垫与观众所构成的情感契约,在让这种契约通过英雄的死亡,无情地将这种契约砍断,逼迫观众完成了情感上的成长。

并且,在此期间,形成对超级英雄更多的情感互动,不舍和怀念,只有英雄的死亡,才能基于观众精准的一击,形成心痛后的口碑效应,从而实现将这种情感纽带转化成为20多亿美元的票房。

换句话说,《复仇者联盟3》这一场盛大的死亡葬礼,不过是漫威对观众的一次精准的狙击,只是漫威瞄准的是观众的钱包而已。

在孔方兄和黄金盾的护法下,又有什么样的英雄是不能死亡的呢?

电影宇宙的模式导致英雄的死亡

更进一步而言,MCU的出现,基本上是漫威的破釜沉舟和迪士尼的精准投资。

传统的商业大片,采取的是“三部曲”模式,经过市场的考验,再由制片人根据市场表现是否继续这个系列。

典型的就是《加勒比海盗》系列和《变形金刚》系列,在前三部票房收益和口碑都不错的情况下,选择了加码,但随后票房和口碑下跌,便就此止住。

但是漫威却是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选择打破传统的三部曲模式,通过打造多部三部曲和单部电影组合的关联网络,然后通过“复仇者联盟”充当这个庞大关联网络的节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电影共享同一个设定,并且分担庞大的世界观设定,以及复杂的人物关系,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无穷无尽的故事体系。

在这种“电影宇宙”的模式下,依靠“片片相构”、互为表里的结构,不仅能够为单部电影提供稳定的票房,并且像“复仇者联盟”这一类的节点电影能够创造票房奇迹——4部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占据了世界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的4个席位。

这是电影宇宙模式的优势,但同样本身也有着缺陷。

最直观的就是电影宇宙不再关注叙事,老套的三幕式戏剧结构一直没什么变化,因为超级英雄电影在叙事上再怎么玩出花来,观众对于情节的变化,故事的结局早在买票进场的时候,就已经全部知道了。

但是漫威选择了与个人电影不一样的套路,让观众从个人电影中关注英雄的成长,转变到集结电影中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自动制造人物关系、叙事主题以及话语的产生过程。

像《复仇者联盟2》中钢铁侠大战绿巨人,谁能拿起雷神之锤等等的梗,借此让观众进行二次的解构,从而形成参与感。

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物的成长、剧情的推动基本都与电影主线剧情无关,但观众却能形成新一轮的乐趣,也就是所谓的彩蛋,就像是拼积木一般,只有当观众将电影宇宙所有的积木拼凑完成,才能找到一个独立并且真实的剧情。

电影十分讲究代入感,或者说代入感直接决定了观众对一部电影的认同感,然而在《复仇者联盟3》中观众却发现始终难以找到一个适合代入的观感。

十多个超级英雄的轮番登场,让观众难以找到代入,而这时候,作为全片最大的反派灭霸偏偏又是登场时长最长的一个角色。

在这样的情况下,观众更能够容易理解灭霸的心理变化、作出的抉择以及为了获取胜利所作出的重大牺牲,而一旦陷入了“灭霸视角”,观众就很容易将观影主体放在了灭霸身上,从而认可灭霸的行为和精神,形成了“认贼作父”的行为。

这一种价值观,本身就是与《复仇者联盟3》所倡导的“英雄面对一场必死无疑但又非战不可的战役所展露出来的无畏”违背,所以最后通过英雄的集体阵亡,唤醒观众对于超级英雄的情感纽带,让观众对灭霸的关注转移回到超级英雄的身上。

结尾

不管是《哈利波特》也好,还是MCU也罢,本质上而言,它们都是商业电影,对于资本方而言,出钱拍电影就是为了让观众买票进场,不管是贩卖情感,还是贩卖内容,都是一样。

只是以观众情感为枢纽的MCU,就需要持续输出这种微妙的情感,增加与观众的联系。

但是一味地讨好,并不能让观众真心的“臣服”,而通过撕裂、遗憾和不圆满的情节,更能够使得观众感到由衷的满足。

因为在超级英雄失败和死亡的情节中,观众更加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与超级英雄之间的联系:原来,英雄也会无奈也会死亡,有时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然后失败,面对亲近人的死亡等等,就像我们也必须要面对的人生经历一样。

所以,不管是作为类型片的创新压力,还是情感纽带的加强,亦或者是电影宇宙本身的驱动,在《复仇者联盟3》中英雄的死亡,都是注定的。

而这种死亡,可以看做是在盛大商业体系之下,一场精准的谋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7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