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报告:中国环境信息愈发透明公开,宁波北京温州等城十年领跑

报告:中国环境信息愈发透明公开,宁波北京温州等城十年领跑

1月6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京发布2018-2019年度全国120城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报告,这是自2009年以来,两机构连续第10次发布PITI指数年度报告。

十年的量化评价显示,得益于环境立法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以及政府、公众和企业的共同关注,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历经艰难如今实现了历史性进步,环境信息公开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而环境信息的愈发透明公开有力的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报告提出,中国的环境信息公开需要从政府监管信息公开,向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扩展;从监测浓度信息公开,向排放总量信息公开扩展;从一般污染物公开,向特征污染物公开拓展;从本地主要污染物公开,向能源和碳排放信息公开拓展;从重点监控企业信息公开,向更多企业信息公开拓展;从固定污染源信息公开,向移动污染源信息公开拓展。

PITI指数从系统、及时、完整和用户友好四个维度,对涉及污染源管理的日常监管、自行监测、举报回应、排放数据、环评信息等五大项进行量化评价。

基于连续十期对120城市的PITI评价报告显示,宁波、北京和温州分列总分前三名,青岛、杭州和上海紧随其后,台州、深圳、常州和广州也进入前十。

120评价城市历年得分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由于起步较差,在十年均分排名靠后的山西阳泉、临汾、大同等城市,在过去一年分数也取得了较大增长。从省份排名来看,黑龙江整体排名较差。

2018-2019年度省区市PITI平均分

报告显示,环境信息公开数量十年来取得惊人增长,2008年启动PITI指数评价时,通过公开渠道可以获取的违规记录数量为2.4万条;截止2019年,IPE的蔚蓝地图数据库获取的企业环境违规记录总数已逾160万条,企业在线监测数据总量逾18亿条。

一批领先城市已经迈向“应公开,尽公开”。例如,作为领跑者的宁波市,在生态环境局的官方网站上设置了信息公开的专栏,所有环境执法处罚的信息都在网上公开发布且便于公众查询。

从信息发布的完整性看,报告显示,多数城市从发布一个简单名录,转变为发布完整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信息公开的完整性得到极大的提升;与此同时,监管和监测信息发布及时性也大幅度提高,其中逾2万家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实现实时公开;而随着污染源信息披露逐步迈向专栏化,进而趋向平台化,信息发布的友好性也显著提升。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学教授王灿发评价说:“从2008年《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明确政府监管信息及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到2013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中国企业排污信息首次面向全球实现大规模在线数据实时公开,到新环保法史无前例专章确立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中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终于可以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不但作为原则得到确立,更通过机制逐步得到落实。”

NRDC中国区钱京京主任说,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环境监管趋严,逐步走向常态化、制度化,且更为有效的十年。环境信息公开,是其中基础的一环。经过十年的积累,环境信息正在公众监督、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逐步形成以信息和数据为枢纽,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模式。

环境监管信息的逐步透明公开,对提高政府环境治理力度、加强企业守法及绿色转型、促进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增进社会互信、化解矛盾冲突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社会各界共同致力改善环境质量的沟通桥梁和纽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sh/278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