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可穿戴设备 > 从风口到鸡肋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 一起来看看吧

从风口到鸡肋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 一起来看看吧

  7月份的第一周,曾成长为硅谷独角兽的Jawbone宣布停止业务并清算其剩余资产。Jawbon成立于1997年,早期以制作硬件头设和扬声器闻名,后来专注于健身追踪器等可穿戴设备及相关软件产品。公司的最高估值曾达到32亿美元,总融资额达9.3亿美元,是消费级可穿戴设备的领军企业。

  Jawbone之死是可穿戴设备领域的里程碑事件,该领域的另一巨头Fitbit日子也不好过,虽然在2016年底以2300万美元收购了智能手表制造商Pebble,但这一举措并不明智。该公司2015年中期股价高达近48美元,后来暴跌至每股5美元。

  曾经的热门领域在全盛时期受到打击,让众多科技界人士纷纷将审视的目光投向可穿戴设备领域。今天星河研究院将通过这篇文章来探讨可穿戴设备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出路。

  1、可穿戴设备领域投资金额断崖式下滑

  我们这里定义的可穿戴设备领域,包括开发可以佩戴或放置在身体上的电子设备的企业,还有可穿戴医疗设备、AR/VR头显等技术的企业。

  从上面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到可穿戴设备行业近年的投资情况:从投资数量来看自2012年以来都是上升的趋势,但投资总金额在2014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下滑。2017年到目前为止,可穿戴设备领域已经有78笔投资交易,总金额达到3.27亿美元。

  风险投资的金额在下滑,主要原因是投资机构要开始规避高估值的风险,而且对于可穿戴设备带来的几乎类似的功能感到疲劳。因此,新进的可穿戴设备公司可能会受到融资压力。

  目前的可穿戴设备主要提供两个功能:生物标记跟踪和最小可代替智能手机的设备。因此,可穿戴设备就分为两种类型:健康追踪器和智能手表。

  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6年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相较2015年增长18.4%,带来了287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115亿美元来自智能手表。但由于智能手表的核心价值还并没有发挥出来,健康追踪器缺乏可靠的医疗级别数据,因此发展遇到了障碍。Gartner也调低了2017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的预测数据。

  2016年健康追踪器出货量排第一的是Fitbit,其次是小米。而智能手表出货量排第一的无疑是苹果的Apple Watch,其市场份额占到了40%以上。

  Fitbit智能手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a78478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