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谁说女儿不能穷养?《怦然心动》向传统教育观发起挑战

谁说女儿不能穷养?《怦然心动》向传统教育观发起挑战

电影《怦然心动》由罗伯·莱纳执导,改编自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同名小说,讲述了青春期中懵懂的男孩女孩对彼此的情感变化以及自身成长的故事。

这部电影表面上看是一个关于初恋的感情故事,若深挖内核,可以从中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子女人生观念的巨大影响。女主朱莉家庭条件拮据,但父母的良好教育和引导,使她成为了善良独立,有思想、有人格魅力的优秀女孩。

下面,让我们看看朱莉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女儿,与女儿相处的。

充分沟通,平等沟通,引导女儿独立思考

朱莉的父亲很喜欢和女儿聊天,从自己年轻时做的工作,到人生中未完成的理想和遗憾,事无巨细,都说给女儿听。朱莉享受与父亲聊天的时光,在闲谈中与父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信任。

一个暖融融的午后,朱莉在院子里看父亲画画,父女俩聊到了朱莉暗恋多年的男孩布莱斯。父亲问朱莉为何对这个男孩另眼相看,朱莉想了想,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也许是因为他的眼睛,也许是因为他的笑容。”

朱莉初遇布莱斯时,就被他湛蓝明亮的眼睛吸引。她为这双眼睛着迷,也爱屋及乌,对这双眼睛的主人着迷。父亲又问朱莉:“那他本人呢?”

年少的朱莉没有明白父亲的意思,而父亲也没有向女儿解释看人要看品格和内在。他以画画做比喻,对女儿说:

你要从整个风景着眼。一幅画不是各种零件的堆积,一头牛只不过是一头牛,一片草地也只不过是青草,花儿,阳光穿过树枝照耀下来,也只不过是一道光线。但你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产生奇迹。


在朱莉爬上梧桐树,看到了远方的风景和日出日落产生的绝美霞光时,她初步理解的父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念,这是全片中朱莉的首次成长。

朱莉的父亲与女儿之间有充分且令人舒适的沟通,比起父亲,他更像一个年长的朋友。在教育女儿时,他没有进行教师式的说教,而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生动比喻,引导朱莉自己独立思考,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与女儿一起探索世界,守护她的心灵寄托

学校举办科技展,老师建议朱莉选择“孵化小鸡”的项目。朱莉的父母帮助她一起完成这个实验,在温暖的灯光下与她一起观察鸡蛋中的胚胎。

科技展获得一等奖后,朱莉希望可以在家饲养这些孵化出来的小鸡。软磨硬泡下,父母同意了,前提是朱莉必须独立照顾这些小鸡。

朱莉说到做到,每天打扫鸡舍,给小鸡喂食,没过多久有了意外之喜,家里能吃上鸡蛋了。

朱莉的父母不轻易拒绝女儿的愿望,同时也不无条件的纵容。他们教会朱莉要实现心愿需要自己付出努力,而有付出就会得到收获。

剧中父亲唯一的一次对女儿声色俱厉,是在朱莉心爱的梧桐树要被砍伐时。她向布莱斯求助,只换来了袖手旁观。为了守护它,朱莉留在树上不肯下来。

焦急的父亲请求消防员让他攀上消防云梯与女儿对话,朱莉哭着说:“从这能看到整个世界。”父亲回答:“什么风景都比不上我女儿的安全,你现在必须下来。”

梧桐树被砍伐,朱莉有整整两周茶饭不思,父亲为解女儿的愁苦,偷偷画了一幅梧桐树的画送给朱莉。他对女儿说:“那不仅仅是棵树,我不希望你忘掉在树上的感受。”

这幅画使朱莉摆脱了梧桐树被砍带来的阴霾。父亲将梧桐树的画挂在了朱莉床头对面的墙上,这样她在每天清晨和入睡前都能看到它。朱莉看着父亲画的梧桐树,感受到了父亲的理解和关心,同时,她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产生了变化。她第一次怀疑自己对布莱斯的感情,问自己:“我对布莱斯的感觉还一样吗?”

父亲心中非常清楚,梧桐树是朱莉认识世界的窗口,是她的精神家园。梧桐树对女儿的意义非比寻常且不可替代,他用了自己能想到的最好方式,守护了女儿的心灵寄托。

不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女儿,用浓浓的爱意将她包围

朱莉将鸡蛋送给布莱斯一家,但由于偏见,布莱斯的家人认为朱莉家的庭院不够整洁,鸡蛋也可能带有细菌,拒绝吃它们。布莱斯不敢与朱莉明言,每次都偷偷将朱莉送来的鸡蛋扔掉。

朱莉偶然发现实情后很伤心,在晚饭时建议将庭院整理一下,没想到却引出了生活拮据的真相:房子的主人是自己智力受损的叔叔,父亲坚持将他送到价格昂贵的私立疗养机构。母亲心疼受委屈的女儿,提出将叔叔送到公立机构疗养,父亲坚决反对,与母亲爆发了激烈争吵。

朱莉没有见过这样的父母,难过的哭了。

晚上睡觉前,父亲和母亲都单独到朱莉的房间向她道歉,和她说心里话。父亲向他解释他非常爱自己的弟弟,在父母在世时,答应他们会好好照顾他;母亲谈起她非常爱朱莉的父亲,爱他的力量和善良。

母亲给了女儿一个晚安吻,在她的耳边轻轻说:“有你是我们最好的福气。”

朱莉因父母吵架产生的悲伤情绪涣然冰释。她理解了自己的父母,感受到他们对家庭的付出和对她深深的爱。朱莉替爸爸感到难过,也替妈妈感到难过,同时她又觉得十分幸运,因为爸爸妈妈都属于她。

在生活中,每对父母都不免有负面情绪,会在不经意间传染给儿女。朱莉的父母在争吵后,能够放下架子诚恳的向女儿道歉和解释,并向她表达自己的爱意,使女儿不被父母的负面情绪伤害,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坦然向女儿展示困境,以身作则培养她的责任感与宽容善良

朱莉的父母从未向她隐瞒和矫饰过家庭的窘境。朱莉一直都知道家里不富裕,但父母的良好教育,使她从未感受到精神匮乏。

一个周末,父亲第一次带她去疗养院看望叔叔。朱莉亲眼看到了叔叔的不易和父亲对叔叔的照顾,这带给她极大的震动。从前,叔叔对她而言只是一个名字,但从此以后,他变成了家庭的一分子。朱莉体会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有父亲的责任感和伟大。她知道父亲所说的“有时你得做出牺牲,去做正确的事”并非一句空话。

朱莉与布莱斯的彻底决裂,就是因为她听到布莱斯与同学谈论她的叔叔。别人诋毁她的叔叔,布莱斯没有反对,还随声附和。在年少“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迷恋与对一个人是否“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的思考中,朱莉做出了理性抉择。

叔叔的遭遇也激发了朱莉的同理心,使她更愿意替他人着想,照顾他人的感受。学校的“篮子男孩”募捐活动中,朱莉解开了一个貌不出众的内向男孩的窘境,也使得布莱斯醋意大发,看清了自己喜欢上朱莉的真实情感。

布莱斯强吻朱莉不成,反而使朱莉再也不愿理他。这时,是朱莉的父母给了布莱斯机会。

朱莉的母亲建议朱莉与布莱斯好好谈谈,父亲知道布莱斯一家曾看低自己,也知道布莱斯伤害了女儿的感情,但他给予了这个知错能改的少年最大的宽容,允许他在女儿精心收拾的庭院草坪种上一棵梧桐树。少男少女终于破冰,成就了一段美好的“梧桐树之恋”。

结语

“穷养儿,富养女”已经成为了被普遍接受的教育观念,但是“穷养”和“富养”并不是可以简单带入的教育公式。

更高级的教育,是以身作则,让儿女明善恶,辨是非,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入骨髓的善良和健康的三观。就如剧中布莱斯的外公教育自己的外孙:“一个人的品行是从小养成的,我不想你走得太远,无法回头。”

物质的匮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腐朽。

作家韩寒这样翻译布莱斯外公说出的金句: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希望你的女儿不仅仅是富养出的小公主,更是一个彩虹般绚烂的人。


作者:夜雨春深 ,爱文史的东北姑娘,用好奇的目光看世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7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