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情感 > 如何驾驭那些比较难搞定的人(三招包教会,记得收藏)

如何驾驭那些比较难搞定的人(三招包教会,记得收藏)

原创作者:兰彦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比较难搞定的人。


这些人要么是因为利益关系,要么是性格因素,要么是因为工作需要,在我们与之接触的时候,他们常常怀着各种戒备,心门紧闭,不愿开诚布公。


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如何驾驭,让他们从心理上认同并归属我们?


鬼谷子有一智慧禁果叫“重累感化法”,帮你搞定难搞的人。如果对方是一个重情义的道德君子,你可以通过深情厚谊反复感化他,让他的内心受到温暖和震动,从而从心理上接纳你和支持你,并愿意跟你共同进步。关于重累的具体描述,鬼谷子是这样写的——

鬼谷子说:“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


意思就是,对飞箝之术难以奏效的人,可以先征召他,然后用各种手段反复触动他的内心,从而感化他;或者先不断地触动他感化他而达到摧毁对方的心中堡垒或抵触,从而归心于我;或者通过反复感化他,以摧毁他的顾虑或抵触;或者摧毁他的心中壁垒以触动他从而征服他。


鬼谷子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不可善者”,就是说有些人你用往常那样的赞美为主的飞箝之语不太有效,因为对方能够自觉挡住糖衣炮弹的攻击,甚至任你说的天花乱坠,对方就是油盐不进。


这个时候,怎么办?按照鬼谷子的观点,我们应该把飞箝之道加以灵活变通。随后他就在后面给出了“重累感化”的创新用法,一共有三类运用的类型:


1、或先征之,而后重累

如果你想让某个人加盟你的事业,可以暂且不管他是否跟你心意相通,忠心不忠心都无所谓,哪怕心怀鬼胎都没问题,先征召过来再说。


征召过来干什么?采取“重累之法”慢慢感化他。重累是什么意思?重是反复、重复,一次又一次;累是累积和叠加。


“重累”就是用各种手段反复触动他的内心,就像一块块情感的石头反复地累积,他肯定会受不了而深受感化。如此一来,他就成为你的人了。


事实上,从前很多婚姻模式就是这样的,不管有没有爱情,先结婚在一起了再说。


等生米做成熟饭,随着日久天长的相濡以沫,渐渐就有了感情和依赖。你看,老一辈的祖父母们白头偕老的比比皆是,这就是鬼谷子飞箝之道中“重累之法”的运用。


曹操对关羽也用过这一招,又是送金又是送美女,可惜关羽被刘备先入为主了,所以曹操的“重累之法”没有彻底成功,如果换成其他人早就沦陷了。


尽管如此,在败走华容道的时候,关羽还是感念旧情放曹操一马,让他得以成功逃脱。智者总是擅长重累之法,通过反复感化来动摇对方的内心,让他去为你行动。


2、或先重累,而后毁之

采取“重累之法”,目的是为了摧毁对方内心的障碍和壁垒。当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口号,摧毁了老百姓内心的戒备和疑虑,加上“打土豪、分田地”以及各种嘘寒问暖的反复感化


让人们知道共产党是为老百姓当家做主的,于是纷纷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因此一天天壮大。


重累之法蕴含着一个道理:“得人心者得天下。”我们让别人为自己服务也是,必须通过反复的方式以摧毁对方内心的隔阂和芥蒂,让他觉得跟你是自己人,这样才能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这就是俗话说的“先做朋友,后做生意”,一次又一次地聚会,吃饭、喝酒、品茶、聊天,这样消除了疑虑,建立了情谊,生意于是顺理成章不知不觉就做成了。


3、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

这里讨论的是先采取反复感化来摧毁内心隔阂,还是先摧毁内心隔阂再反复感化。


这是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时候两个人由于陌生和不了解造成的隔阂,这就需要先接触之后,采取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让双方达到真正的了解,从而摧毁隔阂和矛盾。


但如果是因为误会造成的内心隔阂,必须先摧毁心中的隔阂再采取反复感化之法。


因为大的误会就像拦路虎,这个虎不打死,就别想有正常健康的接触和感化,即使反复感化也被认为“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心有隔阂,所以貌合神离。


很多时候,亲兄弟、好朋友之间因为误会和猜忌造成绝交,双方相互之间不再往来,这个时候你怎么反复感化呢?


只有打开天窗说亮话,将当年的疙瘩解开,将心中的石块摧毁,双方才能彻底如释重负和一笑泯恩仇。所以鬼谷子建议在这种情况下要采取“以毁为重累”之法。 


如何反复感化一个人?我在这里送大家八个字: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你如果这样做,人人都会受你的感召,纷纷拥你为群体领袖。同事就是进入对方的群体和圈子中,跟对方一起做事,朝夕相处,可以做邻居,可以做朋友,也可以做同事,随着一天天的接触,必能感化对方。


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重累之法对那些正直开明、良好品行的人才有突出的效果。


我们在公司对员工也是如此,有的员工你用感情把他笼络住,他就会心甘情愿地辛苦努力,哪怕工资少一些,他会认为老婆人不错,我要回报老板恩德。不能轻易背板他。这里面就有一个道义存在。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摘自《鬼谷子智慧禁果》

原创作者:兰彦岭

转发请注明原作者,否则视为侵权处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nx/377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