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豆瓣9.5《美丽人生》:你要得到一千分,谁得到一千分谁就有坦克

豆瓣9.5《美丽人生》:你要得到一千分,谁得到一千分谁就有坦克

1997 年由意大利人罗伯托·贝尼尼执导的影片《美丽人生》独具特色,运用喜剧手法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集中营中惨绝人寰的故事娓娓道来,却毫无违和感。影片最让人惊喜的是,从陈旧的创作素质中挖掘崭新的故事,让观众看到集中营中的一段感人至深的美丽人生,该片并未局限于表现战争的残酷,进一步将主题延展至感人肺腑的美好爱情、伟大的父爱和男人的责任感。在观众沉浸剧情的同时,给出新颖的视角,让观众在复杂的戏剧变化中感受到深沉的人生哲理。

影片具有强大的叙述张力与艺术魅力,导演贝尼尼也是影片中的男主圭多,凭借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他在故事叙述中,巧妙运用“详略得当”的叙事原则,展开二战时期意大利的背景剧情,最后在一个童话式的结局和场景中,把整部影片推向高潮。贝尼尼电影一向都追求真实、简练的叙述风格,这一部结合了热情洋溢、充满欢笑的叙事氛围,整部影片叙事细腻逼真,叙述完整。导演也并没有因为喜剧基调,降低对纳粹罪行的控诉;也没有因为题材本身的灰暗而让这片有动人之外的伤感。

影片的海报由一对真心相爱的恋人、一辆自行车和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所构成,男主角圭多扶着自行车载着孩子,同时亲吻着妻子,象征着他作为父亲的责任感与治愈人心的乐观力量,哪怕街道空荡、周遭环境艰苦,他却依然用积极心态守护着妻子和孩子,给他们创造充满欢声笑语的美丽人生。

故事一开始,二战前夕,战云笼罩着意大利。 乐观开朗的犹太青年圭多Guido和朋友驾车去城里,途中邂逅了美丽的女教师多拉,她从塔楼上掉到草垛上,被圭多接住,圭多摘下帽子,绅士地说了一句:“早安,我的公主”。这句话贯穿整部电影,体现着二人的爱情。

几经磨难,他们结为夫妻,并生下可爱的儿子祖舒华。然而好景不长,祖舒华五岁生日那天,因为犹太人身份,圭多和儿子被强行带到了纳粹集中营。思念丈夫与儿子的多拉,也毅然登上开往集中营的火车。在集中营中,圭多为使儿子幼小的心灵免受伤害,“欺骗” 他说这是为他的生日而举办的一场游戏,儿子信以为真。战局转变,眼看着纳粹即将战败,当晚从集中营撤军。圭多把儿子藏在铁柜子中,只身一人去救妻子,不幸惨死在德军的枪口之下。次日清晨,盟军解放了这个集中营 , 一辆真正的盟军坦克开到了儿子面前,母子终于平安了。

这部电影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不仅是因为题材的特殊和表现手法的独特,视为战争片中的佳品,更多是电影中圭多的积极乐观和责任感,他靠着绝妙的机智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 守护着妻子和儿子的生命安全,还有儿子那一颗纯真的童心。在某种程度上,影片让我明白人这一生之中,生命是宝贵的,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圭多的乐观和积极也提高了我的挫商,提高了我对生命之中的美好事物的感受力,人生应该充满欢笑。

下面,笔者就以“叙述方式准确体现影片基调”、“从反战到人生永恒主题”这两个方面来对本片做一次探讨。

(一)巧妙的叙述方式准确体现影片基调:所有细节环环相扣,逐步推进

这部反映二战时期纳粹迫害犹太人的电影《美丽人生》, 曾获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在内的总共 28 项国际大奖。在叙述手法上,导演以喜剧手法讲述悲剧故事,利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显示出的令人震撼的思想深度和人性。构成《美丽人生》艺术魅力的重要元素之一就是其叙事艺术。

从总体来看,影片中巧妙的运用了中国文学作品常用的“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技巧 。该影片的前半部 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奢侈、艳丽、富贵而又略显古老的罗马式意大利。与后半部分灰暗、艰苦、非人的集中营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一个乐观向上的小人物的愉快温馨的家庭生活为起点,突显了集中营里的悲惨生活和战争的残酷无情,创造出一种强烈的艺术反差,使观众在看过之后不禁潸然泪下。

可影片中,却也没有过多的残酷,就算在集中营中也没有太血腥的画面。整部电影唯一出现血的画面只有一处,是在集中营中工人手臂受伤的画面。最后结局,圭多被德军拿枪射击,也没有展现出来,只是通过两声枪响来处理,导演很有分寸地处理了影片的叙事基调,不会让观众觉得自己在看一部残酷的战争片,而是让观众觉得自己在看一部幽默的爱情片。

从具体情节看,影片中许多细节的安排可谓独具匠心,不但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暗示了情节的走向, 许多细节还形成了前后呼应的独特效果,甚至形成了强烈的喜剧效果。可以说,近两个小时的影片中,没有一个多余的情节,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所有细节都是环环相扣,逐步推进的。下面我就举3个例子做说明。

1:“早安,公主!”

“早安,公主!”的童话般的问候贯穿故事的始终,与影片童话般的基调相吻合。圭多与多拉两次街头偶遇,以及在镇小学再次相逢,到多拉逃离订婚现场,即使在全家人被抓进集中营时,圭多冒死溜进广播站,给多拉的第一句问候依然是这句——“早安,公主!”童话般的问候语,给整个故事注入了一股童话式的希望力量。

2:叔本华的“意念法”

而叔本华“意念法”的多次运用,使影片充满了喜剧色彩,更辅助性地强化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圭多第一次使用 “意念法”是,他为躺在床上的朋友催眠,想让他醒来,杯吵得睡不着的朋友终于睁开眼睛,圭多以为自己意念法成功了。第二次使用,是他在歌剧院门口想让坐在包厢里的多拉看到自己,结果多拉真的看到了他。第三次使用,是两人结婚后,儿子祖舒华不想洗澡躲进了柜子里,他刚好把一盆花放在柜子上,这时多拉走过来,想找儿子,让他去洗澡。圭多使用意念法,让让木箱上的花“走”过来,多拉笑得很开心。第四次,是在集中营里,当晚圭多把儿子藏在铁柜子中,准备去救妻子,这时德军的猎狗发现藏起来的祖舒华时,圭多用“意念法” 让猎狗离开。

事实上,圭多当然不会使用“意念法”,之所以安排这个剧情,是导演刻意营造的一种喜剧氛围,让这段充满血腥和罪恶的历史蒙上 了“笑”的因素,这也是导演传递出的信息,只有欢笑和坚强才是面对这些残酷又无奈的战争的最佳良药。同时,这样通过“意念法” 造成的“巧合”,也揭示出了一个真理——只要心怀希望,永不放弃,梦想就会实现!这对于塑造圭多这样一个充满梦想、乐观向上、机智勇敢的犹太青年形象,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3:我不想洗澡

Guido 家庭生活中最小的一个细节——儿子祖舒华的不爱洗澡,他躲进了柜子里。而也成为在后面集中营里躲过毒气室 的“洗澡”的重要线索,可以说“不爱洗澡”竟救了祖舒华一命。

(二)从反战到人生的永恒主题(人的生命是可贵充满欢笑的)

影片中以圭多与多拉相识相爱结婚生子的故事为基本,在反映二战影片的沉重主题下,以独特的视角重新诠释了残酷的战争与生命的意义,从关于反战的思想中让观众在泪水中体会了生命的价值,又进一步通过男主的塑造,传递出主人公圭多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每一个悲观厌世的让从中受到鼓舞,增添了生活的信心。

  • (1) 浪漫的童话世界中:男女主7次相遇,情定终生

影片一开始,导演将我们带入的是一个浪漫的爱情童话世界,影片用了 61 分钟去演绎圭多与多拉的爱情史。男主人公基多与女主人公朵拉7次偶遇,每一次的偶遇都充满着各种巧合,这些巧合让他们之间的爱情一点点升温,最后共同建造了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庭。

第一次相遇,圭多车坏修车,多拉被黄蜂刺中正好从上而下跌入了圭多的怀抱。第二次,因为鲁道夫追赶, 基多慌乱中逃跑再次撞到多拉。而接下来当圭多再次在街上碰见“公主”多拉时,鲁道夫已开始以多拉未婚夫的身份出现在圭多的视野里。

第三次,是圭多在叔叔工作的餐厅里做了侍应,巧遇去学校的多拉。第五次之间的感情培养是在鲁道夫和多拉去看歌剧时,圭多也随之而去,并利用从同伴费鲁奇那学到的用意志呼叫公主,这一次,公主与基多刚好对视,此时歌剧中歌曲响着,而这一对视,也使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第六次,他们在雨中度过了一个浪漫之夜,圭多用方向盘为朵拉撑伞,并很细心照顾多拉的感受。

这美丽童话般的情节继续升级,圭多骑着那匹被涂成浅绿色的马带着这位美丽的即将成为他人妻的意大利正统的公主,令人印象特别深刻。此时,圭多和朵拉的爱情在他们餐桌下相吻那一刻,在他们走出餐厅那一刻达到了顶点。

  • (2) 集中营苦难救赎的世界中:父亲给了孩子世间最美丽的人生

影片中间,圭多和多拉走进花房,镜头从里往外拉,跑出来一个拉着小玩具坦克车的男孩,他们的儿子祖舒华,这也预示着美好时光的结果,接下来,影片整体色调由温暖转向暗淡。

在后面的故事中,之前已被塑造的很成功的基多形象,积极、乐观和幽默,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情。当他和儿子来到集中营时,他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悲观,甚至还想出了这是一场游戏的“谎言”,来保护着儿子的童心。在集中营的这段“游戏”中,故事逐渐高潮,那位猜谜的医生所说出的谜底,之前歌剧里所放的歌剧,一句又一句的“早安,公主”,推动了整个后半程的故事发展。圭多冒险去放那首熟悉的曲调给妻子报平安,偷着广播他们之间的暗语,还有医生等一连串的谜底等这些故事情节都与先前的环节紧紧相扣,使整个 “游戏”不显得突兀与尴尬,而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发展。

前半部分是人生的美丽,后半部分真正的美丽人生。因为浪漫的爱情圭多有了一个美丽人生,而他用深沉的父爱给了祖舒亚一个单纯、美好的最美人生。一场爱使战争展现给人的不是正面的残暴,反而让我们看到家庭之间的爱,去深切体会战争的灾难,导演避开了血淋淋的现实层面,用圭多的故事让观众含着泪笑着看完了电影。

“你要得到一千分。谁得到一千分,谁就有坦克。”

“这就是我的故事,这是我父亲所做的牺牲,是他给我的礼物。”

“游戏明早结束,举行颁奖典礼。”

影片中最值得我们记住的就是圭多。他是一个既勇敢又富有幽默感的男人,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对妻子至死不渝的丈夫。他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只是为了妻子和孩子,他必须掩藏住内心的恐惧和担忧,支撑起这个家。最后圭多在被处死之前向藏在铁窗中的儿子摆出小丑般的走路姿势,都是为了不让儿子害怕,并且快乐的走向死亡,他哪怕这生命的最后一分钟,还在向我们传递他的乐观和伟大的父爱。

最后是儿子和母亲相聚,对母亲说::“我们赢了,我们得到了1000分,我们赢了。”这是全片中最为伤感的一幕,我们为圭多的牺牲而伤心,为孩子的心灵没有受到伤害而感动,为这对母子平安而庆幸。

评价

整部影片通过侧面来表现战争的残酷,不是正面的血淋淋,而是内心的血肉相割,是笑着哭的痛心。叙述方式环环相扣、前后照应,所有巧合都演绎得自然流畅,也正是这些巧妙的安排,让故事张弛有力,从而达到了电影叙事上的高潮。

《美丽人生》之所以在国际上大获成功并赢得无数人的喜爱,也不仅是它带给的我们的欢笑和泪水,还有从中传递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生活和战争都会带给我们苦难,但对其态度我们可以选择乐观,其阐释的人生的真谛,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至是未来,都可以作为我们生活追求的目标,因为人的生命是可贵而且充满欢笑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1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