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天堂回信》:死亡的背后,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魅力

《天堂回信》:死亡的背后,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魅力

《天堂回信》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王君正执导的剧情片,于1992年在中国上映。豆瓣评分9.1分,荣获了德国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青少年儿童影视中心奖,荷兰第7届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美国第10届芝加哥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五届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等多项奖项。

讲述了五岁的晨晨和爷爷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安宁、幸福,但妈妈从国外回来打乱了爷孙俩的生活。爷爷年纪已大,晨晨不得不面对失去爷爷的可能。影片中晨晨从不理解死亡,到第一次面对死亡,再到痛失爷爷。在爷爷的教导下,他学会对死亡从恐惧、慌张到理解、接受。

这部电影在情节上没有大起伏,风格朴素、平淡、真切、温馨,贴合真实生活的节奏。不像一些商化过重的影片,过于寻求观众的视线。相反,倒是以扁平化的方式叙述故事,所谓扁平化:即去除冗余、厚重和繁杂的装饰效果。

观看电影时能让你的心平和下来,沉浸在爷爷和晨晨的简单生活中。生活中那些令你烦躁的念头消失殆尽,你会感受身体慢了下来,并且在看待死亡又有了新的看法。这种平静且宁和的感受,要归功于藏在电影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

"天人合一":为哲学思想,最先由道家庄子提出,"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天人合一"哲学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通俗地讲就是: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一切都可以看作自然,人也不例外。所以,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是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是充盈且生生不息的。

下面我以"天人合一"为切入点,谈谈《天堂回信》中晨晨对死亡的理解、爷爷对死亡的理解、风筝和信件的含义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的哲学魅力,最后再谈谈我对死亡的看法。

一、晨晨对死的理解:是童话化的死,死也是活着的存在方式

晨晨第一次接触死亡话题是和爷爷去送书信,收信人已不在世,他们把信寄在风筝上放上天空,爷爷告诉晨晨:"他在天堂会收到的。"

第二次是荷兰猪的意外死亡,是晨晨第一次真正意义的面对死亡,此时的他内心恐惧,不知所措。他只觉得自己永远失去了他的"老朋友"荷兰猪。但也正是这次意外,晨晨慢慢理解了爷爷说的死亡含义。所以在吃饭的时候,晨晨还是像往常一样,提着荷兰猪的笼子放在餐桌边上,把面包放到笼子里说:"老朋友吃吧。"

晨晨对死亡从恐惧到接受,也正是他对死有更加深层次的看法的时候,他知道荷兰猪虽已看不到,但它们仍然会以一种看不见的方式陪在他身边。同时导演恰好能以一个孩子的单纯和真实出发,表现出了一个人看待死亡时内心的真实反应和转变。

第三次则是爷爷的离世。晨晨面对爷爷的离世更加坦然,虽然还是很难过,但他更相信爷爷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生活。因为爷爷对他说过终有一天他会离世,但他会在天堂,晨晨可以写信给他。所以在思念爷爷时,晨晨就会去放风筝,把思念寄给爷爷,等待着爷爷的回信。

晨晨从初识死亡是什么,对死亡的茫然;到荷兰猪的死亡,晨晨第一次真正意义的面对死亡的恐慌;再到爷爷离世,晨晨的坦然面对。在朴实无华的镜头下,被毫无痕迹地展现出来。

导演将死童话化,通过爷爷的视角,向晨晨还有观影者很好的解释和处理了人死亡这一个命题。对于儿童来说,死亡命题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在儿童片中还是比较少的接触这一命题。但本片却是能通过爷爷,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给了晨晨关于死亡最温柔的解释,这也正是影片新颖和吸引人的一个特点。

同时,导演也巧妙地提示孩子们,死亡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规律。人总会有老去的那天,而老了就可能会死,如果不死,那地球就装不下那么多人了。简朴而生动的叙述,既形象又温柔,描绘的死亡不再是沉重与悲痛的,而是以更加轻松的角度去理解死亡。这种方式对于孩子们理解和认同死亡这一生命的必然归宿,会起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爷爷对死的理解:死是生的必经之路,人与天应是相融的

(一)、顺应天地运行的规律,活在当下

爷爷始终觉得对死的人应该保持尊敬的态度,不可敷衍。比如送的那封"死信",虽然收信人已经离世,但他会细心地把信放在风筝上寄给天堂的收信人。

爷爷对死的理解比晨晨更加的成熟,更上升一个层次。爷爷知道自己年纪已老,但是面对死亡,他并没有表现出恐惧。面对生活,他还是很享受当下的时光,和晨晨过着开心的日子。虽然晨晨有过惧怕爷爷的离去,但是他会很坦然地跟晨晨解释死亡的真正含义。

爷爷看待死亡,从容淡定,知道人随自然的规律而变,生老病死不能由人改变。但在此基础上,爷爷更是相信人与天本都是自然存在的一部分,重要的是顺应天地运行的规律,活在当下。放下不必要的繁杂,贪念、内心的煎熬和挣扎,自然可以活得更加开心满足。

(二)、看待死亡,持"天人合一"的态度

爷爷因为和儿媳在晨晨的教育上发生冲突,他回到了老房子住,因为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陪着晨晨。晨晨因为想念爷爷,和小伙伴琳琳来给爷爷过生日,他们再一次去放了风筝。开心地回到家中,爷爷疲惫地坐在摇椅上,爷爷脸上还是带着笑容,对晨晨说:"你们先把风筝挂起,爷爷累了,休息一会儿。"

爷爷房间里温馨、柔和的光照着屋子,墙上照片里爷爷亲切的微笑,晨晨妈妈拿着蛋糕来,轻轻地喊爷爷起来,爷爷却是永远也喊不醒了。他们依然点起一圈蜡烛,为爷爷过生日。爷爷离世,没有呻吟,没有挣扎,没有哭叫,也没有痛苦,一切都是自然而宁静的。虽略有某种淡淡的哀伤,但也没有凄惨的刺激和恐惧感。

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则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意为:"人类的出现,是由于自然;自然的出现,也是由于自然。" 天人合一思想统一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其是道家对生死的体悟与探索,彰显了道家生也平静,死亦从容的超越生死的大自由精神。

所以爷爷面对死亡,平静宁和,这同时也是影片想给我们转达的:冷静看待生死,从更高层次的角度来解读死的本质含义,给予死一个合理化的态度。

天人本是合一的。而爷爷则正是持"人天合一"的态度,如导演王君正说的:"爷爷对死亡的理解,说明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魅力。"即人死后与自然融为一体,依旧还存在于世界上,正如爷爷所描述的天堂世界的存在,人离世会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

三、风筝、信件:"人"与"天"的联系纽带

风筝和信件在影片中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是"人"与"天"的联系纽带。爷爷告诉晨晨人离世后并不可怕,死去的人会在天堂,用风筝和信件可以和天堂的人联系。面对晨晨的疑问:"那爷爷你会死吗?" 爷爷:"会,但你要是想爷爷了,可以用风筝把信件寄给我,我在天堂会收到的。"

影片中以风筝开头,以风筝结尾。风筝和信件串联了整部影片,是晨晨对死亡理解的促动力。同时风筝和信件都是中国传统的物件之一,其有更为强烈的代表性。

爷爷离世后,晨晨始终相信可以通过风筝和信件可以把自己的思念传达给爷爷。在每年爷爷生日,就和小伙伴琳琳去放风筝,把生日卡片寄给爷爷。

风筝和信件是人与天堂的传送通道,人离世后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另一个地方即天堂活在。而风筝和信件则成为了晨晨与爷爷在"人"与"天"之间爱与思念的传达。

四、我对死亡的思考和看法:死是生的一部分,死是生的延续和休息

在大多数人眼里,对死还是怀着很大恐惧的,不敢面对,甚至自私的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我觉得对死亡的畏惧是合乎道理的,这是正常现象,是对自己也是对家人的负责。但是因为过度渴望生而畏惧死,做出不符道德规范的行为是错误的。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有一句话:"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在我看来,生命就是因为有死亡的存在,人们才体会到它的珍贵。试想一下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失去得到的东西,人们又怎么会珍惜呢?所以,是死,才使得生命存在了意义,没有死亡,生命就失去了意义,没有死亡的生命,也就不叫生命了

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开始生命的倒计时;人活在当下,要惜秒如金,生命就像在呼和吸之间,每一秒都是下一秒的"过去";而生和死之间有个过程,此过程即为生活。人生在世,就是要过好这个过程,使生有意义,死无憾,同时死也是生的延续。

影片中爷爷看待生死的态度恰是最理想的。爷爷虽然已年老,但他还是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虽然已退休但还是会偶尔去送信;吃饭不含糊,每一次都是做很丰富的菜;懂得享受生活,常常和晨晨去放风筝,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而对于死亡,也是尊从生命的规律,从容淡定。

如郭沫若所说:"生死本是一条线上的东西,生是奋斗,死是休息,生是活跃,死是睡眠。" "生亦死,死亦生",生代表新的未来同时也会成为未来的过去,死象征着过去,但那是曾经的未来。生的时候就要为之奋斗,追寻自己的梦想,学会享受生活,不做荒废人生的存在。

保持良好的、平静恬淡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当人生过半,当顺天命,不必对过去懊悔嗟叹,对未来斤斤计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过好属于自己的一生就足矣。

结语:

《天堂回信》反转了固化的死亡观念,更适应于儿童观众稚嫩的心灵,更容易为孩子们喜欢和接受,同时也让大人们看待死亡命题更加轻松化。恬淡朴实的镜头下,感受到的是对生死更为深刻的领悟。

佛说:"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希望。" 有生便有死,我们改变不了死亡,我们需要做的是顺乎自然规律,对死怀有敬重之意,在面对死亡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那便是对死亡最好的解释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5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