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改编自老舍经典话剧,被称为国产片瑰宝,这种电影看一部少一部

改编自老舍经典话剧,被称为国产片瑰宝,这种电影看一部少一部

按理说,经由文学、话剧改编而来的电影,多少都会遭受点抨击。

改编自文学,就会有原著党跳出来说: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六老师附体2333),怎么能乱改经典呢?比如《盗墓笔记》的影视化就一直备受诟病。

改编自戏剧,又会有人跳出来说:你这个舞台感太重啦,你到底是拍电影还是导话剧呢?!比如前两年大热的《驴得水》、最近迅公子的《沉默的证人》,在电影语言的运用上都存在不够纯熟的问题。

但,优秀的导演、真正的经典,那都是能灵活自如地游走在类型之上的,而不是为类型所限制。

就比如今天咱要说的这个《茶馆》,那真真称得上是国之瑰宝。

一提这名字大家都知道,这不就是老舍先生写的那本书吗?

不,这是导演谢添于1982年根据老舍先生的著作《茶馆》拍摄的同名电影。

创作于1956年的《茶馆》是老舍戏剧的灵魂,代表了老舍戏剧艺术的最高成就,戏剧家曹禺就称赞道其“前无古人,盖世无双。”

在成书之后半个多世纪中,这部文学作品多次被北京人艺搬上话剧舞台,也多次在国外话剧舞台上演,被誉为“东方舞台的奇迹。”。

除此之外,还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而且评分还都特别高:书9.2分,话剧9.3分、电视剧9.2分、电影9.4分。

那么,咱下面就来看一下这部电影到底好在哪里。

一.剧本好

可能有人要吐槽我:这不废话嘛,老舍先生写得能不好吗!

您说对了,但我脸皮厚,还是想说说剧本到底好在哪里。

好就好在,它适合影视化改编。

首先,是它的超戏剧式结构,遵循事物发展的或然率,情节安排不环环相扣,有自发性。

《茶馆》的时间跨度非常大,三幕戏分别以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的垂死挣扎,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统治这三个令人诅咒的时代为背景,跨度比著名的史诗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还大。

但老舍先生没有选取一般意义上的纵向勾勒,而是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横断面,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从而把半个世纪的丰富深邃的社会历史内容概括出来。

这是时间自由。

这其间大大小小几十件看似零散、琐碎的小事,来来往往七十多个人物,都像小溪一般自然流畅地汇入到王掌柜开得“茶馆”这个小地方,接近法国新浪潮的导师巴赞“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或者是克拉考尔的“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这两个说法。

《茶馆》有效地解决了舞台时空的有限性与生活时空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巨大的时间跨度,自然也给改编成电影,展示出丰富的空间留下了表现余地。大大小小几十个人物进进出出,带来各种不同的信息,使得茶馆成了一个开放性的空间,形成一种向外的张力,而不是像戏剧那样向内形成冲突。

这是空间自由。

老舍曾言: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正是在通过对茶馆中所发生的人事物的真实描写,正是这种开放性的时空结构,文本给了影视化一个可乘之机。

其次,自然化的人物关系。

前面说了,剧本里的人物多达七十多个,呈现一种“人像展览式的结构”,用人物带动故事,展现真实的。

这些人物身份、职业、性格各不相同, 有八面玲珑的王掌柜、正直不屈的旗人常四爷、懦弱胆小,老实本分的松二爷、装腔作势的假洋鬼子马五爷、主张实业救国开工厂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抽大烟的算命先生唐铁嘴......

在安排任务上,老舍先生采用“主要人物贯穿始终,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再次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手法,很好地平衡了主次之间的关系。

使用类型化人物塑造的同时,使用一种松散自然的人物关系,不像戏剧那样互为因果层层递进,很好地形成了一种接近“生活流”的纪实性。

超戏剧结构下的时空自由、自然化的人物关系,这两点让《茶馆》在打破了戏剧“三一律”的同时,在戏剧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二.导演好

本片的导演是谢添,著名的表演、编剧、导演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马路天使》(演员)、《锦上添花》(导演)、《七品芝麻官》(导演)、《林家铺子》(演员)等,一生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拍摄《茶馆》时,谢添有着十分明确强烈的电影语言意识。

他在采访中谈及:

“既是电影,就不能用舞台的手法来表现,必须用镜头去表现。电影镜头不同于话剧舞台,它是允许观众到舞台上去看戏,使观众身临其境,有立体感,像在生活里一样。这就要求我们把舞台上看不到的第四面墙设计出来。我们还可以发挥电影的特长,运用镜头调度,使观众看到舞台上看不到的细部。”

于是,在《茶馆》中,我们能看到很多电影语言的使用。

例如电影在三个时间跨度的过渡中,都是在街上表现的,一条街就展示了三个时代的变迁。

清兵逮人、学生运动、难民流离失所、吉普车的横冲直撞、国民党的伤兵......每一个时代的特征都被调用了出来。

同时,每一段的转场也会出现一个说数来宝的艺人。这种已经远离当今观众的艺术形式,极大地在荧幕上造成一种视觉奇观,引诱着当代人沉浸其中。

声音上导演也考虑到了,他把老北京街头的叫卖声编进了音乐里作为影片的主旋律。所以那些个“卖糖葫芦”、“卖瓜子”、“卖柿子”等声音都是实录下来的,很好地丰富了影片的画面空间,增加了真实性。

除此之外,特写、低角度拍摄、跟镜头、丰富的音响等手法在片中使用的相当流畅,赋予了《茶馆》浓重的电影感。

三.好演员

这部电影的老戏骨们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扮演王掌柜的于是之,常四爷的郑榕、秦仲义的蓝天野、大小刘麻子的英若诚......

他们身上那股子浑然天成的京味可谓是出神入化,仿佛一下子把观众带到那个小小的茶馆之中,品味着老北京在几十年里的种种遭遇。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几位群众演员已经七八十岁高龄了。他们是八十三岁的孙进修、七十岁的曹孟浪和七十二岁的何康理。

就拿于是之来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语专业,先是进入文工团,在戏剧舞台上塑造了程疯子(《龙须沟》)、洋车夫老马(《骆驼祥子》)、王利发(《茶馆》)等形象。

后从影,在《青春之歌》、《以革命的名义》、《秋瑾》、《大河奔流》等电影中有着出色的表现。

可能年轻人都不太了解这些作品,但老戏骨的精神是值得今天的年轻演员学习并传承下去的。

在《茶馆》中,于是之的王掌柜活脱脱一副八面玲珑的小市民形象。

他软弱、随波逐流,敬畏权贵,天天喊着“改良改良”,特别擅长溜须拍马见风使舵,上面一来人掏钱的速度比谁都快。

但王掌柜没做过坏事,算得上是个好人,经常让人免费喝茶,他不过是一个想在大时代里活下去的小人物。

但即使是这样,在“接收大员”要霸占他的茶馆之前,王掌柜在凄凉中上吊自尽。

“那帮狗男女们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可干嘛不准我吃窝窝头?”

时代的残酷可见一斑。

在那些个吃人的时代,无论你是见风使舵的王利发、实业救国的秦二爷、还是正直无畏的常四爷,都将不容于时代,被时代所吞没。

最后,只能为自己撒上一地纸钱,祭奠自己。

再说蓝天野的秦二爷。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细节,就是当秦二爷看到那对讨饭的母女时,蓝天野下意识地将自己的手伸到怀里取钱,想帮助一下,但最后又收了回来——这个动作原著里是没有的。

就是这么一个小动作,说明他并非一个自私自利的资本家,只不过他认为只有倾全力办实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救民族和国家于水火之中,而不是仅仅靠赏难民一些小钱。

但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他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

《茶馆》在老舍先生的原著之上,运用各种精湛的电影语言,极佳地复原了那个挂着“莫谈国事”牌子的小茶馆,带我们回到了那段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时代。

在这部电影里,无论是剧本、导演、还是演员,都可以说是相当优秀,才能最终打造出这部堪称国之瑰宝的经典作品。

四.《茶馆》的借鉴意义。

《茶馆》的成功,对于我们今天电影的改编,有着不容小觑的借鉴意义。

首先,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国产片一定要仔细认真地打磨剧本,要扎根于时代,有现实主义内涵。

但实际上,今天的国产片,很多别说是内涵了,在逻辑上都很混乱。

举个小李子,在2017年路阳导演的《绣春刀‖:修罗战场》里,一群逃难的人宁愿死也不砍断吊桥,等着人家杀过来,这不是二傻子吗?

其次,导演要有影像意识。

现在很多人转行做导演,转行没问题,前提是最基本的电影素养得过关。要记住既然是在拍电影,那就要使用电影手段去表现,去转译原小说、原话剧中所讲述的故事。

最后,演员一定要沉住气,好好体验剧本的思想内涵。

《茶馆》的演员就是北京人艺的原班人马,他们已经对剧本吃得非常透了,才能演得浑然天成。

所以啊,演员呢,就好好当演员,别整拉踩撕番位的幺蛾子。

最后的最后,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还能创作出这样优秀的作品。



文/倒映电影作者:映映原创

文章著作权:倒映电影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13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