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别告诉她》| 华裔导演讲述:老人癌症晚期了,要不要告诉她?

《别告诉她》| 华裔导演讲述:老人癌症晚期了,要不要告诉她?

与其被自己的独特身份所困扰,不如把它转换成讲故事的动力。我们要始终坚信,在不远的未来,有更充足的机会、潜能与多样性等待我们开掘。

——本片导演 王子逸

中国人在西方人眼里是神秘的,总是有很多忌讳、人情、仪式,比如葬礼。华裔导演王子逸就把中国人的葬礼搬上了银幕,在圣丹斯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获得了圣丹斯最佳故事片提名、亚特兰大电影节观众选择奖、洛杉矶亚太电影节最佳故事片等。

剧中,奶奶被诊断为癌症晚期,活不过三个月。四散各地的家人决定瞒着奶奶,并相约一起回家看望奶奶。大家一起回家,肯定为引起奶奶的怀疑,于是他们策划了一场假结婚作为借口。

一个代表中美文化差异的矛盾贯穿始终:要不要告诉奶奶真相。

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孙女比莉认为:如果不告诉奶奶真相,她就没有时间去完成她的遗愿,去做她想做的事。

但是妈妈告诉她:中国有句话说,杀死癌症患者的不是疾病,而是恐惧。

是不是忍不住要点点头。从理上说,的确是如此,尤其是老人,癌症扩散的速度或许赶不上他们肌体衰老的速度,但是得知患癌的悲怆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将他们的精神完全抽干。同时从情感上说,也是因为我们有着同样的文化基因,觉得这个谎言是如此理所当然。

为了不穿帮,二儿子夫妇决定不让孙女回国,不用她说出真相,她凝重而哀伤的神情就会把他们出卖了。

但是因为牵挂着奶奶,比莉还是偷偷地跟回了国。

谎言开始

一家人正吃着饭,比莉难抑心中的悲伤,躲进厕所控制情绪。看出端倪的大伯,赶紧找借口把她带离了餐桌。去酒店的路上,还不忘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守住秘密。

一场集体的悲哀,他们偏偏要用一场喜宴来掩饰。表面其乐融融的团圆饭,每个人都吃得很用力,用奋力的咀嚼来掩饰哀伤的表情。

婚礼的主角,孙子浩浩,吃着饭就忍不住抖动了双唇,好像是眼泪憋得太辛苦了。奶奶说,浩浩一直是一个感性的孩子。

羡慕外国生活的酒店经理

比莉到了酒店。听说她是美国回来的,酒店经理格外殷勤,一个劲地问,美国是不是比中国好。在比莉回答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不一样时,经理对这个答案有些失望,甚至想引导比莉说出,“是的,美国更好。”虽然这些年国民的自信心正在快速地增长,可是这种扎在我们心底几百年的“外国的月亮更圆”的自卑,在一个真实的外国人站在我们面前时,一不留神又出来作祟。

奉子成婚的尴尬

为了给看望奶奶找一个借口,浩浩和恋爱三个月的女友假装要结婚了。可是在传统思想里,奉子成婚、珠胎暗结,是女子失德。家里有这样的女儿是丢人的,娶回这样的媳妇,婆家也不光彩。所以奶奶还不忘交代,如果有人问起,他们认识多久了,一定要说是1年,丢不起这个人。在爱与礼教面前,各自做一步妥协。

无法融入的新老伴

现在大家的思想越来越开明了,老了也可以在找个老伴,相互照应。可是这个新来的人,却很难融入进一个成型几十年的家庭。任何声音都会是一种尴尬,所以老李是一个耳背的人,对这个家庭的喜怒哀乐不闻不问,既无奶奶即将过世的哀伤,也无马上要举办婚礼的欢乐。

奶奶的双人床上只有一副枕头,墙上还挂着她和她前夫的结婚照。似乎也没有人关心过老李的感受。为奶奶倒好洗脚水,然后又默默蹒跚走回自己的小房间。

姑嫂间的攀比

和酒店经理相反,姑姑开始认为国内已经远超美国。暗藏陷阱地问比莉在美国需要多久才能赚到1百万美金。这戳中了求职失败交不起房租的比莉的伤口。接着姑姑又轻蔑地说:“这在中国是分分钟的事。”看到女儿败下阵来,二儿媳亲自下场开撕,一下子就撕开了小姑自负底下的自卑:“那你怎么还想着把你儿子送去美国读书啊。”扳回一局的二儿媳趁胜追击,既然赚钱方面没优势,就比比美国的素养。剑拔弩张时,奶奶一锤定音:再怎么着,也不能说中国不好。想就此抹掉了一场没有结果的辩论。可是二儿媳依然穷追不舍,一边是低下头嘴硬的小姑,一边是迎面而上,带着挑衅意味的嫂子。

儿媳妇一点也不想卖婆婆一个面子。

婆媳矛盾,永恒的话题

婆婆是一个很奇怪的角色,她和一个家里所有人都好相处,爱着老伴,疼着儿子,宠着孙儿,唯独跟儿媳之间会有些微妙的斗争,仿佛是前后两任女主人的较劲。

晚宴上,二儿媳没有买婆婆的帐,继续对小姑咄咄逼人。散场时,她是第一个走出门的,可见直至晚餐结束,她依然堵得慌,一刻也不想多待。

扒开他们的往事,婆婆是一个上过战场的女兵,是一个强势,爱领导别人的人。温顺的大儿媳还能忍受,这个要强的二儿媳可就不对付了。刚到家的第一个晚上,婆婆就好意关心二儿媳和二儿子之间关系是否还好。二儿媳只是说,都老夫老妻了,还有什么矛盾。

这未尝不是在暗示,当年他们小夫妻不合,多半是因为婆婆。就和很多小夫妻一样,就他们俩时,啥事都好商量。可是有了婆婆插一脚,婆婆护着儿子,儿媳觉得委屈。没有婆婆在场,儿媳怎么造作,儿子都乐呵呵地顺着她;有了婆婆在,儿子就重视起面子来了。这矛盾就交缠着生长出来了。

更有时候,明明都是为了同一个人好,就是无法站在同一战线上。婆婆觉得儿子脸色不好,就觉得儿是媳妇没管住儿子,叮嘱儿媳不要再让儿子喝酒了喝酒伤身。当婆婆和儿子聊的开心的时候,婆婆又要拿出好酒来,媳妇儿为了丈夫的健康不让喝酒。你一句我一句。比莉背对着他们,钢琴声把观众都弹得烦躁了。

儿媳能反制住婆婆,夺得话语权的利器就是自己掏钱买房子,谁买的房子,谁就是一家之主。所以婆婆不肯在二儿子家久住。因为那是二儿媳的地盘。

要强的儿媳

儿媳妇在精神上与这里格格不入,她厌恶一些虚伪的文化。比如嚎丧,为了表达悲哀,甚至得雇佣一个外人来代替嚎哭,还有一套通用的哭辞:“我们怎么活呀,你怎么走得那么早。你就这样走了”。是不是很多人都觉得熟悉。

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哀乐呢?声音要哀伤、辽阔,好像用亡者的灵魂可以驾着这歌声飘去天空,得到了极乐。

可是二儿媳觉得那是示弱,即使她自己父亲过世,也不要让别人看到她痛哭的样子。她在美国真的惬意吗吗?曾经眼里的无助,深深地留在比莉的心里。一家三口,如剥离出家庭,单独落在一个陌生的世界,无依无靠。他们就像流浪异国的追求者,追求财富、追求自由、追求另外一种文化下的舒适感,可是终归没能找到最踏实的地方。

影片最后,这个要强的人终于不加掩饰地哭了。

坟前吃祭品

为了防止有人偷拿祭品,他们要把香蕉、橘子都剥好皮,鲜花也要撕在坟前。奶奶这才知道,原来当年爷爷为了不惹她生气,骗她戒烟了。严肃的悼念,忽然就走向了嬉闹。既然食物都拆了包装,剥了皮,就一起吃点吧。或许是这几天的天天相处,把原本疏远的情感一下子又唤醒了,规矩哪有一家人开心重要。

中国人的情感牺牲

感情的隔膜在一点点消失。比莉哭着回忆,为什么当年爷爷病重要死了,都瞒着她,甚至不让她参加葬礼。这就是中国人的爱:因为我爱你,所以你千万不要对我有太多情感负担,你应该自管自己往前跑,否则我的爱就白费了。中国的爱是一种牺牲。

二儿媳劝奶奶的妹妹:小姨,你要为自己多考虑,为自己而活。这时她才知道,小姨可以为了照顾姐姐而与丈夫分居南北两地。而当她说:我丈夫就要退休了,我可以去深圳找他,一起去旅游,你替我瞎操心,我不是挺好的吗?

二儿媳意味深长的看着她,她这句话是真的,还是又一个新的善意的谎言?

捍卫谎言

在家的几天,比莉看到了很多谎言,主治医生也曾骗过自己患病的奶奶;爷爷骗奶奶戒烟了;爸爸骗妈妈戒烟了;奶奶也用他们现在同样的谎言骗过重病的爷爷。

这就是中国的爱的传承方式吗?比莉似乎不理解,但是她也决定和她的家人一样。

婚礼后,出了一个意外,奶奶让不知情的保姆去医院拿报告。谎言眼看就要被戳穿。比莉狂奔冲向了医院,拦截住了报告,找人PS了报告,守护住了这个谎言。

走出医院的那一刻,他们神色庄严,步伐坚毅,他们是一队捍卫着家的卫士。

影片除了要真实、逼真地展现一个中国家庭,更是要将这种爱的谎言,解释给外国人听,也解释给我们自己听。厌恶虚伪葬礼的二儿媳,她跟着做了;再美国二十五年,说自己已是美国人的二儿子跟着做了;比莉不懂,但是她也跟着做了。这个代代传承的习惯,已经是我们骨子里的东西,自然而然到了不需要理解。影片通过大儿子的嘴,明明白白地讲出来:

你想告诉奶奶实情,是因为怕担责任。因为这个责任太大,所以你告诉了她,你就没有负担了。我们之所以不告诉奶奶实情,就是为了分担她的思想压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15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