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星球大战》: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 或将永不会有终结

《星球大战》: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 或将永不会有终结

《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海报

人类所经历过的历史和现代生活,从某种程度上看,其实是由一系列不同世代的里程碑组成的。因此,人们常常愿意用对公共事件中的共同体验来精确调整自己的集体身份认同。而每个时期的热门电影和流行歌曲也在在这些公共事件之列。“无论我们喜欢与否,它们都参与建构了我们的个人身份,也是我们与同龄人交流的一种硬通货”。

无疑,不管用哪个标准来衡量,《星球大战》电影都属于一种公共事件。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远不如当初那样具有轰动性。但是,很少有哪一部系列电影能像《星球大战》那样,从1977年到2019年,拍摄能够跨越两个世纪,而且或许还会延续下去。

2019年12月20日,《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将在中国内地和北美同步上映。本片为著名导演J·J·艾布拉姆斯执导,并与克里斯·泰瑞欧共同编写剧本。它是2017年电影《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的续集,《星球大战后传》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也是“天行者传奇”的第九部作品以及最终章。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由卢卡斯影业和坏机器人制片公司制作,华特迪士尼工作室电影发行。华特迪士尼公司于2012年收购卢卡斯影业后,相应发表了《星球大战后传》三部曲电影的计划。《天行者崛起》讲述在卢克·天行者化为绝地英灵的一年后,残存的抵抗势力将再次面对第一秩序。同时,绝地与西斯之间的大战将把天行者的传奇带到最后……

《星球大战》电影标识

如果把视线投回到《星球大战》系列最初的源起,可以说,有的电影将注定不仅仅是电影。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新希望》在1977年的问世,创造了一个现代神话,因其前所未有的太空场面、纷繁复杂的星系斗争,它被称为“继摩西开辟红海之后最为壮丽的120分钟。”《星球大战》首个三部曲(1977-1983年)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20世纪最为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更已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

第一个《星球大战》三部曲还被誉为“开辟了一个令人目眩的粉丝文化世界,让那些怪胎和书呆们得以摆脱长辈的居高临下与同学们的嘲笑,在宇宙中心释放自己的激情。”对当时的美国人而言,与以往好莱坞电影风格有着截然区别的《星球大战》就像之前的摇滚乐那样,这种文化系统可能不会立即受到尊重,但它被证明可以很快带来利润,并且可以无休止地自我更新。《星球大战》所表现的高科学技术、创造力、贸易、自由、武力、秩序、冒险与英雄主义主题是美国的立国之本,其影响波及整个世界。

《星球大战》中的经典飞船之一:韩·索罗的太空走私船“千年隼”

《星球大战》代表好莱坞商业大片时代的到来

历史有一种特点,可以让新奇的东西看上去像是二手货。但《星球大战》是不同的。一位出生于1970年代的美国记者曾写道,“它是我们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地壳板块漂移,之后大陆的面貌永远改变了。如果1977年的你是个11岁的孩子,《星球大战》对你来说就是这个世界上的新鲜事物。”

但是,这种新鲜的感觉并不代表着当年刚刚看到《星球大战》的美国人认为它是凭空而来的。在这之前,动作冒险电影、系列科幻小说和漫画书已经吸引了好几代的粉丝享受连载叙事的乐趣。诸如《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包括原著小说和动画片);《猿人星球》(Planet of the Apes,包括电影和漫画改编动画);《星际迷航》(Star Trek)等流行作品,它们都为粉丝萌芽中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燃料……所有这些都能引发人们的激情,如果没有卢卡斯来点燃导火索,这场爆炸或许同样会发生。

1977年等待观看《星球大战》电影的美国影迷

​因此,1977年夏天被卢卡斯点燃的东西可能不仅仅是—甚至也不主要是—对某一部电影的热爱。“回想起来,《星球大战》所代表的更广泛的现象,看上去像是人口特征和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星球大战》是一个更具自我意识的回归,是一个电影学生对前辈五花八门的致敬,是各种风格与典故的大杂烩。从当中,你可以看到卢卡斯对大师约翰·福特和黑泽明的借鉴;也可以看到对《暴君焚城记》(Quo Vadis?)、《劫后英雄传》(Ivanhoe)、《超人》(Superman)、《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等经典电影无所不包的魔方,甚至还有亚瑟王和圆桌骑士传奇故事的影子。“《星球大战》看上去可能很科幻,又表现得像是空战片,但它同时也是西部片和日本武士片。这是一个典范之作,被视为独特的后现代美学集大成策略。”

但更重要的是,《星球大战》在终结1970年代新好莱坞的冒险精神与艺术野心方面发挥了作用,令我们迎来了持续至今的大片统治时代。当马丁·斯科塞斯在2019年11月发出“我为什么说漫威电影不是「电影」”这一前所未有的伤感疑问时,他其实应当把《星球大战》也考虑在内。

斯科塞斯说:“对于我、对于我所喜爱和尊敬的电影人、对于大致和我同一时期开始拍电影的朋友们来说,电影是关于启示的—美学、情感和精神上的启示。”他认为,它(电影)是关于人物的—人的复杂性和他们矛盾的、有时是悖谬的本质,他们可以彼此伤害、彼此相爱、突然面对自己的方式;它是关于在银幕上、在它加以戏剧化和诠释的生活中,直面意料之外的事,并以艺术的形式扩大对可能性的感知。

斯科塞斯还将当下盛行的好莱坞工业化系列大片模式与阿尔弗雷德·希区考克故事结构设计精巧的系列电影相比,他说:“有人说希区考克的影片有一种雷同,或许这是对的—希区考克本人也想过这个问题。但当今系列电影的雷同又是另外一回事。我所知道的定义电影的许多元素,漫威系列里都有。”但漫威系列所没有的是启示、神秘或真正的情感危险。没有什么面临风险。

2019年5月30日,加州迪士尼“星球大战”主题乐园开放。

像漫威系列这些影片是为满足一套特定的需求而制作,并被设计成数量有限的主题的变体。它们名义上是续集,但在精神上是重复的,其中一切都经制片方认可,因为不可能有其他形式。这就是现代系列大片的本质:市场调查、观众测试、审查、修改、翻新和再加工,直至可供消费。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1世纪的成年人假如偶尔会感慨依靠视觉奇观取胜的商业大片对文艺(剧情)片的无情碾压,这要怪的话都得怪早年对《星球大战》的迷恋。“我是指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时不时就会哀叹一下奇幻商业大片的霸权,但这只能怪到我们自己年轻时代热衷的东西。”

再回到1990年代。20世纪末的地球并不太平,1999年5月19日,伴随着科索沃的隆隆炮火,时隔16年,最新的《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在万众期待中又一次降临。这部前传场面恢弘无比、场景设计精妙、服装奇巧艳丽,大量运用了电脑特技及数字制作等高科技手法。

当日,全美国约有220万人请假看此片,因误工带来的损失达3亿美元。另一位电影大师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看完影片后亦惊叹道:“噢,天!你的下巴会有一个星期合不拢!”《幽灵的威胁》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次引进上映的《星球大战》电影。不过,当年影片中的“绝地武士”(jedi)被可笑的翻译成“斋殆武士”。

哈里森.福特饰演的经典角色:《星球大战》中的太空走私客、“千年隼”号船长韩·索罗

各种复杂事物的投影

32年前,当“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非常遥远的星系中……”的字幕第一次出现在世界各大影院的银幕上,可能连卢卡斯本人也不会想到,《星球大战》日后会影响到美国的电影、美国乃至世界的文化潮流。《星球大战》三部曲自70年代迄今,全球票房及后产品开发总值贡献超过400亿美元,它开创了以高科学技术为标志的崭新电影空间。

宇宙、星球、人类的起源是一个科学上的问题,也是神学上的问题。

关于宇宙的能量、生命的潜能,更有许多不解之谜和古代神话。《星球大战》系列影片大胆地突破了过往想象力上的条条框框,它对于太空、星系及生命、文明的描述,让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都视之为本宗教的一个例证,他们都从各自的经书中找到了出处,有无数西方影迷几乎将《星球大战》看作是圣经。而卢卡斯本人也乐意将《星球大战》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进而把《星球大战》系列再造成现代神话,他想用它来应付今天世界仍需深入探索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3000年前人类面临的问题并无二致。

卢卡斯曾说:“我总想用一种新的方式来阐述早已存在的宗教,用新的方式来讲一个神话。每个神话用不同的方式不断讲述一个神话——它和他们特定的社会环境相关,但主题是相同的,它只是被地方化了。我想为这个星球来讲述神话,我更多是针对千年末而不是为了某个特定的区域。

《星球大战》的经典飞船之一:反抗军的X翼战机

​《星球大战》三部曲不仅是卢卡斯创造的一个现代神话故事,他更将美国精神融入到这部传奇影片之中,并深刻影响到美国的政治和生活。我们应该注意到1977年的美国是个什么样子,那时美国还处于水门事件与越战失败的阴影之中,国家元气大伤,卡特政府在同苏联对全球的霸权争夺中处于守势。

《星球大战》挟着宇宙飞船、外星人、机器人、太空冒险及星际大战的万钧之力,将一种全新的活力和信念注入美国人固有之热爱冒险、开拓新边疆的传统,重新唤起了美国人身上的英雄主义激情。

《星球大战》三部曲对美国的意义,丝毫不亚于60年代初肯尼迪总统提出的登月计划。里根执政后,公开称苏联为“邪恶帝国”,大力发展军备,以重振国威。里根时期最重要的战略计划就叫“星球大战”计划,正是这一战略拖垮了苏联经济,而“星球大战”计划的主要构想竟来自于《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故事:影片中的黑武士在太空中建立行星站或空间站,以此作为威慑力量,随时准备击毁星系中的任何目标。

更令人称奇的是,《星球大战》系列中的许多武器,如太空飞船、激光炮、制导导弹、电子侦察器、雪地飞艇、鸵形坦克等也都成了美国武器库里的样本。美军现在使用的最先进的B-2隐形战略轰炸机,就与《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中纳布星球女王乘坐的飞船外型非常相似。而美国国防部最神秘的部门—战略评估办公室前主任,影响五角大楼战略决策近50年的安德鲁·马歇尔则被世人称为“绝地武士尤达大师”

《星球大战》1-6集综合图

所谓很久很久以前,就是“回到未来”

用卢卡斯的话讲“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非常遥远的星系中……”本来是指“曾几何时,在你的梦想之中……”所谓很久很久以前,就是“回到未来”。

《星球大战》系列为我们设定了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太空里有多种星系、一个星球就是一个国家,或为共和国、或为帝国、或为联盟,太空里有各式各样的文明和生物,人的概念不再只是地球人,而是千姿百态的外星人。天行者、武士是能运用宇宙能量的强者,如何掌握宇宙能量、控制星际航道和贸易,是正义力量同邪恶力量每一次战争的原因。天行者、绝地武士是太空秩序的维护者,黑武士及其各种帮凶是破坏者。

《星球大战》经典形象之索罗的助手:楚巴卡

卢卡斯早在70年代末就开始构思《星球大战》的拍摄计划,他准备拍9集。按上映年代顺序来看,1999年的《幽灵的威胁》应该是《星球大战》系列的第四集;但按故事发展来看,原来的《星球大战》三部曲即《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武士的归来》其实是第四、五、六集。

也就是说,卢卡斯先拍了中间的故事,然后再拍前传、后传。这是因为22年前,卢卡斯并没有打算将《星球大战》的故事背景搬上银幕。直到《星球大战》三部曲成为全球科幻片的经典之作,在全球创造票房奇迹之后,不少人询问卢卡斯到底要拍几部续集时,卢卡斯才想到可以回头去拍《星球大战》三部曲以前的故事。《幽灵的威胁》是《星球大战前传》的第一集。

《星球大战》系列中间的4、5、6集和前传1、2、3集分别讲什么呢?

《星球大战4:新希望》海报

《星球大战4:新希望》,1977年5月25日首映,卢卡斯执导,全球票房7.754亿美元:在遥远的银河系中有一个古老共和国发生的叛乱,女参议员莱雅公主(凯丽·费雪饰)寡不敌众而被囚禁。随侍她的两个机器人逃出,向另外星球上的武士卢克(马克·哈米尔饰)和太空走私船船长韩·索罗(哈里森·福特饰)求助。结果救出公主,众人返回秘密基地,以图重来。也正是通过本片,哈里森·福特、马克·哈米尔与凯丽·费雪,一起构成了《星球大战》第一代人物体系中重要的“三位一体”。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海报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1980年5月21日首映,Irvin Kershner执导,全球票房5.383亿美元:夺权称王的暴君黑武士指挥巡航飞船与战斗飞艇突袭秘密基地,莱雅、卢克和韩·索罗率领起义军反击,终于逃出魔掌。

《星球大战6:武士的归来》海报

《星球大战6:武士的归来》,1983年5月25日首映,Richard Marquand 执导,全球票房4.751亿美元:为了对付起义军的进攻,黑武士建立一个空间站。起义军经过殊死搏斗,攻回共和国。卢克发现黑武士原来是他的亲生父亲。两人用“激光剑”决斗,结果卢克获胜。

《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海报

《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1999年5月19日首映,卢卡斯执导,全球票房9.243亿美元:追溯前三集里卢克等人的身世。名叫奎刚和欧比旺·克诺比的两名绝地武士前往“纳布”星球,将被“贸易联盟”围困在那里的阿米达拉女王救出、然后三人飞抵沙暴肆虐的“塔图因”星球,遇到了神童阿纳金及恶魔达斯。奎刚在与达斯的激战中惨死,临终前托付欧比旺收阿纳金为徒。阿纳金意外摧毁了贸易联盟的航天母舰,帮助阿米达拉女王复位。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海报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2002年5月16日首映,卢卡斯执导,全球票房6.493亿美元:10年后,在莱雅公主的出生地“奥德兰”星球上,阿纳金和阿米达拉女王相爱、结婚。这种感情无疑将会动摇阿米达拉一向以天下为己任的处事态度,也将会挑战阿纳金作为绝地武士,必须恪遵的“无怒、无憎、无情”的不二誓言。

为彻查星际冲突的根源,欧比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遥远的海底世界,他发现,这个一向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的区域已被人秘密开发,无数的克隆人试验正在紧锣密鼓地实行,这一切甚至可能影响银河共和国的未来命运,星际战争已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海报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2005年5月19日首映,卢卡斯执导,全球票房8.487亿美元:星战系列中最黑暗、最沉重、战争场面最残酷的一部。在这一集里,银河共和国变成银河帝国,共和国议长帕尔帕廷成为皇帝达斯·西迪厄斯,阿纳金向皇帝效忠。阿米达拉女王在生下女儿莱雅和儿子卢克后,伤心气绝。

为防止皇帝、阿纳金找到孩子,尤达大师建议把他们分开抚养。议员奥加纳领养女儿莱雅带回奥德兰星球,并着手开始建立秘密的义军同盟。因为多嘴,C-3PO被删除记忆,而R2-D2的则保留了下来。欧比旺则带着卢克回到阿纳金丧母的塔图因星球,将他交给欧文夫妇抚养,自己改名为本·克诺比,在农场附近的沙漠中隐居,暗中关注着卢克的成长。

体无完肤的阿纳金被帝国医疗机器人救活,并被包裹上黑色的盔甲。在帝国歼星舰上,从医疗室走出来的已经不再是阿纳金,而是黑暗尊主达斯.维德……

幼年时的阿纳金

《幽灵的威胁》在《星球大战》系列中的作用是承前启后,它从日后成为黑武士的阿纳金童年讲述起,把“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缘由告诉观众。

不难看出,《星球大战》系列的每一集如同大型交响乐的每部乐章,即可单独成立,又要统一。理清《星球大战》每一部在整体情节中处于什么位置会让人头晕(电影并不是按照故事的时间顺序排列的),但是系列中最精彩的几部影片可以独立成章,你只要跟着银幕上的情节走就是了。

《星球大战》系列每一集在故事布局都有些相似之处,但它们最终由几条同等重要的故事线索交织成完整故事。如前传中阿纳金的故事同中间三部曲中阿纳金之子卢克的故事极具相似,只是两人结局不同而已。

《星球大战》经典角色:费雪饰演的莱雅公主

《星球大战》系列中的人物角色已经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有才华但遭放逐的男主人公,比他地位高但不比他聪明的女主人公,神秘的向导,强大的敌人及插科打诨的配角。

《星球大战》系列所表现的最重要主题是“勇气”,也就是美国人强调的冒险精神。在每一集当中,故事的主角都必须放弃早已适应的生活环境,背井离乡去追求理想而不惜生命。

《星球大战》系列还包含了其它一些有关未来的关键主题:如人与机器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片中的角色必须相互合作才能实现目标,并求同生存,卢克斯称之为“共生关系”);以及救赎主题。

变成黑武士达斯·维达前的阿纳金

​在《星球大战》三部曲中,黑武士最后将自己的儿子天行者卢克拯救,卢卡斯认为这是生命的全部意义所在,“生育和抚养后代带来一个更好的你。

与《星球大战》三部曲和备受诟病的《星球大战前传》其它两集相比,由卢卡斯执导,暌违16年后重回大银幕的《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应当说在内容塑造与技术创新上都很成功。

它除了有发现的喜悦、有欺骗的痛苦、有让人灵魂出窍的夺目瞬间、有面临抉择的艰难时刻和许多战争场面,更有一些全新的东西:如蛙孩加·加·宾克斯生活的枝形吊灯状闪闪发亮的水底城市;地心中极其可怕的巨型怪物;比月球背面环形山还要荒凉的“塔图因”星球。新增角色—绝地武士奎刚在影片中则是一位超越时空、拥有东方式哲学思维的智者,他有着超凡的自信、勇气与极强的人性魅力。

《幽灵的威胁》在人物设计上最大的技巧是把黑武士阿纳金的儿时经历写成英雄史诗,而且一点也没有在阿纳金身上埋下他今后将变成大恶魔的种子。但这一巨大的跨度将在前传第2、3集中展开,而观众如何在情感上接受这一反差巨大的转变,当时可以说是埋下了极具震撼力的一大悬念。

2012年10月30日,迪斯尼斥资40.5亿美元收购卢卡斯影业。2015年12月18日,又过了10年,作为《星球大战后传》这个最新三部曲首部的《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在北美上映(全球票房20.68亿美元);2017年12月15日,《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在北美上映,并于2018年1月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星球大战》经典角色:哈米尔饰演的晚年天行者卢克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就是从两年前《原力觉醒》结束的地方开始的。于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再一次展开,和平仍然难以实现,子弹上膛、拉枪栓、频频开火。

在这部影片里,战斗继续的同时,莱雅仍然在寻找她失踪的哥哥天行者卢克(马克·哈米尔饰),并且率领抵抗军反抗独裁帝国(达斯·维达那伙人)的黑暗继承者—第一秩序。

这是一个混乱的故事,但导演莱恩·约翰逊的快节奏和迷人的演员们大大缓解了它的复杂性。与大多数当代动作大片一样,该片多少会有一连串的战斗、追逐和中间的缓解时段(聊天、密谋或孤独的沉思),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中进行。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中,来到Ahch-To行星上的蕾伊。

​蕾伊(黛茜·雷德利饰)原本是拾荒者,后来成了战士;芬恩(约翰·波耶加饰),是第一秩序的逃兵,后来成了抵抗者;波·达摩龙(奥斯卡·伊萨克饰)则是抵抗军的战斗机飞行员。他们是在 《原力觉醒》中加入星球大战这个故事的最新“梦之队”,但在本片中,他们经常分开行动。波活跃在莱雅公主那条线之中,蕾伊缠着卢克,芬恩则找到了一个迷人的盟友萝丝·缇克(凯莉·玛丽·陈饰)。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为“(《星球大战》)这个系列的未来绘制了蓝图,同时继续将第一代神圣三位一体—凯丽·费雪、哈里森·福特和马克·哈米尔的接力棒传递给新的三人组。”

《星球大战》早期三人组

​与《原力觉醒》一样,《最后的绝地武士》不是一味痴迷第一部《星球大战》,而是有一些必要的偏离。特别是,《最后的绝地武士》既有精彩的视觉效果,也不失人情味,这可以说是很高的成就了。要知道,《星球大战》电影这个系列如同一台坚不可摧的机器,已经运转了40年,而且(永远)没有停止的迹象。

在《原力觉醒》中,福特饰演的角色韩·索罗退出了这部系列;与亚历克·吉尼斯饰演的欧比旺差不多,卢克变成了一个隐居的阴郁沉静的孤独修行者,他穿着带兜帽的长袍、留着胡须、阴郁莫名;饰演莱雅的费雪在新片中继续扮演着要角,但是她已于2016年12月去世(在拍摄结束之后)。而费雪的离去使得“这个系列本来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尽管有些别扭—忧郁的基调,失去她更是为之蒙上一层真正的哀伤色彩。”

分别由J·J·艾布拉姆斯和莱恩·约翰逊执导的《原力觉醒》及《最后的绝地武士》这两部影片,与《星球大战前传》2、3集相比,得到了更多赞誉。

《最后的绝地武士》里,在绝地遗迹小岛上遇到天行者卢克的蕾伊。

《星球大战后传》这个新三部曲更成功的一个原因在于:《原力觉醒》的导演艾布拉姆斯和《最后的绝地武士》的导演约翰逊是在后卢卡斯的商业大片时代成长起来的《星球大战》忠实信徒,都是技术高手,而且有商业头脑。

当艾布拉姆斯同意通过《原力觉醒》重新恢复《星球大战》系列之时,他便接过了《星球大战》的接力棒,如今又轮到约翰逊接下它—尤其是关于一名女绝地武士—蕾伊的神话更显示了传承。她是属于新生代的英雄。而约翰逊不必对怎样延续情节再做重要的介绍,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角色都已就位,影片的核心神话体系也已就位(在该系列某些特别乏味的阶段,这个体系似乎主要是依靠影迷的信念才得以延续下去)。

但即便如此,约翰逊还必须让你相信,这些不断探索、不断变强的英雄与反派们在情感上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不只是存在于卢卡斯影业公司(Lucasfilm)的拍摄白板上;他还必须让你相信,“这些英雄和反派拥有必要的轻松和沉重,以及难以形容的精神和庄严,足以重振一个流行文化庞然大物。他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拍了一部好电影,它不是锦上添花,它就是锦缎本身。”

遵循《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叙事传统,艾布拉姆斯和约翰逊在理清卢卡斯庞大虚构故事复杂情节之余,他们还需要处理角色及演员先前为影片留下的深刻印记,“比如达斯·维达低沉的威胁声、R2-D2搞笑的哔哔声、福特的无忧无虑、哈米尔的热情、还有费雪的聪明,以及她后来怪里怪气的魅力……”

在《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中,我们还会再次惊喜的发现一些独特有趣的创造,在一个怪异可爱、与世隔绝的小岛上,那里有虚构设计的动物四处漫步、歌唱。而最可爱的当属Porg(它们跟圣诞节很搭),长着圆圆的眼睛,喜欢嘤嘤叫,身体胖乎乎的,有点像海雀,很容易惹人大笑。“整部电影中的生物设计都很有创意—岛上也有一些不那么毛茸茸的东西—真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生物。”

《星球大战》中天行者家族居住的塔图因星球

对视觉和心灵的必然冲击

《星球大战》系列开创出一种全新的视觉文化,并强烈地支配着观众的感知,它对太空文明的描绘,它所想象的星际秩序、生存方式,各种外星生物、美奂美伦的航天器,给全球观众的视觉和心灵都带来必然的冲击。因为你带着一片空白去,它却给了你意想不到的一切。

卢卡斯率先将高科技电脑、数字技术与全球各种有特色的文化引入《星球大战》。此后,电影与20世纪下半叶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流行文化紧紧相联成一种潮流,并且在斯皮尔伯格、卡梅隆等人那里得到发扬光大,最终形成了1990年代美国“崇尚科技、视野开阔、主题鲜明、锐意进取、节奏明快”的主流商业电影。

美国文化也因此得到更深刻的重新塑造。它不仅仅是麦当劳、汉堡包、可口可乐、摇滚及牛仔裤,它更是高科技电脑、数字技术与外层空间探险,而《星球大战》就是这一系列事物的化身。

《星球大战》中的帝国航天母舰-歼星舰

​《星球大战》对数字技术主要运用在镜头制作、音响和放映手段上,《星球大战》三部曲首次将电脑特技与音响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数码立体声环音系统成为影院发展时尚,这是数字技术在电影声效上的第一次运用.

1999年出品的《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更将数字技术大规模运用到电影制作、放映中,这是电影技术继从无声到有声之后真正的一次革命。与以此前任何一部数字技术制作的影片相比,这一技术在《幽灵的威胁》中得到了完全发挥。在这之前好莱坞大片一般有2000个镜头,里边通常会有250个数字特技镜头,如《泰坦尼克号》是500个;而在《幽灵的威胁》全部2200个镜头中,有2000个数字特技镜头。这如何不对观众的观感带来莫大冲击?

妆容融合多种元素的阿米达拉女王造型

但是,最重要的是文化。《星球大战》系列是一个美国式的现代神话,但它关于宇宙、星系、外星文明、星际斗争的故事,又何尝不是古代的中国、埃及、希腊、罗马、印度与巴比伦曾经讲述过的神话呢?所以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能在《星球大战》系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比如,《幽灵的威胁》中的1000多件服饰,就来自于中国、日本、蒙古和西欧的不同历史时期。其中阿米达拉女王的全套行头及扮相均带有浓重的东方色彩,她的服装样式大胆地揉进了中国汉唐古服、日本和服及欧洲中世纪长裙,至于她的脸部化妆恐怕会令日本人高兴不已,因为这一造型灵感来自日本的艺妓形象。

在《星球大战》系列中,卢卡斯创造了一个新词“超能”(The Force),它是影片中天行者、绝地武士们嘴里常爱念叨的“原动力”。《星球大战》里,绝地武士的那句台词“原动力与你同在”,甚至成为西谚。它好像古代中国的内功、印度的瑜伽、日本的忍者术或是西方的超自然特异功能。

《星球大战》经典角色:尤达大师

​在《星球大战》系列中,最不可磨灭的角色之一当属给晚辈绝地武士们传授“超能”的尤达大师,这位身材矮小、目光远大的哲人头上长着绒毛,经常用独特的句法说出真理:“战争不会让人伟大。”

“超能”到底是什么?卢卡斯说,是每个人都有超越自己的愿望。当你循着英雄的故事前进时,你会怎样展示你自己?你必须放弃过去,拥抱未来,找到你要走的路。”

卢卡斯的导师兼朋友,《教父》的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则说,“「超能」是《星球大战》的核心教义,从而确立了一种新的宗教。你知道吗?你已经在政治(英文的「po1itics」比中文「政治」含义要广,有点相当于公共事务)上有了一点权力,但是宗教,有了宗教,你就有了真正的权力!”

《星球大战》中的致命武器:帝国DS-1轨道战斗空间站“死星”

​《星球大战》系列中的善恶之争始终充满动荡,有时明显反映出随电影拍摄好坏而来的斗争,这是该系列中不证自明的有趣现象之一。卢卡斯1977年奠定基础的首部影片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自身的缺陷,有着华丽的外观、迷人的特效、老派的英雄气概和大量适合营销的素材,令影迷对《星球大战》的爱变成了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

《星球大战》中的经典机器人:BB-8

​高科技、宇宙空间、外星文化、军事、视觉奇观、娱乐等等全部加在一起,或许就是《星球大战》,就是《星球大战》系列曾经给很多人心灵带来过的冲击。

而自《最后的绝地武士》起,那个以女绝地武士蕾伊为中心,新增的“诡计多端的淘气鬼三人组,他们令人不安地暗示着这个系列真的会永远延续下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yl/20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