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可穿戴设备 > 双十一火爆难掩VR/AR尴尬 被马云称为Buy+的玩意哪去了

双十一火爆难掩VR/AR尴尬 被马云称为Buy+的玩意哪去了

  双十一购物街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八年的时光,热点频道君印象里,在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决定发起购物盛典“双十一”的前几天里,当时国内各地的促销活动还都是通过短信发送的方式进行的。而现在,到了11月11日午夜,一场购物盛会拉开序幕,瞬间交易额突破15亿美元,电视中也在不停的更新数据统计。一辆又一辆满载的物流卡车、摩托车运载着货物涌上街头,随即30多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

  但在阿里巴巴的VR购物平台Buy+中,却依然保持着一种诡异的平静。目前并不怎么沉浸的“沉浸式零售体验”还处在初期阶段,一个几块钱的纸盒眼镜把你的手机铺在脸上,手机扬声器也像往常一样发出同样轻薄的声音。

  同样,平台上也并没有太多内容,零售商们也只列出一小部分商品。虽然虚拟商城是一个真实的销售平台,但大多用户也只是短暂的浏览一下。

  不过“双十一”作为一个创新者还是非常具有价值的。这样的事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被视为一个定性指标:什么还能继续推动促进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呢?

  VR/AR就是下一步

  在AR游戏《Pokemon Go》中,玩家跟随者手机中的指示沿着现实世界的街道去解锁虚拟物品,而这些虚拟物品则需要用真钱来支付。

  显然VR/AR便是下一步要做的,eBay、宜家、乐高、哈根达斯也已经在其零售领域中迈进了虚拟现实的阶段。根据权威机构高盛的估计,2025年VR技术在零售领域的应用价值将达到16亿美元,用户数量也将超过3200万。

  不过这一未来结构还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条例和规定,来约束管理在市场营销或广告中使用VR/AR技术。

  正如“双十一”这样全国性的唯物主义“灾难”所引出的一些道德问题,直到最近才进入公众的视野中。这也将是VR/AR等新兴媒介在国内零售市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另一征兆。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Mike Evans曾在2016年时表示,科技将会把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而整个过程都只是为了促进消费而进行。在Buy+平台上,顾客只需浏览商品并点点头便可以实现购买。

  Evans说“VR/AR技术让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更牢固的关系,这意味着一些传统的外联方式将逐渐被替代,例如如果一个公司想要在某一地区开设店铺,则不再需要在其地区内派驻或雇佣相关人员了。”

  VR/AR相关规范还未建立

  将销售游戏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双十一”足以证明游戏化和更新颖的交易方式可以推动促进销售。许多消费者甚至提前几个星期就会想要购买的物品塞满购物车,以便抢在其他同类买家之前购买。

  但是这些销售策略都是在既定的规则下进行的,而对于VR/AR来说这样的规则还不存在。尽管应用这些新兴技术还存在着一定争议,但相信这样的窘况不会持续太久。

  “就像其他类型的媒体一样,连接不会自动发生,因为你戴着一副VR眼镜。”Nonny de la Peña解释道,她经常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新闻报道,并让观众体验了解那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信息:大到战火纷飞的冲突地区,小到食品安全问题。De la Peña目前正与美国公共电视网合作,编写一份有关在新闻业中使用VR/AR技术的最佳实践报告。

  她说“这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媒介,目前我们还在探究它与其他媒介相比的独特之处,并期待有谁或是相关机构能够找到它真正最佳实践方式,并制定相关文化规范。”

  电商大佬们纷纷布局VR领域,无非就是希望借VR技术进一步促进用户消费,解决用户线上无法体验商品的痛点。《体验式营销》的作者柏恩德·H·施密特提出五种类型的体验形式,在他看来“成功的营销”能够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而VR/AR,恰好能够在用户无法亲自去线下体验的时候,最大程度完成“成功的营销”。

  1、虚拟电商的最初尝试

  早在2010年的时候,就已经有厂商开始尝试颠覆传统的电商体验。为了给予消费者更身临其境的体验,包括IBM、美商艺电、蜗牛等企业提出要将现实世界与虚拟数字技术相结合,如IBM与故宫共同推出3D虚拟紫禁城、蜗牛推出“第一虚拟商务”网络体验式行销平台,立志成为“虚拟世界缔造商”等等。在这些项目中,用户可以化身为虚拟世界中的人物,或是去虚拟的紫禁城中参观磅礴大气的皇家园林,或是在第一虚拟商务所搭建的平台上,让虚拟世界中的人物试穿你看中的衣服。

  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无论是”3D虚拟紫禁城“还是”第一虚拟商务“这样类游戏化的尝试,都没有为用户的消费带来革命性的体验和改变,最终没能成为主流,但是这些最先尝“螃蟹”的厂商为虚拟数字的实体化带来了自己的思考,并且一直在布局相关领域,IBM联合万代南宫梦、Aniplex开发《刀剑神域》VR游戏,蜗牛则布局VR直播与VR游戏两个方向,《方舟公园》等作品也即将上市。

  2、哑火的VR、AR购物

  但是即使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发展到现在,想要在虚拟世界中败家(Buy+)还是没那么容易,淘宝里面去年大肆宣传的VR购物的入口都没了,今年造物节上提出的AR Buy+也是杳无音信,京东今年更是绝口不提VR,转而大肆宣扬“无人店”、“无人机”送货等“无人概念”。VR购物,全面哑火。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去年宣传自己的VR、AR消费体验,更多的只是用“虚拟现实“这杆抢瞄准了消费者尝鲜心理后,赚足噱头,打造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技术成熟、体验完美之前,VR网购还不能充分激发消费者购买配套VR产品的普适刚性需求。

  而对于入驻平台的商家来说,用户对VR购物不买账,他们也就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对自己店铺中的物品进行三维建模等等,而10多亿规模级的实体商品虚拟化的成本,阿里也不可能完全由自己负担。

  这三方面的原因导致电商平台的VR购物全面哑火。

  3. VR、AR购物的突破口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曾预测,最大的电商会成为最大的实体店的拥有者,两者会进一步加速整合。同样,VR、AR购物的未来突破口,也在线下的实体店。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无论是阿里京东苏宁国美还是小米都在积极开设线下体验店,与此同时在相关领域进行投资(阿里投资Magic Leap)或者开展合作(京东成立VR联盟、苏宁和暴风深度合作)。

  充分发挥线下优势,推广VR、AR购物,不是最牛,但是最靠谱的可能就是宜家了。

  在VR方面,宜家推出了一款实验性的虚拟现实应用——IKEA VR Experience,并且已经支持HTC的Vive平台。用户可以在虚拟厨房四处走动,也可以拿起平底锅放到炉子上。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体验的感受来选择厨房物品,并看到整体装修后的效果。这可以大大消除用户的顾虑,降低退货率与投诉率。

  IKEA VR Experience

  在AR方面,宜家推出了一款名为IKEA Place的的iOS应用,这款应用可以用摄像头定位摆放新家具的位置,随后可以把沙发、餐桌等摆放到你所定位的地方查看整体效果。比起传统用手工测量房间尺寸再去线上或者线下店铺对比购买,用户的感受更直观,满意度也会更高。

  热点频道认为:综上所述,各巨头纷纷入场的确让VR、AR购物的风头一时无二,但是,真的要实现那些年大佬们吹过的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京东的VR/AR实验室负责人也曾表示目前各大厂商也只是跑马圈地,真正的大战,要5年以后才会开始。

VR AR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a209905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