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他是清朝最后的刽子手,一生砍头300多颗,无妻无子,孤独终老

他是清朝最后的刽子手,一生砍头300多颗,无妻无子,孤独终老

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站在正义那一方,多行善事,则会得到众人帮助支持。若是站在邪恶那一方,做事情违背人性道义,则会被人们孤立,不得善终。

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人们常说,无论你失去了什么,遭遇了什么,只要仍旧活着,便是馈赠。世界上最崇高的职业便是医生,他们延长人们的生命,与死神作斗争。与之相反的,最恶劣的便是夺去他人性命的职业,在过去,刽子手便是这种职业。

刽子手的职业生涯,便是不断地执行着剥夺一个人生命的行为。明明夺去他人生命的行为并不是他们做出的,明明他们只是在兢兢业业的工作着,却没有得到任何人的称赞,甚至最终落得了悲惨的结局。

有时候,并不是人们特意地做一些恶事,而是因为种种原因被迫不断地作恶,而导致自己晚景凄凉。邓海山便是如此,他的人生像是一个恶作剧,一生都在行恶事,但都并非他的本意,但是却食了恶果。

邓海山其人

清朝是王朝的终端,刽子手这一职业,也伴随着王朝的衰落而逐渐消失。邓海山其人,便是清朝最后的刽子手,也可以说,他是刽子手这一职业的终结人物。因为其在刽子手这一行业的独特地位,他受到了较多的关注。

随着人们不断的挖掘,邓海山的一生,逐渐展现在了人们眼前。他并不是自愿加入这一行业的。年少时的邓海山,也拥有着自己的抱负,想要成为一个有志青年。但因为家庭的困苦,生存的艰辛,为了活着,他无奈投入了这一行业。

在当时,刽子手并不受社会主流的认可,甚至是社会最低贱的行业。但是这一行业又不可或缺,因此为了招募到足够的人员,官方提供了丰厚的薪水来吸引人们从事这个行业。一切的鄙薄在利益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邓海山便是由此决定成为一名刽子手。

当时成为刽子手并不容易,在正式入职之前需要跟随师父长时间的学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的邓海山在其十几岁时便开始随着师父练习,不断精进自己的斩首刀法,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只为能够成为一名刽子手。

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勤学苦练,先是练习手法,然后慢慢地在植物等死物上模拟,等他可以分毫不差完成师父的要求后,才能够用牲畜等货物进行练习。在师傅的教导和自身的勤奋之下,邓海山学成应聘成为了一名刽子手。

当时的刽子手收益颇丰,斩首一个人就能够赚取四块大洋,可以说斩首越多薪资越多。成为刽子手之后,邓海山一改之前的面貌,成为了一名有钱人。这也算是实现了其当初择业时的目标。

其实,邓海山对自身定位清晰,能够吃苦,学习勤奋,从事任何一个行业都能够出彩。但是当时社会复杂,家庭贫困,温饱都无法满足的邓海山一下子被刽子手的高薪冲昏了头脑,选择了这一个违背道义的行业,这其中有命运的捉弄,也有其自身的贪婪。

违背行业准则,砍头三百颗

邓海山成为一名刽子手之后,很是出了一番风头。因为他刀法精益,从不出错,短时间内便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一方面他因此在经济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另一方面也使得他的精神压力剧增。

刚入职场,他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见识过什么世面的新人。而刽子手这一行业,面对的压力庞杂而巨大,不仅仅要保证自己的手艺,在斩首时不犯错误,不受疏忽,更多地是要承担环境社会聚焦在他身上的目光。

邓海山的精神世界十分的紧张,他无时无刻不在绷紧着,无论是在斩首台上,还是在生活中,不敢有一丝丝的松懈。因为刽子手这一行业的标准十分严苛,一旦发生错漏,他便会失去这个职位。

正是在自己高超的刀法和全神贯注的心态共同的影响下,邓海山在刽子手这一行业上如鱼得水。众人的追捧和极高的收入让邓海山的心态逐渐发生转变,他变得飘飘然,渐渐地忘记了师父再三的告诫。

因为刽子手这一行业违背了道义,积恶作孽,所以行业内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等到斩首的人头数达到九十九的时候,便离开刽子手这一行业,另外谋求生路,以此来消除自己以前的恶孽,求得善终。

但是邓海山对师父的告诫不以为意,违反了行业内的规定。直到最后,他总共斩首了三百颗人头。这一战绩可以说是行业内无人能及,也为他带来了很多的收入,可以说他的风头,一时无两。

迅速跌落,晚景凄凉

邓海山一直认为自己能够坚守在刽子手这一行业内,即使大清破灭后,他仍抓住了长沙的斩首令的机会,在长沙继续着自己的斩首事业。那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美好生活就要结束了,仍旧大肆挥霍着,没有什么积蓄。

就当他以为自己能够一直维持这样繁华的生活的时候,很快斩首方式被全面否决,刽子手这一行业迅速没落,曾经的刽子手们被人们唾弃。从巅峰跌落的邓海山还没有来得及适应突然转变的生活,便失去了一切。

很快,之前的积蓄消耗光,邓海山成为了街头的流浪汉。早年时,他的父母便已离世。后来从事刽子手,拥有大把钱财,邓海山只顾着享受富贵的生活,没有娶妻成家。从来没有想过刽子手会失业的他没有任何积蓄,一下子便落魄了下来。

因为没有资产,居无定所,邓海山只能够四处流浪。可是享受过繁华的生活,消费过大把钱财的他,又怎么能够接受自己突然间天翻地覆的生活呢?再加上刽子手这一行业本来就直面巨大的精神压力,邓海山很快就崩溃了。

终其一生,邓海山都没有娶妻,更谈不上拥有自己的子女。早年时他便是孤身一人,晚年时仍是如此。长久的孤寂、众人的冷待、翻转的生活,在无数个无法入眠日夜中深思,他试图寻找出自己遭遇这种境况的缘由。

或许是年华易逝,逐渐老去,或许是真心悔过,邓海山突然间有了皈依佛门,潜心悔过的想法。他或许意识到了自己斩首过多,没有遵守行业内的潜规则而自食了恶果。因此想要在寺庙里修行,来减轻一些自己的罪孽。

拥有这个想法之后,邓海山便找到了附近的寺庙表明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寺庙拒绝了他,佛不渡所有人,邓海山最后的愿望,或者是说最后改变自己命运的路被斩断,他彻底失去了希望,意识彻底消沉了。

结语

他的晚年无人陪伴,终日浑浑噩噩,四处流浪着度过了自己的余生。当时因斩首收到薪水时多么惊喜,晚年时躺在冰凉的地面上无人关心时便有多么绝望。邓海山的一生,成也刽子手,败也刽子手,喜也刽子手,悲也刽子手。直到后世人忆起,他的名字,也紧紧地与刽子手连在了一起。

邓海山的凄凉,是命运对他的捉弄,是上天对他贪财的惩罚。但在特殊时代背景的影响之下,捉弄太过,惩罚太深,年轻时一时不慎犯的错,他用自己后半生的凄凉孤独来偿还。勿以恶小而为之,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错误,有可能影响终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387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