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小英雄赖宁名字从教科书消失,照片从校园摘下,究竟是为何?

小英雄赖宁名字从教科书消失,照片从校园摘下,究竟是为何?

还记得当初上小学时,小英雄赖宁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他是那么的勇敢,那么的执着,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不惧艰险,参加到山火的扑救中,最终山火灭了,但是他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而赖宁的故事还得从1988年的一个下午说起。

1988年3月13日下午,石棉县的海子山突发大火,火势蔓延很快,没过多久便成为火的海洋。而更危急的是,梅子山附近除了有大面积的森林外,还有油库极其配套设施,卫星电视转播台以及居民。如果火势不能尽快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对这些国家和居民财产以及居民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那一年,赖宁只有15岁,正在上初二。山火发生那天,住在山下的他刚写完作业没多久,正准备去楼下转转散心。然而一到楼下便看见冲天的火光,赖宁立马意识到山上发生了火灾。赖宁很清楚如果火灾蔓延将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于是便和几个小伙伴一同上山积极进行灭火。

冲天的火光自然也吸引了其他人的关注,很快当地消防队就加入到这场山火扑救当中。抵达现场后发现竟然还有几个学生,那几人就是赖宁和他的小伙伴们。考虑到赖宁他们还小,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没一会儿赖宁和他的几个小伙伴就被护送下山。

将赖宁几人送下山后,消防队员就立即参与到山火扑救当中。然而赖宁看着漫天的山火肆虐,不想就这样当一名旁观者,于是又悄悄地上了山,继续参与到山火扑救当中。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山火最终被扑灭了,国家财产保住了,居民财产和安全也不会再受到威胁,然而遗憾的是赖宁却倒在了火场,为了扑救山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赖宁不是不知道山火的危险,只是他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扑灭山火做出一些贡献。只可惜山火无情,将他彻底吞噬。赖宁的勇敢、舍己为人的精神让大家都为之动容。随后赖宁的事迹广为流传,后来更是被共青团以及国家教委授予“中国少年先锋队小主席”、“英雄少年”等荣誉称号,当时全国更是掀起了一股向赖宁学习的风潮。希望大家都能具备这种勇敢、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

随后,赖宁的英勇事迹广为流传,不论是教科书上亦或是教学楼走廊的墙上都能看到他的英勇事迹,让后辈也都能了解他的故事。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的价值观也开始改变。对于见义勇为的认知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比如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关于见义勇为的描述就删除了,这样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考虑到小学生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发现险情时不要第一时间冲上去处理,只需要第一时间报告大人就好。

而这样的观念就与当初赖宁的见义勇为行为相违背,于是赖宁的事迹逐渐从教科书中消失,学校的走廊中也再也看不见关于他的描述。

对于这样的做法,我个人持中立态度。一方面对于未成年而言,尤其是小学生,首先确保自身人身安全肯定是对的,毕竟很多情况即便是第一时间前往处理,以小学生的能力也很难化险为夷。但是如果一刀切地将赖宁的事迹从教科书中移除又有些极端,毕竟赖宁所做出的的贡献不能被遗忘。虽然他当时的做法在现在的情况下不一定很合适,但是我们应当让后辈知道他的故事,了解他的为人,然后事迹最后加上一句遇见险情要量力而行,及时寻求附近的成年人帮助。这样既能保证英雄事迹不被遗忘,也能避免孩子们刻意模仿。

大家认为“将赖宁的事迹从从教科书移除,照片从校园摘下”这种做法对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388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