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豆瓣9.1《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枪响之后,没有赢家”的人生真相

豆瓣9.1《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枪响之后,没有赢家”的人生真相

前言:

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毁灭自己。即使你占尽优势,也不可能是为所欲为的。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平衡,对抗有时候,也是一种平衡。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那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这是我看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电影后最大的感受。万物都有它的平衡,你休想人为的打破!

这是一部二战题材的电影。根据约翰.伯恩的同名小说改编,获2008年芝加哥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奖。

电影讲诉了二战期间,八岁的布鲁诺随纳粹军官父亲的一纸调令,从柏林搬到了乡下。

因为这里没有伙伴和熟悉的地方,与一起长大的姐姐也不再有话谈;父母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出于无聊和渴望朋友的他,对“农场”和“农场一群终日劳动的人”感到很好奇。

在家庭的紧张气氛和父母的争吵中,布鲁诺结识了施穆尔,成为了他唯一的朋友。后来为了帮助施穆尔找失踪了的父亲,布鲁诺去到了铁丝网的另一边。最后,在他们手握着手,消失了在黑暗之中……

看完这部电影,心情是很复杂的。按照好恶定义:残害犹太人的刽子手,他的儿子应该受到惩罚。但为什么在布鲁诺进去“农场”集中营时,我会希望他能够出来?在最后一刻,都希望布鲁诺的父亲早一点赶到,布鲁诺能够安然无事。

我想这是因为自己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对幸福、和平的渴望吧!

历史上每一个法西斯行为,迫害的都不只有对方,一定还有他自己!

让我们看一看《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中都迫害了谁?



1.战争的牺牲品—布鲁诺

八岁的年龄,意味着什么?童真,纯洁,善良;在他的世界里:天是蓝的,草是绿的,花是香的;无所不能的爸爸是用来崇拜的,温柔善良的妈妈是用来依赖的,无所不谈的姐姐是用来陪伴的。

然而。在他未知的世界是那么残酷。“农场”并非农场,”穿条纹睡衣的人”其实是被抓来劳动的犹太人;爸爸并非是他所说的惩罚坏人为了拯救这个国家,;施穆尔身上的“睡衣”号码并非游戏号码,而是他们的囚服编号;“农场里”并非爸爸播放的纪录片里所说的:有咖啡馆、点心店,人们快乐的生活在那里。

一切都是成人给他编造的谎言。

这世界上有些谎言是善意的,是可以保命的。比如在《美丽人生》中,父亲基多对儿子说:

集中营的生活就是一场游戏,赢了就可以得到一辆真坦克。儿子相信后才没有被残酷的真相所吓倒,才没有被抓到毒气室。

而有些谎言是走向死亡的催化剂。比如在《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部剧中,父亲对儿子的谎言,始终没有揭穿,直到儿子糊里糊涂地成了烟囱里的其中一位。


2.战争阴影下的家庭

在柏林的时候,父亲还是让孩子崇拜的父亲;母亲还是温柔美丽的母亲;姐姐也还是可以互相陪伴的姐姐;整个家庭都充满了温馨和快乐。


一切的转变都因父亲升职那一刻起,除了布鲁诺母亲,布鲁诺的奶奶、爷爷都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布鲁诺奶奶从一开始就对儿子的特殊使命表示反对,她甚至后悔幼时对他的教育。因为阻止不了他的上任,她忧郁成疾。

布鲁诺妈妈一开始与爸爸那么相爱,每次看到丈夫的眼神都充满了欣赏和深深的爱意。她爱丈夫,爱这个家。她每天把自己打扮的美丽大方。把丈夫照顾的无微不至,尽心陪伴孩子的成长。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幸福的家庭。

当从中卫那里知道丈夫的“战争”的内容是什么后,她愤怒的质问丈夫,丈夫坚决而又冷酷无情的拒绝回答时,她崩溃到大哭。她意识到自己无力阻止,面容日益憔悴,甚至酗酒,坐在布鲁诺做的秋千上麻醉自己。

司机中卫不愿提起自己的父亲,是因为他的父亲也因无法认同德国军队的暴行而弃家别国,去了瑞士。

这些来自母亲和父亲的反抗,是德国人对那一场灾难发自良心的审视和质疑。 相信大部分人都心存善念,反对滥杀无辜;即使在最黑暗的社会背景下,在无力抗争的家庭里。

奶奶在轰砸中去世,妈妈在对父亲失望中精神极尽崩溃;姐姐在德国历史学习中,也变成了纳粹思想。这个家还剩下了什么?还是当初父亲用心呵护那个幸福美满的家吗?


电影的最后,看到:布鲁诺的父亲恐慌又紧张的在集中营找不到儿子,看到儿子被关进毒气室,那绝望而愤怒的咆哮;母亲伏在儿子脱下的衣服上放声痛哭,她哭得肝肠寸断,哭得撕心裂肺。这个家已经支离破碎了,是父亲亲手摧毁的!



3.战争是罪恶的源泉

二战时期,纳粹党对犹太人的残杀无处不在。还记得《辛德勒的名单》中,就连儿童都欢快地叫着:“GOODBYE JEWS!”。看到犹太人上火车,他们嘴角微笑,做着抹脖子的动作。

在《钢琴师》中,,只要是犹太人,活着,就无处可逃。炸毁犹太人的居所,夜里搜查,把做着轮椅的犹太人直接扔出窗户,脑浆涂地。

其实,在那个时代,对于犹太人的残害,并不是仇恨犹太人的老生常谈,而是当时现行的政策。


  • 德国人要为什么残杀犹太人?

难道所有的历史错误都归于希特勒一个人:“他就是一个疯子吗!”

其实对犹太人的厌恶由来已久,甚至整个欧洲人都是一样的共识。总结有两大归因:

1、宗教因素:基督教教徒认为,是十二门徒中的犹太人出卖了耶稣,以至于耶稣被钉在了十字架上;这是引起基督教教徒在宗教情感上对犹太人的仇恨之一;

2、历史原因:犹太人没有建立成自己的国家,到处被流放;他们只能靠经商维持自己的生计。商人的精明和贪婪,造成了欧洲人对犹太人的厌恶。大家还记得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商人夏洛克吗?还记得欧洲人对犹太商人是如何的鄙视和仇恨的吗?莎翁笔下的故事并非凭空杜撰,而是有现实版本和由来的。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犹太人大发战争财,几乎垄断了欧洲的经济命脉,不少人成了高利贷商。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全球经济受到冲击,德国没能幸免。在通货膨胀高涨时,富有的犹太人宁可把奶倒进海里,也不降价卖给买不起的德国人。加剧了两个民族的矛盾和冲突。

  • 我们为何要痛恨战争?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中英国教师给两个孩子德国历史,讲的就是这些。布鲁诺觉得枯燥,而姐姐却听进去了,也许这是我们无法想象姐姐为什么转变那么大的原因吧。

在如何解决犹太人的问题上。德国纳粹用了“灭绝”这种方式,但这种极端报复的方式,都会反哺到德国纳粹自己身上,所有的罪恶,也都会付出代价。

我们痛恨战争对无辜生命的残害,那场人类浩劫,被摧毁的不仅是犹太人,还有德国纳粹人自己!在战争中,他们很多丧失了自己的良知,执行着惨无人道的命令;他们蒙蔽了眼睛,看不清战争给人类带来的重创!

  • 让我们来看看德国纳粹的下场:

德国纳粹将领27位大多数死于狱中。还有的分别是处于绞刑和自杀。

德国纳粹士兵分别由:英国、美国和苏联接收。下场也非常凄惨。

在英国的德国战俘:

根据英国历史学家艾伦·马尔帕斯(Alan Malpass)统计的数字,在1946年9月,二战结束后一年,全英国接收了超过40万名德国战俘。

成为英国高强度劳动者,修建英国的道路、体育馆;还有的进行明天耕种,为英国提供粮食。


在美国的德国战俘:

美国学者詹姆斯·巴斯克(James Bacque)曾大胆指责艾森豪威尔,声称艾氏作为盟军欧洲最高指挥官,居然系统地把德国战俘饿死,死亡人数高达80万人。当然,战俘死亡数字仍然存有很大争议。

但美军对待战俘并不好,毒打、不给吃喝、野外露宿等却是事实。


在苏联的德国战俘:

1962年到1974年,西德政府成立由海德堡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埃里希·马斯克(Erich Maschke)领导的委员会,专门调查德军战俘的死伤情况。他的研究显示,苏军至少俘获了300万名德军战俘,其中100万死亡。苏军会怎么对待德国人?想想就不寒而栗。

这就是战争的真相!“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只有了解曾经的战争有多么可怕,才会深刻理解今天的和平有多珍贵,有多幸福。

后记:

长期以来,一些缺乏信仰的人,将个人情绪和对社会的不满发泄在学校幼儿园群体孩子身上的暴行,件件令人触目惊心,他们和纳粹有什么两样?

不管是否信仰宗教,中国人有一个朴素的理念,那就是: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都该当心自己心里的“纳粹”,人也都该常常提醒内心的慈悲。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备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大家好,我是Miss董。两个孩子的80后妈妈。专注亲子教育、情感领域的创作。谢谢您的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3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