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入殓师》:如何优雅地看待死亡?日本死亡美学告诉你

《入殓师》:如何优雅地看待死亡?日本死亡美学告诉你

影片《入殓师》根据日本作家青木新门的小说《门纳棺夫日记》改编而成,由泷田洋二郎执导,本木雅弘、山崎努、广末凉子等联袂出演。

影片于2008年在日本上映,曾获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奖项。

(《入殓师》豆瓣评分高达8.8分)


影片讲述了一名大提琴手失业后从事入殓师工作,去观察各式各样的死亡,以及听闻各式各样的爱与人生的故事。

由于乐队解散,大提琴手小林大悟(本木雅弘饰)就此失业。他和妻子美香(广末凉子饰)为避免高昂的生活成本一起离开东京回到了老家山形县。然而除了拉琴啥也不会的大悟很难找到工作,一次看报纸发现 “年龄不限,高薪保证,实际劳动时间极短。诚聘旅程助理”的招聘广告,当他去应征时却得知对方要找的是给去那个世界的人当助理,即纳棺(入殓),负责将遗体放入棺木并为之化妆。

大悟踌躇良久,NK(纳棺)事务所的社长直接预支了丰厚薪资给他,为了负担家庭支出他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他含糊其辞地对美香说自己从事的是婚葬礼仪,让她误以为是婚礼助理。就此,大悟便在隐瞒中开启了他的入殓师工作之旅,喜欢女装的男青年、舍下幼女去世的母亲、带着无数吻痕寿终正寝的老爷爷,在各式各样的死别中,大悟渐渐喜欢上了入殓师这份工作。然而美香知道真相后和他发生争吵,并为此感到羞耻。

(《入殓师》剧照)


直到常光顾的澡堂的亲切老板娘去世,美香跟着大悟到达入殓现场,亲眼目睹丈夫的工作全程以后,瞬间明白了丈夫工作的伟大之处。

更是在丈夫父亲去世,大悟在阻止火葬场的人粗暴纳棺时,美香对火葬场的人说了一句“我丈夫是入殓师。”此时,美香已彻底认同了丈夫的职业。

从为逝者洁净身体、不露出一寸皮肤的情况下更衣,到画出与生者无异的妆容,到最后入馆,影片为我们详细展示了入殓师的工作全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丧葬文化中对逝者的尊重。

按照以往国人的观念,死亡是一件晦气之事,很多场合都不能提及“死”字,所以对《入殓师》这部电影的第一印象大概也是比较忌讳,但看完全片方知这是一部治愈系的片子,影片中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入殓过程的安静祥和、对往生者美好妆容的特写,导演对死亡的刻画是优雅静谧的,无不展示日本人对于死亡这一生命节点的美的赞赏。

跳出影片,我们能从其他方面了解到大和民族文化中的死亡美学。

(日本风景,图源头条图库)


一、何为死亡美学

在中华文明之中,“死”向来是“生”的对立面,其基调往往是萧瑟、灰暗、让人忌讳、逃避的。古人往往更倾向于“永生追求”,譬如道家的修仙炼丹。因此,将“死”与“美”联系在一起,在我们的文化中是比较少见的。

那么“死”与“美”到底有着怎么的关系呢?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陆扬的著作《死亡美学》提及:死亡的审美价值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类怎样以他们的自由精神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和困顿。死亡美学想用充满哲理和诗歌一样的语言探讨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念以及死亡与崇高、悲剧、宗教、灵魂鬼怪世界的审美关系,并解析死亡的现代意识和种种自杀现象。

简言之,死亡美学就是用美学的角度看待死亡,欣赏它、歌颂它。

二、日本文化中有哪些死亡美学?

日本文化中很多方面都有死亡美学的影子,今取文学、电影、武士道精神进行简单阐述。

01 文学

日本死亡美学的出现可追溯到平安京时期的《源氏物语》(成书约1001年至1008年间),其书从开卷的“桐壶”篇便以光源式的母亲和外祖母的死来展开宏大的叙事,其后夕颜的死、葵上的死、父帝的死、紫上的死、柏木的死,以至最后以浮舟的入水自杀结尾。《源氏物语》以绝美的笔触将日本以死而始、以死而终的死文化展现的华丽又透彻。

“物哀”理念也起源于此。“物哀”即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产生的幽深玄静情感。《源氏物语》的作者本居宣长这样阐述:“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地体验,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

(源氏物语纪念碑,图源头条图库)


日本死亡美学起于文学之“物哀”。从《源氏物语》到村上春树,接近上千年的时间总在孜孜不倦地谈论死亡以及死亡之美。

在现代文学史中,有关“死亡美学”的作品有很多。

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通过武士之死揭露人性的黑暗;三岛由纪夫的《假面自白》中的塞巴斯蒂昂殉教之美体现了极至美学观;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则展现了有别于大和民族历史上“物哀”的意境之美,是另一种色调的阴暗之美。

许多文学大家如芥川龙之介、有岛武郎、田中光英、牧野信一、太宰治、北村透谷、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等,都是死亡美学的追寻者,极端者更是采用“自杀”形式去追寻美的体验,形成了日本文化中的黑色风景线。

02 电影

从文学过渡到电影,不得不提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电影《罗生门》结合了川龙之介小说《竹林中》的情节,采用多重平行叙述的独特手法,讲述了一记丛林中的死亡事件。通过每个人物的独白,多角度反复呈现武士死的过程,以不同的人物视角、拍摄角度展现作为武士是否死得 “有尊严”。但这些独白本身并不可靠,每个人都隐瞒了对自己不利的部分,各执一词中,死亡的真相渐远,武士之死或自私或伟大,众人并未可知。电影通过讲述死亡理解了自己的灵魂,赋予死亡本身更深刻的哲理内涵。

在其他日本电影中,死亡也各具不同的美感。电影《春之雪》中女主角棺木扑腾出来的蝴蝶,暗含了死即另一种生的美学概念;在电影《千年之恋之源氏物语》中通过花期非常短暂的野花“夕颜”来隐喻女子红颜薄命的悲惨命运,表达出一种浮生若梦的感叹;《情书》中博子和秋叶对着遥远洁白雪山大声呼唤对逝者藤井树的思念,表达了死亡如同雪一样纯净无声。

(电影《情书》中女主角博子在雪地缅怀已逝的未婚夫)


03 武士道精神

其实在日本文化中涉及死亡美学最明显,众人最容易想到的还是日本武士中盛行的“切腹文化”。

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切腹"行为被认为是光荣赴义,虽然痛苦,事实上这种痛苦也是刻意要造成的。这种直观生死瞬间的是对美近乎畸形的极度追求,但也印证了死亡美学在日本是渗透在方方面面的。

04 美的死亡意象

不论是文学还是电影,死亡总是绕不开几个意象,即风、花、雪等稍纵即逝的事物。日本国民常把樱花比拟高尚的人的生命,樱花刹那芳华间消逝。我们常常能从影视作品中看到,不管是武士自尽,还是公主病逝,消逝的那一瞬间总是伴随着樱花飘落。如本片《入殓师》中前半部分的飘零雪花以及春天的落“樱”缤纷,总会出现在大悟前往逝者家庭进行入殓工作的前后出现。

(《入殓师》剧照)


而其他意象也有电影化场景可以例证。如《春之雪》男主人公死后,化作那只起死回生的蝴蝶与他的伴侣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蝴蝶是生命也是短暂飘零的。又如情书博子对着雪花寄托对未婚夫的思念。

还有一种凄厉的死亡通常与狂风相伴,动漫电影《春宵苦短》中,一夜之间的狂风四起预示着老头李白的病入膏肓,而少女探望老人给老人悉心照料之后渐晴的环境也意味着老人身体的好转。用一场风预示生命的好坏,也是日本电影中常见的意象表达。

日本民族悲观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其历史文化中存在一种追寻自我毁灭、自我升华的传统,并形成一种 “物哀”情绪,而死亡是平息这种压抑情绪的最终解决办法,如同落樱在最美的时刻随风而逝,人的死亡也因瞬间的零落而变得唯美动人。

三、为什么日本文化中死亡美学盛行

日本这个国度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多灾多难,人多地少造成的物质匮乏也使得历史上常处于诸侯割据的状况,后来佛学的传入似乎为他们悲天悯人的愁绪找到了精神寄托。

01 地理因素

地震与火山。

日本列岛地处欧亚大陆板块、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及菲律宾板块四个板块的交界处。太平洋板块、北美洲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菲律宾板块相互碰撞,使得日本列岛逐渐从海中突起。因此位于多板块交界处的日本国土不仅处于地震带,还拥有大大小小许多火山。

(日本国土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


台风与海啸。

而四周环海,且位于太平洋季风区,每年出现多次台风,偶然的地震引发的海啸,都能给日本带去灾难性的损失。

本凭农耕和鱼获为生的大和民族,在地震、火山、台风和海啸带来的多重伤害中,农作和捕鱼都成了听天由命的营生,长期以往便形成其整个民族对生死的淡然处之。如果他们把死看得过重,就没有信心应对未来的生活。

(日本季风气候图)


02 历史因素

日本地少人多,长期处于诸侯割据的争夺时期。12世纪源氏家族的源赖朝在关东起兵成功讨伐平氏,并软禁了天皇,自称幕府大将军,日本大权由天皇转入幕府将军手中,武士阶级取代公卿集团成为统治阶级。此后各地区武士集团争相割据,一直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政治权力才回到天皇手中。

可以说,日本平民除了要面对天灾,还要应对战争此等人祸的伤害,也就形成了日本民族悲观的性格。

地理位置的多灾多难、历史上的诸侯战争,足以促使日本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有别于其他民族,而在文学家长期的美学渲染之后,死亡更是同零落的樱花、易逝的雪花、凄凉的北风等一系列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象紧密联系起来。

(东京夜景,图源头条图库)


四、近年来日本死亡美学的割裂

在近几十年,日本社会充斥着流行和快消,现代的日本人除了关心世俗和金钱,根本不关心自身文化的沉淀和积累,也就根本不会在意古代人视为如同自身生死一样的审美意识。

这在电影《入殓师》中也有体现,例如大悟在工作的过程中除了受到来自逝者家属的感谢,也会遭受歧视。有一次是在给一位遭遇车祸的女学生入殓时,家属斥责载她的男学生:“你要怎么弥补她?要一辈子像他(指大悟)一样吗?”还有来自妻子的不解,嫌弃大悟“脏”等等,当代日本人对于“死亡”的理解已经没有历史上对于“死亡”的美的歌颂,这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初衷:不仅表达出职业无高低贵贱,要想要唤醒日本民族对于“生”的珍惜、对于“死”的尊重。

正如影片中殡仪馆负责火葬的老头所言:“死亡就是一扇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而我作为那个世界的守门人,能够对他们说一声路上小心,后会有期。”

在日本文化中,生与死不是二元对立的,死亡是生命的另一段旅程之始。

(《入殓师》剧照)


四、死亡美学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01 消极影响

死亡美学的消极影响在日本是显而易见的。对其过度的推崇,导致全民过度看淡死亡,进而漠视死亡、漠视生命。这就是日本近年来自杀率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

(2016年世界各国自杀率排名,日本排名第九)


02 积极影响

不过“死亡美学”看似悲观的四个字也并不是只有消极的一面,当我们将“死”与“美”紧密联系时,“死亡”便不再是冷冰冰的两个字。这也是电影《入殓师》带给我们最真切的感受。更奇妙的是,导演将小林大悟的前职业设定为大提琴手,也暗含着大提琴手与入殓师的互通性,即都是手部工作、都是通过温柔的双手给他人美的感觉,一个是生者传达音乐之美,一个是给逝者描绘往生之美。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只有当我们客观地看待死亡,尊重逝者,才能理解生者。

每个人一出生就已是走向死的过程,学会欣赏逝去的魅力,不仅仅是人的逝去,就如同日本人对樱花飘零的讴歌,我们也应当学会欣赏枯萎的美,那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四月是缅怀先人的时节,希望我们能够重新审视死亡,审视生命,缅怀逝者的时候别忘了笑对生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5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