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1917》的优缺点:杰出的摄影,平庸的故事

《1917》的优缺点:杰出的摄影,平庸的故事


电影《1917》刚一问世,立刻引起全球好评。导演萨姆·门德斯(Sam Mendes)用擅长的讲故事模式,再加上摄影指导罗杰·迪金斯(Roger Deakins)熟稔的一镜到底的技术,二人珠联璧合,制作了一部堪称惊艳的影片,然而,《1917》最终却在角逐奥斯卡最佳影片时败下阵来,只获得了最佳摄影等奖项,这个结果其实没有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毕竟《1917》是一部优缺点分明的电影:摄影杰出,但故事平庸。

萨姆·门德斯的想法

《1917》的出现,源于萨姆·门德斯祖父讲述的一战佚事,为了将爷爷的故事原封不动地搬上荧幕,他没有选择传统战争片的模式,放弃了刻画复杂人物的戏剧化手法,而是采用长镜头来再现战场上士兵完成任务的过程,模拟残酷战争的真实感。

从某个角度来说,门德斯的想法十分符合所谓的战争故事的套路,克里斯托弗·诺兰在3年前推出的《敦刻尔克》,也采用了相同的作法,他们二者都以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小人物为主角,实事求是地说,除了大名鼎鼎的将军们,参战的几千万士兵才是左右战争的关键,没人知道他们的背景与身世,但却会为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而感动。

《1917》的故事很简单:由于通信不畅,两个英国士兵奉命穿越英、德战区,警告即将发动进攻的英国军队前方有危险,让他们按兵不动,以免中了德军的埋伏。在报信过程中,一名士兵阵亡,而另一个士兵成了无名英雄。

传统战争片,无论主角是历史名将还是杜撰的小人物,导演都会通过心理描写、人格设计来展现“个人”在战场上的心理变化。但《1917》和《敦刻尔克》则反其道而行之,选择用没有个性、没有心理波动的一般士兵,展现他们在战场上因为情势所迫,不断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这种做法是一种讨巧的表现方式,但也存在隐患。萨姆·门德斯的想法,是想通过摄影技巧,弥补故事的扁平,这种尝试值得称赞。

杰出的摄影

《1917》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萨姆·门德斯跟摄影指导罗杰·迪金斯选择用长镜头来叙事,这创下了影史记录。除了在电影刚问世的原始环境下,不会有人刻意去挑战拍摄全景战场画面,虽然这么做并非技术达不到,而是会浪费大量精力,且表现效果不佳。比如极度追求画面感的黑泽明,就不会尝试一镜到底,因为这会阻碍他表现“绘画式”的场景调度风格,但擅长舞台剧的萨姆·门德斯却将一镜到底视为最好的表现方式。

《敦刻尔克》作为与《1917》类似的电影,虽然以4名士兵的视角转换为主,丰富了影片内容,但由于切换过于频繁,且刻意减少人物情境的描述,不但使得4名角色丧失了魅力,同时对撤退这件事着墨过多,少了一种英雄气概。战争场面固然可圈可点,但缺失了激励人心的作用。《1917》用一镜到底的手法,完全再现了两个士兵的冒险过程,无形中增加了二人的真实性,同时产生了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感。

简单来说,一镜到底的拍摄,近乎于舞台剧。因为演员与场景调度,都必须在一个足够长的场景中把所有的戏剧冲突表现完毕。电影跟戏剧最大的差异在于剪辑,剪辑正是电影导演最能体现个人水平的地方,不管是叙事节奏、场景调度,还是意识灌输,都可以透过画面的剪辑,来展现导演的想法。

如果电影都选择用一镜到底的方式拍摄,那么就只能表现演员演技、场景调度、美术、摄影等不涉及“核心竞争力”的导演技术,大部分导演都会拒绝,原因很简单:首先,电影会失去艺术性,变成生活的记录。其次,导演个人的美学风格无法通过电影呈现。

斯坦利·库布里克拍摄的《全金属外壳》,几乎是战争片的巅峰和模板,片中就不乏长镜头出现,例如,用一个横移的长镜头扫过美军军营,让观众明白美军在战场上的后勤优势,再比如片尾一名越南少女狙击手,当枪匹马阻止大量美军,展示了越战的残酷本质。库布里克的长镜头不多,但足够经典,后来很多导演试图模仿库布里克的拍摄方法,却总不得要领,不仅失去新意,还落下了东施效颦的恶评。究其原因,在于拍摄长镜头本身特别考验导演水平。

只要开拍,一个长镜头中的场景调度就不可能临时改变,所以只能以舞台剧的编导方式,让演员在一个场景中完成所有演出,如果一个动作或吐字失误,就得重新拍摄。舞台剧是实时演出无法再来,电影却可以不断重拍,擅长舞台剧的萨姆·门德斯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拍摄《1917》时,展现了极高超的导演水平。

从开场两名士兵接到命令,得知传令的任务,到片尾仅存的士兵如何穿过前线备战群众,一直到将军营帐传达指令,在此过程中穿越人群、躲避炮火、人机互动,全都表现得十分精准,看起来就像生动的舞台剧一样,所有观众跟着主角的视角移动,完全进入角色,成为了电影中的一部分。

可以说,萨姆·门德斯用杰出的导演技巧,弥合了一镜到底拍摄方法的缺陷,完美地展现了真实的战争场景,再加上罗杰·迪金斯老练的拍摄手法,使得《1917》在画面表现力上呈现出睥睨同辈的质量,这也是《1917》最突出的一个优点,然而,杰出的摄影,还是无法弥补整个故事的平庸。

平庸的故事

《1917》的画面无可挑剔,完全做到了描述“战场是什么样子”的任务,让观众直接去感受士兵的经历。不过,这也决定了《1917》跟其他战争电影的不同,其他电影可以深化人物性格与情境,但是一镜到底无法做到,之所以存在差别,不是萨姆·门德斯力有不逮,没法把人物形象复杂化,而是他无法出手“讲故事”,因为一镜到底的形式,决定了他不能干预主角。作为导演,他不能用蒙太奇和剪辑来表现主角的内心和背景,

他不用表现为何男主角随便用奖章换葡萄酒的心路历程,也不用指明他为何不想回家,为何逃避家庭。这些东西,在一镜到底的模式中,只能靠观众自己去想象,导演不会用镜头语言来揭开谜底。

从开场两名士兵穿越壕沟,到黑夜的大火中,男主角冲过德军的守备区,再到男主角终于穿过树林,被即将出征的士兵歌唱所吸引而停下脚步,以及最经典的一幕:男主角离开壕沟,以正面视角横跨冲锋陷阵的英军士兵。这些画面的场景调度跟摄影视角堪称教科书般经典,将《1917》的电影美学提升了一个高度,然而,观众在画面带来的冲击力刺激消退后,总有一种空洞的感觉,究其原因,源于《1917》在人性、主体意识,以及故事表现上,统统过于平庸。

萨姆·门德斯用几乎完美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故事,然而故事本身过于平庸。这并不是说这个战争故事不够感人,相反,它具备伟大故事的核心——真实,但缺少了故事的灵魂——价值观。

观众们跟着两位英军士兵一路冒险,似乎看到了战争的一切缩影,然而,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何而战,也不知道他们有哪些想法,或者有什么诉求,电影结束后,除了惊叹于“真实性”,我们没有受到任何启发,不明白主角经受了什么人性考验,也不知道他做过什么影响深远的选择,更不清楚他们精神上的变化,这不符合电影应该具有人文主义的价值。

萨姆·门德斯跟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遭遇差不多,后者以美学与技术为导演的追求目标,所以除了最佳视觉效果奖外,从未拿过其他奥斯卡奖项,他们无法赢得最佳影片的原因如出一辙:没有好好地说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1917》给人的震撼,主要是在一镜到底的技术造成的感官冲击与画面美学上,这超越了观众看电影想要“感同身受的刺激”的预期,但也是由于一镜到底技术,导演无法把故事的价值观嵌入电影之中,造成了显而易见的缺陷。总的来说,《1917》优缺点分明,萨姆·门德斯用杰出的摄影技术,拍摄了一个平庸的故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32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