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生活 > 上海方塔园的基本介绍和历史沿革

上海方塔园的基本介绍和历史沿革

  上海方塔园位于上海松江市,上海方塔园拥有80年代的经典风格,那么上海方塔园的基本介绍和历史沿革大家都知道吗?别着急,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进入下文了解一下吧!

上海方塔园

  上海方塔园的基本介绍

  方塔园是松江古城中一座以观赏历史文物为主体的园林。全园占地面积182亩,园址原是唐宋时期古华亭的闹市中心,东有爱民街、西有三公街,既是古代文人的会聚地,又是松江遗址的缩影,园中的照壁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大型砖雕艺术珍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照壁高4.75米、宽6.1米,为大型砖刻浮雕,气势轩昂,风采独具。约30平方米的壁面,雕刻内容十分丰富,画面设计形象生动,刻艺精湛,立体感强。

  上海方塔园的历史沿革

  园中方塔周围原是五代后汉乾祐二年(949年)由宅邸改建的兴国长寿寺,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更名兴圣教寺,寺塔(俗称方塔)建于宋熙宁至元祐年间(1068~1093年)。据考证,该地段位于唐宋时期华亭县城中心,曾在那里地下约二米深处发现了分布较广的大量唐宋遗物和一条东西向的唐代市河部分驳岸等遗迹。元代寺毁塔存,明初在此建城隍庙及兴圣塔院。明清时,紧靠方塔的北侧东西横向还有奉邑三位享有声誉的松江名人的三公街,三公为明代著名的书画家董文敏公,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李忠憨公,清代著名书法家沈文洛公。可以说,方塔园所在的这个地方,是松江历史文化的缩影。抗日战争之后,庙、院均不复存在。在辟建为公园前,此地有部分民宅,其余为菜田、苗圃。

  方塔在明末以前几经修葺,到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大修时,顶部三层大部分重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更换塔刹。清末以后,方塔损坏严重,到解放前夕,塔下围廊全废,塔内各层木结构大多被毁,扶梯仅剩一层。解放后县人民政府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未修复。1974年5月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动工大修,总投资20余万元。1977年初竣工,同年12月7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重新公布方塔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全国文物普查时,有关专家认为方塔是解放以来国内古建筑修复最好的实例之一。

上海方塔园

  1978年上海市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以方塔为中心建一个历史文物公园。方塔园的建设工程由同济大学冯纪忠负责总体规划,上海市园林管理局设计室柳绿华参与规划并负责绿化设计。规划以方塔为主体,保存邻近的明代大型砖雕照壁、宋代石桥和七株古树;从园外迁建明代楠木厅、湖石五老峰和美女峰、假山、清代天妃宫大殿;地形改造仿县境中有名的九峰三泖,在园中堆9个土丘,开挖河池,并点缀亭榭;保留原有的大片竹林,以草皮和主题树种统一全园底色。规划的目标是要建成一个自然、空旷、幽静、观赏文物为主的园林。建设项目由上海市园林工程公司、松江县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施工。第一期工程从1978年5月持续至1980年底,完成了征地拆迁、围墙、地形改造、道路地坪、迁建天妃宫等项目。第二期工程从1981年持续至1987年底,迁建了楠木厅,完善了园内绿化,新建了公园两座大门、长廊、堑道、亭榭、服务社、售品部、生活设施等。从1982年5月1日起,公园边建设边开放。

  方塔园的古文化风采,不仅吸引了众多访古觅幽的游人,还吸引了许多拍摄历史题材的影视工作者,《西厢记》、《牡丹亭》、《窦娥冤》、《聊斋》、《封神榜》、《济公》、《杨乃武与小白菜》、《祝枝山传奇》等10多部影视剧都曾在园中取景。

  结语:上文是关于上海方塔园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想要了解更多的相关介绍,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内容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a936850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