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疫情期间独立电影导演都在家干什么?看他的回答

疫情期间独立电影导演都在家干什么?看他的回答


耿维导演毕业于计算机系,拍了几年和电影无关的“电影”,热爱类型片。


大量观影的同时,自己掏钱拍了第一部短片《纸房子》,入围了美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二十多个电影节获奖和展映。


他曾因为片子没入围而惴惴不安,当奖项砸来的一刻,他又笑着说,还差得远。



2020年1月的北京,耿维导演新作《远光灯》历时两周已杀青,目前在声音制作阶段。这也是书本制片的表演处女秀,我在里面串场了两个1秒钟呼啸而过的镜头。


近日,《纸房子》入围世界电影节短片奖基金青年导演扶助计划。在众多来自海外中国留学生及华人作品中脱颖而出,也祝愿导演能够斩获好成绩。


此次书本采访了“态度大师”耿维导演,凭借着对与影视的热爱和一腔热血为我们呈现出了青年导演应有的态度,请他跟我们分享他独特的创作经历和想法。



导演: 耿维


编剧: 耿维
主演: 史奕菲 / 吴瑾昊
类型: 剧情 /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9-08-19(中国大陆)


简介:在一个中国北方的农村里,住着个叫蒋玲的女孩。不久前,她所在的班里转来了一名叫林江的男同学,蒋玲无意中发现林江家里摆着很多纸房子,而这些纸房子的外观和数量竟和自己所在的村子一模一样,更令蒋玲吃惊的是这些纸房子似乎和真实的房子有着某种可怕的联系。面对古怪的林江,蒋玲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这些纸房子的秘密···


《纸房子》预告片


策划:书本编辑部


书本:从计算机专业毕业到成功拍电影,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耿维:虽然是计算机系毕业,但是没有做过一天的计算机专业工作,因为很热爱影视,所以在上大学期间就开始学习影视技术,毕业至今做过广告、电视栏目、影视剧的工作,总体来说,虽然这条路不太容易,但比较幸运有很多人的帮助,也算是顺利。


《纸房子》是我的作品当中比较有个人风格的影片。

书本:用惊悚类型片形式去表现一个关爱故事,是怎样考虑的?


耿维:惊悚片如果单纯只是为了吓人,可能还是比较苍白的。这是很多吓人的电影看完之后让人很快忘记的原因,但如果有一个更有高度的精神内核,品质就会大大提升。


《禁闭岛》的内核是反战,《逃出绝命镇》是反对种族歧视,这些都是惊悚类型片的上乘之作,让人回味无穷。


我和策划团队在整理《纸房子》故事的时候就明确了关爱这个内核,这是我们想要表达的,我们并没有局限类型,惊悚与否不重要,主要是确保故事有意思、合情理,最终我们编写了整个故事。


书本:电影的出口让人会想到公益方向,你这部短片的主题界定?


耿维:任何值得欣赏的作品,不管类型是什么,立意都是表达真善美的,是人们内心对美好的期望,当然也涵盖了公益的范畴,比如《我不是药神》,《绿皮书》都有公益的味道在里面。


我在创作初期并没有太多的公益考虑,只是想编写一个表达“关爱”的好故事,但这点上我并没有真实的经历,所以在故事编写上拿不准,我不想编写只靠想象的故事。


所以我找到一位老同学,他是西安百跃羊乳集团的负责人,他们企业每年都会做很多关爱儿童的活动,在这块他很有经验,我们一拍即合,他也成为了《纸房子》的顾问,在创作上给了我很多指导,在拍摄上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当影片制作完成后,我们发现当“关爱”这个内核被观众体会到的时候,《纸房子》就有了公益的味道,应该说很自然,不说教。


书本:短片主人公都是儿童,在调教孩子表演时有什么困难和心得?


耿维:影视行业有句话:“千万别拍动物和孩子”,因为都不受控制。


《纸房子》拍摄时也是相当困难,还好当时都克服了,总结下来也算有些体会。


(1)拍摄孩子,不要设计太难的镜头。


《纸房子》在拍摄之前设计了很多有风格的长镜头,但我看到了粗剪后发现孩子基本上都没有按照理想的状态演出。


《纸房子》虽然是一个短片,但是信息比较多,每句对白甚至每句话里的重音都是信息点,如果没有捕捉到信息,观众很难看明白故事。


我们的演员都是10岁左右的孩子,他们不能在连续几分钟的表演里都做到很准确的表达,当我看到粗剪的时候有点崩溃,所以我和摄影商量后,临时改变了拍摄方式,改用切镜头的形式把一些镜头重拍了。



(2)拍摄孩子,要多留出时间,把团队的档期预留好,做好意外情况发生的心理准备。


《纸房子》拍摄时,我们剧组的工作人员已经很小心了,有专人陪着孩子,但还是出现了意外,在一场戏的拍摄当中,因为动作比较激烈,主演开始哭,后来哭就传染了,好几个孩子相继开始哭,还停不下来,结果停拍了3个小时,直到孩子恢复了情绪才继续拍。


对于大剧组来说几个小时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短片本来就紧张的拍摄周期却很严重的问题。


书本:拍摄团队组成来自哪里,在拍摄期间有什么难忘的事?


耿维:拍摄团队都是我的朋友,制片孙悦,是很有经验的制片,拍摄的流程都是由她来把控,策划李文俊,是很专业的编剧,剧本的细节都是他来指导我做的。


摄影师帆潮,是很有名的摄影指导,大部分镜头都是他设计的,剪辑宋浩,参与过很多影视剧制作,很有经验,美术易建平,西影厂的前辈,影片里的纸房子都是在他的指导下制作的。


拍摄中比较难忘的是:虽然在拍摄之前我们对剧情做了严谨的梳理,但是在拍摄中剪辑师看到粗剪后,发现了一些故事漏洞,他及时的指出了这些问题,也提出了补救计划,我们在后来的拍摄中弥补了这些漏洞。


书本:《纸房子》国外获得一些奖项,国内展映期间,观众反馈如何?你觉得影展对电影人有帮助吗,影迷评价会影响你的创作理念吗?


耿维:《纸房子》在内蒙古青年电影展上获得十佳短片,在NEWERA青年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编剧提名,并且入围了澳门国际电影节,杭州金荷奖,AME影像行动


也在美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二十多个电影节获奖和展映。


观众和评委对《纸房子》评价比较一致,就是:很有意思,角度独特,主题很好。


影迷的评价是会影响我创作的,其实国内外很多电影公司在制作电影时,初步完成影片后都会做小范围的试映,让观众帮着找找问题,看看观众的反应,毕竟类型片就是要让观众明确故事要讲的内容,让观众达到观影前的心理预期。


如果观众有疑惑,或者大部分意向观众不太喜欢,那就不能算是成功的类型片,制片方也会做相应的修改。我的创作理念很简单就是让意向观众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观众也帮助我完成了这样的理念。


《纸房子》在制作完成后听取了观众的一些意见,并进行了几次修改,最终版算是我和观众都比较满意的版本。


书本:平时喜欢看哪些类型电影?对你的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耿维:我喜欢的类型很多,主要有科幻、动作、悬疑、惊悚、恐怖。


这些类型对我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策划和编写剧本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向这些方向靠拢。

书本:疫情期间你主要在家做什么?下一步的创作方向?


耿维:2019年底拍摄了一部新的短片,名字叫《远光灯》,当时时间仓促,留下很多不足,疫情期间,我就和负责后期的同事对短片进行二次创作。


下一步创作的方向还是高度概念的类型片,现在也在在策划和编写长篇剧本。

书本:你觉得作为青年导演,遇到的最大困惑,以及需要得到的帮助是什么?


耿维:作为普通的青年导演,最大困惑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没有好的剧本。比较出名的剧本根本轮不到青年导演拍,所以一般都要自己编写剧本,但好的剧本在整个影视行业里都是稀缺品,所以这是青年导演的最大困难。


其实也不光是青年导演,今年奥斯卡获奖的《1917》,导演也是一直没有合适的剧本,他没办法,所以自己编写了这部影片的剧本。


第二个是经费。众所周知,拍电影是很花钱的事情,短片成本动辄几万到几十万,长片成本最低也得二三百万,这些钱不是小数目,所以筹集经费是一件困难的事。


对于青年导演,最需要的还是电影制作方法上的指导,一部影片从无到有,再到成功宣发是一件很专业的事,如果有一位经验十足的老师指引,青年导演会更容易做出好作品。


书本:你觉得自己在电影创作方面最大优势是什么?有什么目标?


耿维:我觉得我有2个优势:


(1)理性,我在创作上比较理性,比较懂得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制作电影上也会去遵从已经成熟电影理论,换句话说电影里每个情节的设置都需要缘由,让观众一步一步达到他们心里预期。


2)自信,制作影片是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动辄几个月,长的有可能是几年,一般都不会一帆风顺,要应付各式各样的困难,所以自信心很重要。


现阶段的目标是制作一部能让观众喜欢的类型长片。



采访:刘小黛

编辑:张文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5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