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2010年,吴宇森想用一部武侠片逆境翻盘,结果却变成了徐克的跳板

2010年,吴宇森想用一部武侠片逆境翻盘,结果却变成了徐克的跳板

徐克、吴宇森两位导演,在华语动作片的发展史上,可谓是影响巨大。

一个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洒脱飘逸的动作特点,扛起了“新派武侠片”的时代大旗。一个凭借兄弟情深的故事、火药味十足的枪战,拉开了“江湖英雄片”的时代序幕。

80年代中期,吴、徐两位导演,出于对彼此才华的青睐,走到了一起,并共同合作了《英雄本色》、《义胆群英》、《喋血双雄》等作品。不过,因为对电影的追求不同,二人的“双雄合作时代”,也在1989年落下帷幕。

90年代中后期,徐克、吴宇森纷纷走入了好莱坞的大银幕。然而,在北美电影市场上,吴宇森凭借《断箭》、《变脸》再攀事业高峰,徐克却因为《双重火力》、《K.O.雷霆一击》两度受挫。


2000年之后,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快速崛起。吴宇森、徐克也开始走入内地电影大银幕之中。

在内地电影的“票房大战”之中,徐、吴两位导演的作品,也有过不少次交锋。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徐克、吴宇森在2010年的一次武侠片对决。

这一年,徐克、吴宇森同时将目光锁定在了武侠题材,两部电影的上映时间也只隔了一天。上映之后,两部作品的票房成绩拉开了2亿的差距。如今十年过去了,这两部电影的口碑,却发生了两极逆转。它们就是上映于2010年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与《剑雨》。


吴宇森在《剑雨》中的署名权问题,一直是影迷们热议的一个话题

2008年的吴宇森,凭借上、下两部的《赤壁》回归华语影坛。这两部作品虽然分别拿下了3.2亿、2.6亿的票房成绩,但在巨大的制作成本面前,这个成绩却并不乐观。而影片制作上的一些瑕疵,也拉低了这部作品的口碑。


在《赤壁》两部曲之后,吴宇森又以监制的身份,筹备了喜剧电影《窈窕绅士》,并将该片的导演职务,交给了李巨源。这部《窈窕绅士》上映后,虽然票房、口碑双双遇冷,但这种监制主导影片拍摄的模式,却让吴宇森产生了兴趣。

于是在2010年,吴宇森以监制身份策划、筹备了武侠片《剑雨》,并把电影的导演工作,交给了台湾导演苏照彬。影片在完成之后,也被打上了“吴宇森作品”的标签。

其实,这种监制主导电影拍摄的模式,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坛十分常见。由徐克监制的《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导演都非徐克本人,但电影也都被冠以“徐克作品”的名号。

不过,在台湾影坛成长起来的苏照彬,似乎并不吃香港电影人这一套。苏照彬导演坚持要把《剑雨》,定义为“苏照彬作品”。吴、苏两人关于电影署名权的争执,也让这部《剑雨》在2010年未映先火。

最终,经过双方的多番协商,这部剑雨成为了“吴宇森作品”、“苏照彬电影”,并定档在了2010年9月28日。

自从2008年回归华语影坛之后,吴宇森的电影之路就一直坎坷不断,《赤壁》两部曲、《窈窕绅士》的先后受挫,让吴宇森陷入了事业瓶颈。

2010年,吴宇森希望凭借这部《剑雨》在大银幕上的出色表现,让自己逆境翻盘,走出事业低谷。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内地电影大银幕上,这部《剑雨》却成为了徐克的跳板,助力徐克走出逆境、重回了事业高峰

2005年的《七剑》受挫之后,徐克在内地影坛的发展,也十分不顺利。

在2006年到2008年之间,徐克先后以监制、导演的身份打造了《深蓝浅蓝》、《铁三角》、《女人不坏》、《深海寻人》4部作品,但上映后的效果都不理想。

2010年,徐克再度回归武侠题材,并将3D特效技术,与武侠片的拍摄相结合,打造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吴宇森的《剑雨》定档在2010年9月28日,而徐克这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则定档在了2010年9月29日。

虽然《剑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演员阵容都异常华丽、流量十足,但《剑雨》中的大反派“转轮王”,为了恢复自己的“男儿之身”,策划抢夺“罗摩遗体”的奇怪剧情设计,成为了不少观众争相吐槽的一个话题。

相较之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在故事上,就显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

2008年到2010年之间,《变形金刚》、《钢铁侠》、《X战警前作》等作品,相继进入内地电影市场。这类“特效动作大片”,也成为了此时观众的观影主流。

而远胜于《剑雨》的3D特效场景,也为《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带来了不少市场流量。

在最终的票房对决之中,《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取得了2.9亿的成绩,而《剑雨》只获得了6500多万的票房,两部作品拉开了2亿多的票房差距

都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同样都是武侠片,又在同一时间上映,在《剑雨》的映衬之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在特效方面的优势,展露无遗。

在《剑雨》这块跳板的助力之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在院线大银幕上高歌猛进。徐克也因为《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走出低谷、重回高峰。

在2010年的票房大战之中,《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虽然远远甩开了《剑雨》,但经历了10年的岁月洗涤,这两部武侠作品的口碑,如今却发生了两极逆转


“写意”一直是武侠片的一大特色。2010年的内地电影市场上,在“特效大片热潮”的席卷之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豪取2.9亿票房成绩。

然而,随着市场潮流的褪去,冷静之后的影迷们,也开始注意到《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作为一部武侠片所存在的瑕疵。

这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特效呈现虽然十分出色,但在故事的表现上,却缺了江湖的快意恩仇、武侠的豪气干云。这也使得该片的评分,在国内外的一些大型评分网站上,从早期的七点多分,跌落到了如今的六点多分。

在2010年备受观众吐槽的《剑雨》,在10年的岁月洗涤下,如今成了一部备受夸赞的作品。

虽然“转轮王”利用“罗摩遗体”复原身体的设计,如今来看依旧槽点满满,但片中写意感十足的“江南小镇”,身不由己的“江湖儿女”,却让影片显现出了浓重的“武侠片气质”。


在国内外的那些大型电影评分网站上,这部《剑雨》的评分也在10年间发生了不小的变动,从曾经的六点多分,变成了如今的七点多分。

2010年,对于徐克、吴宇森,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的《剑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之后,徐克的电影事业迎来了一次机遇。随后,《龙门飞甲》、《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智取威虎山》的诞生,让徐克在内地大银幕上春风得意。

这一年的吴宇森,虽然未能因为《剑雨》在内地影坛重振声望,但该片却让他的“电影制作人之路”越走越远,这也为其后《赛德克·巴莱》、《太平轮》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9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