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生活 > 一起来看看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的历史

一起来看看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的历史

  你对我们的地理环境有没有一些了解呢?要是有看过探索栏目的朋友们,应该都有听说过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吧?如果你也很感兴趣的话,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可可托海三号矿坑以及相关资料。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可可托海位于阿尔泰山中部富蕴县城北东直线距离32千米,公路里程51千米。可可托海蒙语意为“蓝色的河湾”,哈萨克语意是“绿色丛林”。素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享誉海内外,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麦加”。

  矿坑历史

  可可托海矿区发现于1930年,当时仅有当地少数民族对三号矿脉露头部分进行开采,产品用做珠宝装饰材料。1935年,前苏联政府的两个地质分队来到阿勒泰。为推动找矿,他们随身带有多种有色及稀有金属矿物标本,动员广大农牧民在阿尔泰山区采集有用矿物,交地质队按质论价收购。正是根据牧民的报矿地点,地质人员首次在阿勒泰地区五十万分之一的地质图上标出了绿柱石的矿化点八处,其中富蕴县可可托海矿床于1935年被阿牙阔孜拜(哈萨克族,哈萨克语:Ayakozbay Аякөзбай اياكوزباي)等人发现,并列为八处绿柱石矿点之一。

  这个富产绿柱石(铍)等稀有金属矿床的发现,引起了前苏联政府和科技界及地测、采矿人员的重视,他们多次来华从事地质勘探,并在可可托海矿区以三号矿脉为主进行试采,开采了绿柱石和钽铌铁矿。根据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1950年3月1日成立了"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阿山矿管处"。1955年元月1日,矿区全部企业移交我国独自经营,原阿山矿管处更名为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总局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可可托海矿管处,直属中央管理。1958年,又改名为可可托海矿务局。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20世纪50年代,国家开发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时,小镇聚集了来自祖国各地的4万余人,而且前苏联专家带来了先进的设备,盖起了俄式风格的楼房,可可托海成为当时新疆物质、精神生活最富裕的"西部小上海"。

  除了三号矿坑之外,在可可托海小镇的地质陈列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透明玻璃状矿石。这是迄今世界上第一块额尔齐斯石。

  1982年,来自成都的地质工程师韩凤鸣在额尔齐斯河畔发现了一块重5克的白色半透明自然晶体。1984年,它被国际矿物学会确认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矿物,因世界上仅此一块,所以被命名为额尔齐斯石,韩凤鸣无私地捐给了地质陈列馆,成了镇馆之宝。

  这块价值连城的额尔齐斯石距今发现命名近二十周年。此前它一直静静地躺在两间平房的玻璃窗里,只有贵宾来可可托海参观时方能一睹它的风采。一般的游客只是听说而已,却无缘与它相见。

  上面文章为你讲解的关于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有兴趣的朋友们,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我们的网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a210883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