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故事心理学——应对网瘾的最佳策略》(连载之三)

《故事心理学——应对网瘾的最佳策略》(连载之三)

故事3《“撕书”酿悲剧——跳楼的少年》

2004年12月26日清晨,13岁的天津少年张潇艺,身穿校服,走出家门,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向父母道别,也没有像往常一样朝就读的博文中学走去,他坐电梯上了最高的24层,然后攀登铁梯推开天窗爬到楼顶……他张开双臂,勇士一般,纵身一跃,平静而潇洒地飞向了大海……

他的家人曾试图通过法律途径给孩子讨个说法,虽经多番努力却是无功而返……

13岁的张潇艺,是初中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张潇艺爱玩但并不淘气,小学升初中时,他以平均分92分考上了重点中学,算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少年张潇艺热爱自然与生命,他喜欢动物,特别鸟类与昆虫,在课堂上他曾说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昆虫学家,他写的童话故事《昆虫的世界》,还成为了获奖作文。

父亲坚定的认为,网络游戏就是诱发孩子死亡的最直接原因,这从孩子的日记和遗书中也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为父母,也为别的人留下了四份遗书,除了留给父母的一份外,还分别写给暗夜小组、师父和新唱片公司,只有在写给父母的遗书中,使用了本名,其他三份落款都是守望者或小徒弟。在写给父母的遗书中,张潇艺并没有直接写出自杀的动机,遗书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个垃圾真正的垃圾 什么都干不好的垃圾”,这表明了这个少年的自责、自暴自弃。

父亲老张: 我一直就没打他,来了哪次都劝他,耐心地劝说……

父子的对抗终于在一个夜晚升级了,老张在儿子写作业时,无意中发现张潇艺正在偷偷地写着什么。

父亲老张:我进屋拿东西突然一推门,他拿东西一藏,我想肯定是“猫腻”:回来我就问他写的什么?他跟我说是个人的隐私,我说个人隐私我看看不行吗?他不让我看,最后我也生气给抢过来……,抢过来一看,老张发现儿子正在偷写网络游戏小说,气愤的父亲当场撕碎了整整三本,当时他不知道儿子手中还有四本。这个初中二年级学生已根据游戏中的情节写了近8万字的小说,小说的名字叫《守望者传》。其中的内容大多以第一人称述说,情节充满了游戏的魔幻色彩。更为触目惊心的是小说里多处描写了这个少年对死亡的感悟与幻想。(故事来自自央视“法律在线”)

【点评】悲剧的原因

其一,张潇艺没有在学习上找到成就感,这往往是沉迷于网瘾的原因所在。

厌学不能一概归咎于社会。同样的社会芸芸众生,成功与失败、幸福与悲剧、卓越与平庸并立于世间。教育归根结底取决于家教:习惯养成、内动机激发、自控力培养、尊师重教、遵守纪律等,这是家长的责任和功能;

其二,叛逆不是问题,应对不当就是问题

1. 青春期叛逆不是问题,应对不当才是问题。

压抑和惩罚叛逆的结果要么使得儿童懦弱而缺乏主见,要么强化叛逆而使得儿童未来的人际关系受到损害。最佳的策略就是包容孩子错的部分,赞美对的部分,寻找儿童合作、温顺的例外,及时给予赞美,就会使之放大。如此,就会收获良好的亲子关系、自信的人生,孩子就会更卓越,更有人格魅力。

少年大都存在挑战权威、不服家长管教的倾向,这恰恰是青春期叛逆的特质,它本身不是问题,应对不当才是问题。

2.叛逆是人的本性,源于自我意识的萌发

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已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而这个时候他有强力的意愿按照自己意愿和情绪做判断,却没有充分的经历和经验,自然会与成人的意见相左而产生叛逆。自我意识是精神成熟的必然经历,这一探索的过程尽管多为幼稚、粗陋、笨拙,却是积累直接经验的必经之路。

研究表明,儿童从5岁到7岁再到10岁,对公正——父母权威冲突的认知基本符合从无意识到追求公正,再到追求“公道”的逐步完美的历程。而到13岁的时候儿童认知发展出现由高转低的现象,这是由于13岁正是青春期的开始,由于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进一步增强,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便开始了对父母有一次新的反抗期,虽然此时儿童观点采择能力也进一步发展,但反抗意识的增强,使得儿童可能再一次反抗服从,追求公平。《5-13岁儿童父母权威认知的发展研究》张卫(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其三,网瘾综合征可由多元化因素促成。

由于儿童的大脑发育不充分,认知能力毕竟还不成熟,再加上饮食起居紊乱而导致营养不良等诸多因素促发“认知障碍”,致使儿童难以分辨现实与虚拟的界限,甚至激发“超价观念”,这也是需要考虑张潇艺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

其四,毁灭书稿的同时,也毁灭了孩子“生存的价值和希望”

孩子难以从学习和家庭生活中找到快乐、归属感、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唯一留恋的是自己的著书立传的梦想,书稿之于自己犹如生命一样珍贵,在“父亲当场撕碎了整整三本书稿”的刹那,生的欲望已被毁灭。显然,孩子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父亲“撕碎书稿”带来的心理应激,其“结局”是“应激”和“绝望”的叠加效应。

其五,促进悲剧的扳机效应,是“撕书”。

悲剧不是“网络游戏”的直接后果,简单、粗暴的应对方式,激起情绪的爆发。“撕书”是压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导致悲剧的直接原因。

学多人批评孩子“不懂事”的同时,

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成年人的“激火儿少说一句‘气话’,‘少讲一句道理’”就可以避免悲剧发生,成年人为什么管不住自己的嘴!?

孩子不懂事,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有效的手段,而不是“道理”。

【启发与思考】

一、目的与手段的矛盾

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墨子•修身篇》

这是一个悲剧。而可悲之余的可悲是“父亲老张”的自我蒙蔽。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对的。家长常用的方法就是:纠错、对质、批评、惩罚,还有就是讲道理。可惜,最终是南辕北辙。

教育的目的是获得幸福的生活,教育的手段必须与目的一致。有效的手段是:无条件地包容,赞美对的不批评错的。

家长会担心:不纠错?那孩子继续错怎么办?事实上,纠错并不能改变错误。如果纠错有效,家家都可以培养出圣人了,毕竟孟子说过:人皆可以为尧舜。可为什么圣人这样少?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家长的教育手段是错的。

一个纺织女工可以把儿子培养成圣人,看来教育很简单。为什么圣人少?是家长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孟母没有学历,却可以培养出圣人,原因很简单:孟母宁愿搬家都不打孩子,打孩子不需要花钱,搬家是需要花钱的!“孟母断机杼”是启发式的教育,因为孟母知道“讲道理”没用。

家长们总会站在“道理”、“道德”的制高点“耐心地劝说……”,关键是,这样没用!家长的道理或许是真理,这来自家长十几年,或几十年的人生阅历的直接经验,而这些“直接经验”讲给孩子的时候,就成了“间接经验”,孩子因为没有直接经验,自然如听天书,而且还因无趣而听不进去。国人太爱“讲道理”,由于立场不同,各讲各的“理”,最后大家都不讲“理”。

二、习得性无助是学业失败的元凶。

从遗书的第一句话“我是个垃圾,真正的垃圾,什么都干不好的垃圾”,这样的自责与自暴自弃表明张潇艺缺乏安全感,是典型的“习得性无助”。父母的“有保留的包容”难以建立儿童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导致孩子心理脆弱,易走极端。

习得性无助是学业失败的元凶。儿童是否有安全感和自信,是教育成败的关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缺乏安全感的儿童最容易自卑,对自己充满了怀疑,对外界充满畏惧。而来自成人世界的“纠错儿”、“批评”、“惩罚”等损害孩子的自信,并认定自己在学业上没有希望了,从而更加厌学,许多父母和教师也会这样认为。

“无助”还是“乐观”,往往是父母教出来的。

【心理学实验】

1964年,塞利格曼开始在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在动物实验室里,研究生们试图从狗的实验中找出恐惧是如何促进适应性行为的。他们先让狗学会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随后将狗放进一个实验箱中,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电击,而如果狗跑到箱子的另一边,他们就关掉电击。

这些狗并不通过跑到箱子的另一边来逃避电击,它们只是消极地坐在通电的地板上,动也不动,等待蜂音器响起,在难以忍受的电击中哀嚎或惊叫。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呻吟和颤抖,即使把笼门打开,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狗的症状并非由于电击引起,而是对事件无能为力所致。这一规律,同样适合人类,当人类持续面对诸多无法控制的惩罚时,就会放弃“趋利避害”的努力。这就是引起国际心理学界关注的“习得性无助”现象。

一个人偶然的挫败在所难免,面不断地被批评和惩罚,就会因为举止无措而进一步挫败,进而招致更多的批评和惩罚,并入恶性循环,他就可能在这项工作或事务上放弃努力、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就是“习得性无助”,这一心理效应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改变的努力。

其实,在人没成为神仙以前,所有的行为无外乎“对”与“错”两者,批评错的错的放大,这是随之孩子的成长,家长感到越来越累的原因所在。纠错、贴标签儿、对质、批评、惩罚等是负强化,得到的结果就是恶性循环;包容错的部分,赞美对的,对的就会放大,这是正强化,从而积小的进步为大的改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28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