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痛心!武侠电影由盛转衰,是国内电影市场的一大悲哀。

痛心!武侠电影由盛转衰,是国内电影市场的一大悲哀。

实事求是,不吹不黑,国内题材电影能在国际上有市场和声望的,仅武侠电影一类而已!

也许你会用《战狼》系列,周星驰喜剧系列,或者科幻片《流浪地球》等票房和口碑都不错的电影来说事。

但是,讲真的,这些电影票房虽高,但是离走向国际电影市场,差距还是很大的。更别提《流浪地球》打开了国内的科幻片的大门,《上海堡垒》这位队友又把大门给关上咯。

本不想提《上海堡垒》这部“神作”,但是确实不咋样,活脱脱一部男主恋爱史,挂着科幻的名,拍着另类的青春偶像电影。挂羊头卖狗肉这句话应该是位这部电影量身打造。

回到正题,何为武侠电影,简单的来说就是:以武打动作为表现形式,以侠义精神为内涵,来描述快意恩仇的江湖。

如今的武侠电影已经很难再看到纯粹的侠义精神了,这些编剧导演为了票房和收视率往往给武侠电影注入一些高大上的名义,比如民族大义,比如爱国情怀。

甄子丹主演的《叶问》系列就是一个典型,从第一部拍到第四部,从佛山打到了美国。每每在电影中有国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句统一格式化的台词:我们中国人……,我们中国人……。借此来渲染民族情绪,煽动观众的爱国情怀。

这种做法,其本质是值得肯定的,为了宣扬民族团结。但是,时间长了,也就拍不下去了,最后甄子丹来一句年纪大了,以后不会再拍出门武侠功夫片了。其实抛开现象看本质,与其说是年纪大了,不如说是武侠电影再也编不下去的爱国情怀。再编下去,只能功夫对战外星人了。

这类武侠电影,更多讲的是民族大义,只是武侠中的一小戳,乱世之中的武侠。而大多数和平时期的武侠精神却被大部分电影人选择性忽视。

那么和平时期的武侠应该是什么样的?抛开所谓的民族大义,爱国情怀,我想真正的侠义精神应该是: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看金庸老爷子写的武侠,因为里面包含了所有侠义精神。有为民族大义的郭靖,有快意恩仇的杨过。

郭靖自不必多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杨过也真正做到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苦等姑姑十六年,到处行侠仗义,手被郭芙砍断,却念及郭靖的教导之恩。襄阳大战,救郭芙夫妇于乱军之中。

我们把时间往前倒倒,看看最初的武侠电影。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关德兴,唱粤剧武生出身,从1949年到1974年,25年期间整整拍了七十九部黄飞鸿系列的电影,这也使得黄飞鸿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大侠形象深入人心。

但是也有利有弊,拍摄这些电影的同时由于情节设定相似,基本都是黄飞鸿一个人噼里啪啦打一群人,把反派打的哭爹喊娘。武打场面也是一板一眼,时间长了,同类武侠电影也陷入了疲态。

这个很容易让人理解,就好比吃咸菜或者吃山珍海味,天天吃,是个人也会腻。国内的观众都不愿意看,就更别提国际市场了,欧美人更不乐意看了。

创新,这个时候的武侠电影急需创新。

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邵逸夫老先生为了改变武侠电影的现状,组织了一个拍摄团队去日本学习武侠电影的拍摄手法。

张彻,这位武侠电影的宗师级别的导演脱颖而出,学习归来,便拍摄了一部极具创新意义的武侠电影《独臂刀》。电影里不再是一个正面人物稀里哗啦爆打一群反面人物,而是采用一对一的决斗方式,并且正反派人物的实力相当。

这个创新,使得电影看上去更具有悬念,看起来使人热血澎湃,血脉喷张。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武侠电影。从这以后,国内的武侠电影开始一步步走向了巅峰,在后来的武侠电影中或多或少都有《独臂刀》的模式。

不论是李小龙,成龙,还是李连杰,甄子丹,他们主演的武侠电影越来越有看点。同时这些有武术底子的电影人的地位也随着武侠电影走向巅峰而水涨船高。不仅是武打演员,还有导演,武打设计。比如袁和平,人称袁八爷,武打动作设计的那叫一个漂亮。

当然还有一个新派武侠电影绕不开的人,那就是徐克。从《新龙门客栈》到《笑傲江湖》,再到已经被拍腻了,看腻了的黄飞鸿系列,徐克采用电脑科技结合武侠的拍摄手法让观众耳目一新,打斗的方式也有原来的一板一眼变成了随心所欲,天马行空。佛山无影脚就是一个典型的动作代表。

就这样,武侠电影在这些武行出身的电影人手上大放异彩,加之金庸先生,古龙先生等武侠小说大家的加持,整个八九十年代掀起了一股全民武侠热。也顺利地将这个属于中国原创的电影题材推向了世界,外国人接受了李小龙,也接受了成龙,李连杰。截止目前为止,国内电影能让外国人称赞的,仅武侠电影而已。

《卧虎藏龙》和《英雄》似乎成了武侠电影的分水岭,原本以为这仅仅是武侠电影大片走向世界巅峰的开始,然后事情的结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似乎开始也就是结局。

自《英雄》之后到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整个国内的电影市场没有看到几部像样一点的武侠电影。能让人觉得拍的还不错的貌似也就一部《绣春刀》。

其他诸如林更新等主演的《三少爷的剑》,雷声大雨点小,前期宣传,做的风风火火,赚足了观众眼球,然而真正上映之后,票房平平,口碑一般,用时髦的话说就是糊了,扑了。

经过了很多次的期待到失望,再失望,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唯一拿得出手的武侠题材电影,已经开始慢慢走向了衰落。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有这么几点。

第一,创新能力不足。

武侠电影经过了一个相对较长的巅峰期,很多武侠电影人躺在原来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在模式上依旧还是张彻大导演的那一套,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俗套。不仅国内能学,国外的欧美也可以学习。我们在看美国大片的时候,也常常看到中国功夫的影子。当大家都学会这种模式之后,又何来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演员的个人能力不及老一辈。

我们都知道,原来那一批老武打演员,多数都是戏班子或者武行出身,说白了都是练家子。比如成龙,那是真玩命,别人拍电影要了他人的命,成龙先要自己的命,啥动作都敢拍。还有李连杰,武术冠军,妥妥的练家子,虽说实战不知如何,但是演个武侠电影绰绰有余。

反观如今的新一代演员,不提了,哪受得了这份苦,,打斗靠慢镜头,看着着实让人尴尬。明明这一拳可以打到身上,突然就整一个慢镜头,白紧张半天。

第三,受众群体变小了。

现在的影视圈是个什么状况,相信不少人都清楚,简单的来说就是流量当道,小鲜肉霸占了大部分的影视资源。

出现这一现象和粉丝受众是有直接关系的,粉丝的年轻化也使得武侠电影不再成为追捧的对象。毕竟也没有几个流量明星原因花时间,精力去冒着受伤的危险拍武侠片。用粉丝的话说,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为什么要靠实力?

综合起来看,武侠电影由盛转衰是偶然也是必然,这难道不是国内电影的一大悲哀吗?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武侠电影,曾经走出国门,冲向世界的武侠电影,就这么滴消失了?

每每看着所谓的打着爱国情怀的名义电影一部接一部的拍,票房一部高过一部,但却始终感觉就围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而所谓的圈内电影人却把真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武侠电影弃之不顾,着实让人痛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50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