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卧虎藏龙》:李安对武侠片的开拓和致意,武侠梦的真诚呈现

《卧虎藏龙》:李安对武侠片的开拓和致意,武侠梦的真诚呈现


《卧虎藏龙》

19年前,《卧虎藏龙》荣获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这一纪录迄今为止还未被中国其他电影打破。虽然它为中国武侠电影带来了新的启发,引领了中国商业电影的蓬勃发展。但当时影片在国内上映时收获的好评其实远不及国外,人们对它的印象更多的是停留在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上,李安重新诠释武侠片的诚意在当时并没被中国观众照单全收。

时隔多年,影片的口碑和热度在中国却不降反升,豆瓣上更是常年高居8分以上。很多人都是后知后觉,在重温影片后才看出《卧虎藏龙》真正要体现的味道,终于明白李安为何能凭借此片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

美国电影理论家波布克曾说:对于成熟的导演,每一个视觉画面上都有他的签名。

《卧虎藏龙》也是如此,每一个精心雕琢的镜头中,都流露出了李安在追逐武侠梦时,对武侠片的大胆开拓和真诚致意。

今天我们就从影片中诗意武侠的创造来源和李安对侠义世界的诠释,来看他是如何将心中的武侠梦呈现出来的。

《卧虎藏龙》武打片段

一、诗意武侠的创作来源

李安拍摄《卧虎藏龙》的初衷很简单,那就是圆儿时的武侠梦。在他心里,武侠除了武打,应该还有意境。李安想拍出一部富有人文气息的诗意武侠片,而在当时,港台武侠片打造的武侠世界,极少能与真实情感和文化产生关联,人们往往习惯将它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层次,无法提升。

为了达到心中要追逐的武侠世界,李安没有选择传统的武侠片方式拍摄,而是另辟蹊径,悄然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武侠意境。李安不仅对服装、音乐有着极高的要求,更通过对打斗场面的独特设计,背景气氛的选择和营造来达到这一目的。

比如影片中和玉娇龙有关的几场打戏,不仅让人大饱眼福,在打斗的过程中也自然地流露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纠葛。

影片中,玉娇龙和罗小虎的感情变化是通过一场对战完成的,他们从敌对到暧昧的关系被融入到了武打动作中。而玉娇龙和俞秀莲在镖局中精彩的打斗动作,则生动地刻画了她俩从相爱相惜的姐妹情,到不得不分道扬镳的决绝之心。玉娇龙和李慕白的几次过招也是推动情感发展的关键,他们的对打动作不仅凸显了一方惜才的心情,也刻画出了另一方桀骜不驯的性格,同时也营造出了一种无法言语的情愫涌动。

在动作中刻画人物情绪,融入剧情发展是李安对武打动作的重新演绎,这使得武打场面不再是单纯地以体现动作精彩为目的,在理性的动作中表达感性的情绪,不仅让影片看起来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更处处透露着一种诗意的美感。

玉娇龙和俞秀莲镖局打戏

除了重新诠释武打场面,背景的刻意营造也是打造诗意武侠世界不可或缺的因素。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胡金铨导演,李安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诠释他的诗意武侠意境,主要是受他的影响和启发。胡金铨是60、70年代武侠片首位将艺术和武侠融合在一起的导演。在电影艺术还没成型前,将中国文化影像化一直是他努力的目标。虽然当时电影技术的发展还很初级,但胡金铨一直坚持用艺术的眼光,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电影中探索这一表达形式。

在他的影片中,不仅能看到情感和动作的融合,还能感受到对场景选择的重视。可惜这一表现形式后来并没被其他电影很好的传习,因为相较于艺术性,更多人在意的是电影的娱乐性。而李安却看到了胡全金在影片中传递的价值,被他的艺术观念深深折服,所以他取其精华,在原有基础上对这一表达形式进行改良和提升。

比如,影片中最重要,也是最出彩的竹林戏,就是从胡金铨的影片《侠女》中得到的灵感。李安不仅以竹林为拍摄背景,利用它的色彩和错中交叠的空间感提升影片的视觉效果,还将武打场面移到了竹林上端,既创造了武打动作中的"舞"感美,也使武侠片富有了艺术性和有诗意。

对此,李安也曾坦诚,《卧虎藏龙》不仅是对心中武侠世界的创新和超越,也是在追本溯源后对胡金铨导演的致意。

胡金铨《侠女》中的竹林戏


李安《卧虎藏龙》中的竹林戏

二、李安心中的侠义世界是什么样的?

在李安心里,武侠不仅是儒侠和美人的侠义世界,更是中国人寄托情感和梦想的世界。《卧虎藏龙》不再强调以单纯的打斗为主,剧情和寓意也是影片要表达的重要元素。和以往传统的武侠片表达方式不同的是,李安在影片中大刀阔斧,采取了一系列创新动作,重新刻画主角性格和反面人物形象,并在人物身上融入大量的情感和欲望,对"江湖"做出独特的见解和诠释,而这也是影片初始不大容易被理解和接纳的原因。

1. 重新诠释、刻画江湖里的人物性格

影片中最受争议的角色应该是玉娇龙,她的个性塑造是颠覆人们对武侠传统认识的关键。

玉娇龙第一次和秀莲相遇时,一心向往传说中的江湖。因为在她心里,那里代表自由,无拘无束,而秀莲却告诉她江湖远没想象中的好玩。后来,玉娇龙用亲身经历证实了这点。她逃婚后跑去找秀莲,大闹聚星楼,单挑江湖众人,虽然在外人眼里玉娇龙是不懂"江湖"规矩的,可透过玉娇龙,我们却觉得,明明是那帮满口道义的"江湖人"故作神秘、主动招惹麻烦,打不过,却硬要倒打一耙,聚众孤立栽赃玉娇龙,那场打戏仿佛就是对"江湖"的一种嘲笑。

故事中玉娇龙对江湖的所有好奇和幻想,也代表了我们每一个人对江湖的想象。而李安通过玉娇龙的好奇和初涉江湖的窘境,将江湖真实地展现出来时,又颇有一股戏谑的味道,这是李安对传统"江湖"表达形式一次大胆“挑衅”。

玉娇龙大闹聚星楼

除此之外,影片还刻意打破人们对反派角色的固有印象,让郑佩佩饰演碧眼狐狸,也是对传统武侠片诠释坏人的一种突破。而影片对反面人物恶的诠释,是通过环境和个性造成的心灵扭曲来完成的。这样的诠释方式不仅是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真实还原,也使剧情更具有说服力。正是李安对角色的重新刻画,观众才意识到,原来武侠世界中的"江湖"坏人并不一定要通过流于表面的外貌来展示。

他曾说:选择郑佩佩饰演反派,既是武侠电影的颠覆,也是致意。就如同对胡金铨导演的致意一样。

郑佩佩饰演的碧眼狐狸


2.刀光剑影里是江湖,人情欲望里也是江湖

对于李安来说,武侠世界,最重要的是讲情与义,当情感来时,如何处理爱恨,才够义气,这对"侠"的诠释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比起刀光剑影,情感和欲望更是李安要表达的江湖,人们影片的争议更是因此而达到了高潮。

尽管玉娇龙的叛逆和桀骜不驯有她年龄和身份背景为归因,但人们还是很难接受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会有这样的女子存在。尤其是玉娇龙结尾的跳崖,更成了影片最大的迷,这个结局还曾一度被认为是故弄玄虚的噱头。

其实从影片对玉娇龙的性格描写,和其他人的剧情发展看,最后的纵身一跃恰恰是最顺理成章的结局。

玉娇龙和罗小虎


最初,碧眼狐狸想一生一世收玉娇龙为徒,却不小心被超越,玉娇龙惶恐地说:我看不到天地的边,所以将目光投向了青冥剑和更远处的江湖。虽然秀莲待她情同姐妹,处处呵护,可玉娇龙搅乱了江湖,秀莲便端出为人处世的规矩,劝其回北京冰释前嫌,玉娇龙当机立断与她反目。虽然罗小虎的自由自在吸引了玉娇龙,但他空有一腔热情和美好,说好的风风光光迎娶,却变成偷鸡摸狗和生拉硬拽,玉娇龙哪会再留恋?即便境界高深、武功盖世的李慕白慧眼识珠,有诚意要收她为徒,但他一旦拿出要带她回武当规戒心性的姿态,玉娇龙也是不屑的。

玉娇龙看似骄傲"任性",其实是对世俗的一种挣脱。而反观每一个曾规劝过她,试图“降服”她的人,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

秀莲和慕白虽身为江湖中人,却无法挣脱道德对自我的压抑,苦苦等待,默默守候,直到生离死别才幡然悔悟,可一切都已晚。碧眼狐狸虽天性不喜规则,却也绕不过对武功的执著而导致心灵扭曲,最终命丧九泉。

俞秀莲和李慕白

"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情里何尝不是?"

刀光剑影里是江湖,人情欲望里也是江湖。

玉娇龙不守世道,追逐心中的江湖,是因为一心向往自由,刚好天赋过人又武艺超群,所以,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谁也无法约束。又因看透了人世间无处不在的规则和自我压抑,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玉娇龙没跟任何人走。因为她发现心中向往的江湖根本不存在,所以为了遵守本心,从武当山顶一跃而下。而当她跳下去的刹那,人们似乎也看到了心中那个追逐本真和自我的自己。才明白,原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玉娇龙。虽然玉娇龙无法以这样的心性存活于那样的年代,但她来过,扰乱了所有秩序,也搅扰了人们的心湖。这样的结局是李安对侠义世界最美好的寄望和最自然的抒发。

玉娇龙跳崖


三、结语

波兰著名的导演克里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说:

我们永远都无法预知一部电影的结果,每部片子都有一道窄门,我们只能凭着自己的判断力决定是否应该跨进去。

李安也是如此,凭借着自己对武侠梦的崇敬接拍人生中第一部武侠片,却大火,只因对武侠片始终有一种爱恨纠缠。他爱武侠,是因为它是中国压抑社会的一种幻想,一种潜意识的抒发和情绪的逃避,可又恨它过往的粗糙和不登大雅之堂。所以李安不想重复对武侠的固有认知在前辈的经验上,取其精华,大胆打破传统的表现形式,重新诠释解读,无限接近心中的侠义世界,对武侠电影尽到了最大的诚意。现在看来,《卧虎藏龙》的确是中国武侠片中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如果说李安对武侠世界的大胆开拓,就像玉娇龙抱着小虎的心诚则灵、带着秀莲的见己本心纵身一跃一样,看似是离去,其实是新的开始。

那么影片也是在借用俞秀莲和李慕白一生的遗憾告诉我们:

无论对此生的决定为何,一定要真诚的对待自己。

虽然不知前方是什么,但每个人都应如此:尊重自己、尊重梦想,才不枉来这缤纷世界走一遭,不是吗?


文/咖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4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