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梁祝》|他们的爱情可以化蝶,大多数的爱情却化成苍蝇和蚊蚋

《梁祝》|他们的爱情可以化蝶,大多数的爱情却化成苍蝇和蚊蚋

李碧华说:“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之美丽。”

《梁祝》由徐克指导,吴奇隆、杨采妮主演,1994年上映。上映当年获得1800万港币的票房。同时还荣获第3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跨媒介改编剧本奖,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最佳导演奖等四项金像奖提名。

要将一个全球华人皆烂熟于胸的故事改编得不落俗套,非徐克这样的鬼才导演莫属。电影不仅融入很多现代元素,而且对传说人物的性格进行了重塑。祝英台纯真可爱却胸无点墨,梁山伯机灵幽默且善解风情。两人的相识相恋在桃花源般的书院中进行。影片前半段热情明快,令观众误以为徐克导演将改写梁祝的命运。一旦离开书院,画风即变,气氛陡然压抑。先扬后抑的设定使后半段充塞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该来的终于来了。前半段笑点不断,后半段泪点不断。无论相不相信爱情,重温这部电影,影片中清新、纯粹的爱意表达是现在的电影再不能描摹的。

下面我将从故事背景,人物命运,蝴蝶意象三个方面解读这部电影,看一看一个以武侠片著称的导演如何演绎纯纯的爱,深深的痛。

一 故事背景:士族与庶族的对立,使跨越阶层的婚姻无法存在

东晋年间,北有五胡十六国虎视眈眈,司马政权南渡金陵,偏安江左,必须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延续。电影《梁祝》的故事便发生在这个乱世。

这一时期,士族门阀势力达到鼎盛,它们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族与士族共治天下,王朝利益必先服从士族门阀利益。寒门与庶族根本没有获得较高品位官职的机会。即所谓的“上品无庶族,下品无士族”。

电影《梁祝》中,祝家就是一个世家大族,由于祝家的士族地位呈下降之势,所以必须通过与另一个更大士族马家联姻来提升自己世家大族的地位。片中的祝老爷一直在与欧阳家较劲。一旦马祝两家联姻成功,祝家地位就高欧阳家一等。

在书院,也可看出当时深重的门户之见。比如,一开始老师让祝英台坐后排,当他得知祝英台是坐马车来的,而且是坐好几匹马拉的车,带有十多箱行李,和院士夫人一起吃饭时,立即就让祝英台坐到前排。可见,门第观念并不仅仅在朝堂之上,民间亦是如此。

梁山伯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寒士,连学费也交不起。院士夫人怜悯他,让他在书院做些杂役充抵学费。一个梁山伯这样的寒门弟子,在当时社会,无论多么天资聪颖,苦读不辍,也不会有远大前程。影片中,梁山伯考取县令,去祝家提亲,却被祝母百般羞辱。他与英台私奔,祝父下令往死里打。一个县的县太爷被祝家殴打致死,可见在世家大族眼中,县令是庶族担任的下品小官,实无可惧之处。

门第婚是东晋时期士族婚姻的主流。门第婚指男女双方按照门第相等、相当或近似的原则缔结婚姻。史料记载,在整个东晋时其,士族与庶族的通婚只有3起。

影片中若虚大师说了这样一段话:“士族要互相拉拢以扩大各自的势力,所以婚嫁讲究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我没有躲起来,我只是站在门外看他们而已。”

英台母亲年青时曾与若虚大师相恋,最终因他的庶族身份放弃,嫁入门户相当的祝家。若虚大师为此遁入空门。站在门外是若虚大师的无奈选择,也是他无言的反抗。

“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是电影对东晋时期门第婚的形象比喻。士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享有的世袭特权来自于家族的身份和地位,即家族血统的优势。

与什么样的家族联姻,不仅直接影响家族的声誉和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决定了家族血统是否优越、纯正、高贵。所以梁祝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当时社会的群体悲剧。

二 人物命运:顺从还是反抗,两代人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不过是两出性质不同的悲剧

影片中有两条爱情线,一条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爱情主线,另一条则是祝母单玉婷与若虚大师之间的爱情暗线。

祝母在女儿与梁山伯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爱情的影子。她当年也曾与英台一般女扮男装入书院读书,爱上同窗共读的若虚。影片中院士夫人淡淡的一声感慨,“她到底还是嫁入了上虞祝家”,若有若无之间道出了祝母与若虚大师的爱情也曾真挚深切,因而若虚大师为她终身不娶,遁入空门。

祝母并不愚顽不化,这从她对祝英台的教育中可以看出。英台没事就爬上阁楼眺望远方,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更是一窍不通,甚至走起路来也大步流星,丝毫没有一个女孩子应有的端庄乖巧。她在人前用绳子绑住英台双腿,训练她像女孩一样走路,不过是掩人耳目;她在祝老爷面前为英台的任性胡闹百般掩饰。这些细节足以说明她是一个开明的母亲,充分尊重女儿身心的自由发展。结合她少年时也曾女扮男装去书院读书,与男同学恋爱的经历,不难发现她身上的反抗意识。

影片中祝父的形象也从侧面衬托出祝母的性格与处境。祝父全程利欲熏心,他对马家的亲事十分上心,时时刻刻分析利弊,畅想联姻后的美好未来。祝母则反应平淡,得体地表现出一个妻子应有的顺从与妥协。夫妇两人在影片中的表现,完全看不出有任何共同语言,只是表面上的夫唱妇随。

祝母屈从于门第观念,选择嫁入祝家这样的世家大族,管理着全家上下事务,看上去的确很风光,但是他并不幸福。她逼迫梁山伯给祝英台写绝交书,梁山伯拒绝,她愤怒地说了一段话:

“你以为愤怒就可以改变你跟英台的命运?你以为很不满,胡人就会忍让南边的汉人?要怨就怨你们生错了地方,生长在这个我们汉室没落的时候,人人都是这么虚伪、迂腐和势利。要怨就怨你们太多想法,年少无知到了以为你们不喜欢就可以改变周围的人,以为靠你们两个就可以改变这个时代。”

她的不甘、愤懑在这段话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从中我们也能了然她当年经历过艰难的挣扎和痛苦的抉择,知道自己若与整个家族,与整个时代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

祝母放下爱情,顺从现实,英台坚持爱情,舍弃生命,两代人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不过是两出性质不同的悲剧。祝母麻木地活在无爱的婚姻里,表面看生活的很好,其实内心一片荒芜。英台追随爱情,虽死犹生。在那样的时代,女人的一生注定要被门第观念、家族利益,父母之命绑架,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注定要成为牺牲品。

三 蝴蝶意象:蝴蝶的出现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连,从欢乐美好转为悲壮绝望,继而又转为希望与重生

“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

这两句诗出自李商隐的《青陵台》。韩凭夫妇十分恩爱,生前被拆散,双方以死明志,最后化成了蝶。这是最早用“化蝶”来形容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美好爱情的诗句。

梁祝故事虽早于李商隐的诗,但“化蝶”意象却到清朝才出现,是它发展到成熟完美阶段的点睛之笔。

蝴蝶象征自由和美丽,也象征灵魂和死亡。它的破茧重生,如同人类肉体死亡,而灵魂重生。古人不将死亡当做终结而认为是一种变形,躯体的死亡意味着灵魂的解脱。蝴蝶轻盈且会飞翔,正合古人心中灵魂的特点。

庄子曾做梦梦到了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那蝴蝶也正是庄子自由灵魂的象征。

影片中蝴蝶四次出现,与梁祝命运紧密相连。

第一次出现:影片开头,祝英台趴在阁楼屋顶,身边放着一个装着两只蝴蝶的绿色玻璃瓶,瓶子的拎手很精美,可以看出这是她的钟爱之物。她时而眺望远方,时而愉悦地笑着看瓶中的蝴蝶。当仆人们喊着“老爷回来了”,英台拎着绿色瓶子溜下屋顶。

这里不仅表现祝英台天真活泼的少女性格,而且自然地带入了蝴蝶意象,突出蝴蝶是影片的重要象征物。英台与蝴蝶成为主客体关系,作为客体的蝴蝶反映着主体祝英台的情感与心理。

第二次出现:祝英台在书院的文库中,一手托腮,一手用毛笔随意地在淡黄色纸上勾勒出两只蝴蝶。她螀画好的蝴蝶吹到灯罩上,两只蝴蝶在灯火的映照下栩栩如生,仿佛要翩然而出。

祝英台初到书院的第一个晚上,就在文库遇见苦读的梁山伯。为不暴露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她找借口赶走梁山伯,却又因为害怕不得不叫回他。由此她与梁山伯度过了同处一室的第一晚。第二天,她看见梁山伯要做很多杂役,感到不解,梁山伯向她解释自己出身寒门,在学院打杂是为充抵学费,刻苦读书是为考取功名。这位年轻英俊、机智善良的少年叩开了她的心扉。她一个人返回文库时便画下了这两只蝴蝶。

这两只虚拟的蝴蝶与影片开头两只真实的蝴蝶相呼应。在这儿,两只虚拟蝴蝶是祝英台的心境表达,借蝴蝶表露了祝英台内心的情思。

第三次出现:祝家要将英台嫁入马家,英台与山伯决定私奔。英台收拾行李时,将装着两只蝴蝶的绿色玻璃瓶打开,对瓶中的两只蝴蝶说:“飞呀,飞远点啊!”

这话完全反映了她当时的心情,这一对蝴蝶仿佛是她与山伯的化身,她希望它们飞得越远越好,能逃脱受人摆布的命运,同时也是英台对自己和山伯的美好祝愿。这时祝母出现,英台慌乱之间失手将玻璃瓶打碎,象征着,英台想逃离命运束缚的理想破碎。

第四次出现:影片的结尾,英台纵身跃入山伯的墓中,完成了“生不同衾死同穴”的愿望。若虚大师在书院文库发现英台化着两只蝴蝶的纸,他边走边用手依轮廓撕出两只蝴蝶来。一双蝴蝶从若虚大师的手中翩然而出。这一处理营造出超脱、超然的境界,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氛围。蝴蝶意象得到了最高意义上的升华。

蝴蝶意象在影片中的四次出现,一真一画,一实一虚,完美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虚实结合的手法,用隐喻和暗示诠释出传统文化中的意境美。给观众留下思考和回味。

肖洪林先生形容影片中的蝴蝶意象的运用是“表现于虚实相生和情景交融中的深情妙趣”。情感表达与蝴蝶意象密切相连,与人物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从欢乐美好转为悲壮绝望,继而又转化为希望与重生。

结语: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起源于东晋,能经过悠悠岁月流传至今,足见古往今来,无论世事如何沧桑,也无论人性如何发展变化,人们心中总保留着关于至真至纯爱情的美好向往。

如今再没有枷锁下的爱情需要我们做出生死两难的抉择,可是人生中进退两难的抉择并不少见。

时代和世界均不会因某个人的选择而改变,但某个人的选择却能改变他的命运走向。是像祝母一样做命运的顺从者,还是像祝英台一样与命运对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难就难在,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抉择是对的,而身边的人都认为你错的时候,你有勇气继续坚持下去吗?为此又甘心付出怎样的代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47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