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14岁男生被母亲掌掴后跳楼坠亡,少年的悲剧,离我们从来都不远

14岁男生被母亲掌掴后跳楼坠亡,少年的悲剧,离我们从来都不远

引言:在9月17日,武汉市一初中九年级男生和其他两位同学在教室里打扑克,班主任发现后,三名学生被请家长。等家长到学校后,班主任将他们的情况转告给家长,其中该14岁男生母亲从老师的办公室出来之后,在学校五楼的走廊中找到孩子,怒不可遏的母亲先后对孩子掌掴、锁喉、打头。等老师和家长离开后,张某锐一个人待了大概三分钟左右,转身从五楼坠亡。

当众亵渎尊严,是生命难以承受的疼痛

当母亲在老师那里了解完情况后,对孩子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而是一记耳光,然后是呵斥,接连锁喉、推搡脑袋,手法纯熟,气势逼人,这种得心应手显然是常态。

气急败坏便付诸暴力,这不是在表明爱之深责之切的态度,而是彰显自己的教育缺陷和无能。家长被老师约谈觉得丢了面子,然后只能把“怒其不争”的怒火指向孩子。平时疏于管教,等孩子犯错之后却要用掌掴去弥补自己的过失。显然,这已经偏离了教育本身,而是纯粹的泄愤

今天在公开场合一记耳光,就会变成明天同学嘴里的笑料,成为内心永远难以抹去的阴影,当众亵渎孩子尊严是永久的心理创伤,是生命难以承受的疼痛。

偏离了教育本身的“棍棒”

很多父母总喜欢用暴力来彰显自己的权威,他们偏执的认为,只要孩子低下头就是矫正成功,而真相却是:孩子沉默只是出于对恐惧的本能反应,而不是对错误本身的反省。或许,之前这位母亲无数次用掌掴征服过孩子,只是这一次他选错了地方,3分钟的“深思熟虑”,孩子决定反抗了,以生命的代价去还击……

“棍棒教育”确实是一种传统教育方式,纵然有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和教育意义,但并非没有标准、没有原则的去效仿古制。“棍棒教育”的重点在于教育而非“棍棒”,“棍棒”的用意不是压迫和恫吓,而是对无知的震慑,对理性的唤醒。

青少年的悲剧,离我们从来都不远

2017年9月18日,女儿:“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母亲:“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浙江15岁女孩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和父母争吵后,从19楼一跃而下,当场身亡。

2019年4月17日晚上10点,一名17岁少年因为和同学发生冲突,事后母亲接他回家途中,母亲把车停在路中间,下车对后座的儿子一通苛责。随后,儿子突然打开门,疾步冲向高架桥栏杆,一跃而下,他没有丝毫犹豫。

这样的现实悲剧,数不胜数。在近年的统计里,中国青少年自杀率连续飙升,有机构对上海中小学生做过调查,数据显示:约25%的孩子想过自杀,5.85%曾计划自杀方案,1.7%自杀未遂。这个百分比乘以青少年的总人口后,结果令人瞠目、胆寒。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未入世俗的孩子不惧疼痛和恐惧,那一定是他万念俱灭的绝望。我相信,每一个试图或已然选择极端的孩子,即使懵懂也会反复沉思,只是值得留恋和牵挂的东西,不足以支撑他们的绝望。

青少年的悲剧,离我们从来都不远,可能每个孩子有其各自厌倦生命的误区和困境,但当这种心理症结显现时,得不到关注和重视,便走向深渊。压垮他们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不被爱和理解,是摧残他们的每一根稻草

孩子的心理结构,源于父母的人格

当很多人指责孩子心理脆弱时,我想起了心理学家科胡特的一句话:“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

显然,一切都是父母的责任,尽管令人刺痛,但却是难辞其咎的重责。身为父母,人非圣贤,控制不住情绪批评指责孩子,这无可厚非;但是,你要让他们感受到理解、倾听和尊重。对孩子来说世界的黑暗,不是贫穷,也不是严厉,而是你任由他在黑暗中无助地倒下,而浑然不知去伸手。

教育孩子应该严格,但首先应该考虑到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对待孩子的犯错,只要不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都应持宽容的态度,每一个孩子都自带矫正系统,都会从自己的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孩子认识不足的错误,父母只要及时善意提醒而不是过度反应,激起逆反,酿成惨剧。

很多时候,父母的偏激思想和行为才是真正毁掉孩子前途的根源,这是无可争议的沉重事实。尽管当代父母文化层次整体呈现比较高,但很多教育思想和人生价值观念潜意识里依旧沿袭传统的思维视角。

在思想上,他们永远不允许孩子有丝毫的叛逆、抵触,但凡孩子有些许排斥情绪,起初会耐心疏导,循循善诱。再三之后,便失了耐心和理智 ,蛮横、粗暴。其实,越是迫切,越要理性分析孩子心理状态和精神需求,做到平等沟通,为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工作。

自我解放和言传身教,才是教育的真正门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

纵然我们文化、思想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日新月异,但大多数人的思考习惯依然不能摆脱传统教育的惯性,不自主的控制欲是不容妥协的,但凡孩子因逆反情绪辜负父母情感,就毫不犹豫地在祖宗那里借鉴纲常思想,对孩子不懂感恩的罪过,抨击、强行教化。

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是超出亲情的理性和监护义务的,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认知谬误。真正理性的爱是辅助、交换、善诱,而不是控制、强行矫正。所以,如果对子女的关爱掺进了强迫、支配心理时,为人父母的名义就开始变得偏颇、狭隘。

父母是基于亲情的称谓,但绝不是理所应当的“以爱之名”行使教育自由、强制的权力。父母的自我解放和言传身教,才是永不可忽视的重点。尊重教育的包容性,因材施教,以科学、理性的教育观钳制、自省、提升自身的教育担当和父母之爱,才是家庭教育的真正门径。

-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38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