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编舟记》影评——从电影到东西方文化之差异

《编舟记》影评——从电影到东西方文化之差异

“语言的海洋广阔无垠,而词典便是漂浮在这片汪洋大海上的一叶扁舟,人类乘着名为词典的扁舟在海上漂泊,寻找能够确切表达自己心意的语言。

那是发现独一无二的话语的奇迹,为那些想要渡过汪洋,去与他人结下羁绊的人献上的词典。”

——这是我看到过的,对语言最浪漫的定义。


看这部日本影片的初衷,是因为我惊讶于居然会有人拍一部看起来这么“无聊”的电影——主角马缔君,一个木讷的语言学青年,和他的老师和小伙伴们一起,花了十余年编纂了一部字典《大渡海》。单单从剧情简介,我都可以推断出这里面有我们最喜欢说的“匠人精神”、“一生只做一件事”。我惊讶于这么平淡的故事居然可以拍成电影。

但莫名地,我觉得《编舟记》很好看。我居然没有睡着,也没有感到疲惫,我确实被这部平淡得几近无聊的电影给打动了。在此,我将《编舟记》与北美常见的英雄大片做了一个对比(比如《神奇女侠》),以电影为切入点,从而探讨东西方在美学与文化上的差异。


平实舒缓的节奏和毫不戏剧化的处理

美国大片延续着古希腊的戏剧理念,以戏剧冲突为电影的主要着力点。几乎所有的电影都会在结局前30分钟迎来高潮——故事的大Boss或者大波折必然会出现,让人情绪激荡的背景音乐会响起来,连主演说话的音量都会加大,让观众的心像皮筋一样被拉紧、放松,再被拉紧。

与之相反,《编舟记》毫无冲突感,整个故事没出现任何一个大的波折,或者一个小的高潮。在观影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地按北美式的思维预测此处可能会烧一把大火使书稿付之一炬;或者主人公遭人嫉妒暗算,无法在编辑部再待下去;或者他的妻子生大病或死掉,使他的字典工作大受打击。然而,这些都没有出现。故事就是这么平淡地进展下去,他编啊编啊,夙夜匪懈,终于在第十五年把字典编成出版了。即使在这过程中西冈调离,老师去世,都显得如此平淡无奇,波澜不惊。

大概由于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难以欣赏那种让人心跳过速,精神紧张的影片了——平时的学习生活已经足够疲惫,我并不想连放松的时间都如此紧绷。我厌倦了看欧美电影里的人莫名其妙地发怒、吵架,我感到了我的理解无能——这些人怎么会有这么多能量?而看《编舟记》则完全不同:每个人都柔声细语,所有情节都按部就班。这个感觉就像在看昆曲、京剧。其实故事早就烂熟于心,所以你丝毫不为剧情的发展而感到揪心,这样更多的精力就可以放在欣赏表演的细节,和自我放松上面。


2. 强烈的真实感与代入感

其实这第二点也和第一点紧密相关,往往弱化戏剧化的程度之后,影片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就相应提高了。北美的电影由于过于追求戏剧化,往往和现实生活存在着强烈的脱节。各种夸张的情况都被演绎在电影里。什么大爆炸啦,拯救世界啦,天人交战啦,这种观影体验,时常让我想起在北美课堂上的一些练习——老师会举出各种极端情况让你进行哲学思辨。但我更想问的是除了从虚拟的故事里获得一点感动以外,能否有一些对现实更有参照意义的东西?我并不是说电影不能表现虚拟的情节,但是我反对为了戏剧而戏剧,为虐而虐,即使是科幻片,起码也要让人对现实有所反省,而不是在超级英雄的故事里爽完了就完了。

但是《编舟记》就不,这电影简直真实得过了头,真实得简直像个纪录片一样。这个马缔君校稿打迷糊的样子,简直和我深夜备考或者熬论文是一模一样。而西冈君,就是我们身边的话唠朋友,嘴碎又热心,平时做事踏实不下来,但是关键时刻往往能够灵机一动。

我觉得北美电影里的超级英雄,可能是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想要成为的样子(不过我并不想);而日本电影里的这些人,其实是我们现在的样子。这部电影平时的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样——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大部分人还不是就那么平平淡淡地过去一生,回首发现自己穷尽一生只干了一件事,交到了几个知心人。


3. 不偏颇,不下道德评判的视角

马缔君是个典型有社交困难的宅男,明明学习语言学,却连一句话也说不清。如果观察北美的电影,你十有八九会发现沉默寡言的人都是大反派:他们虽有才能却无人承认,最终压抑成了心理变态,因嫉妒而与主角做对,最终不敌主角光环护体的英雄。但是日本电影愿意将这样的人作为刻画的主体。它全面地展现出了,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往往更能胜任细致而枯燥的文本工作;影片也展现了,在编纂的过程中马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学习向别人展现自己的心意。

除了主角马缔君,西冈君是编辑部里另一位被着力刻画的对象。相比于书呆的主角,西冈是一个话唠。他话多,脑子活,心却定不下来,古文功底也很差。可以说,西冈完全是马缔的反面。很明显,影片是更为同情主角马缔君的,但是它并没有将西冈处理成一个反面角色。在“大渡海”项目濒临取缔的时候,是西冈灵机一动临时将词条外包出去,并向社长据理力争,保住了辞典编纂。又是他在“两人中只能留一人”的条件下主动调去宣传部,以让马缔君实现编写辞典的愿望。

这是一部没有“坏人”的电影。就连要取缔项目的社长,也只是做出一个于情于理都没有问题的决定——毕竟在一个电子和网络的时代,纸质辞书的存在是非常尴尬的。与之相反,北美电影中的人物时常非黑即白。英雄永远是英雄,小人就是小人。小人的存在就是为了给英雄使绊子,从而推动情节发展的。

总结:

就像北美的论文中所有的细节、论点,都在为最后的结论服务,北美电影中,所有的配角都是为主角服务,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了电影高潮服务。同理,看《编舟记》的感觉,其实和看日本学者写的论文也是差不多——冗长、琐碎、缺少逻辑,难以分清主次。(这固然是一个过于广泛的判断,不能完全概括每一个个案,但确实是我的普遍感受。)感觉电影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平等地存在着,在电影中享有同样的重量,在平淡中,带给观者以深切的思索与感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