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华为无「芯」可用,高通却急了

华为无「芯」可用,高通却急了


8月7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某峰会上公开表示,今年秋天将发布新一代旗舰机Mate 40,搭载华为目前最强的麒麟芯片。

掌声刚落,余承东便坦言道:由于美国的制裁,本批芯片将是麒麟的最后一代高端芯片,绝版在即。

他进一步表示:「(麒麟芯片)可能是华为自产的最后一代,很遗憾。华为在芯片领域开拓了十几年,从严重落后、到有点落后、到赶上来、再到领先,有着巨大的研发投入,过程很艰难。但是在芯片制造这样的重资产领域,华为并没有参与,9月15日后旗舰芯片无法生产了,这是我们非常大的损失。

即便是在5G领域领跑全球的中国顶尖的芯片设计公司,依旧被阻断了去路,并在短期之内一筹莫展。

华为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已经做到万全的准备,仍然无法应对日益紧张的芯片库存。与其他技术层面的核心问题一样,华为如何应对这一轮芯片危机,同样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很多人对此表现出了疑问,难道华为的高阶手机以后都买不到了吗?

当然不是。

但有一个前提,只要所有的内部芯片都使用对外采购的方式,华为手机便可以继续生产出货。那麒麟芯片呢?不好意思,做不了。

超前备货仍难敌制裁压力

在此之前的2018年,华为早就对现有的供应链进行调整,并尽全力完成超前的备货。

根据相关财报的显示,2019年末,华为整体存货同比增长75%至1653亿元,原材料一项较2018年末增加了65%,占所有存货比重35%,总价值达到585亿元。而原材料库存这一数字在2017年年末仅为190亿元。

换句话来说,华为在芯片这个供应链上的存货是有对应准备的。

与此同时,华为还在不断加大对外部芯片的采购。根据之前的消息来看,华为在2020年向联发科订购了1.2亿枚芯片,这些芯片将会用在今年发布的6款手机中。

此前的存货和外购确实可以缓解部分华为的芯片压力,但同时也让华为丧失了核心竞争力。从目前的5G手机发布趋势来看,2020下半年将是5nm芯片的主场。在麒麟芯片断档之后,华为已经无法再与台积电合作生产5nm芯片,进而降级到7nm级别。

中芯国际此前被看做是华为的「救兵」,但同样难逃美国禁令的制裁。

在8月7日财报会上,被问到是否在9月14日后继续对华为供货时,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梁孟松回应称,不针对某个客户评论,但是绝对遵守国际规章,「我们绝对不做违反国际规章的事,有很多其他客户也准备进入我们有限的产能里面,所以这个影响应该是可以控制的」。

诚如余承东所说,「自研手机芯片一途,华为从严重落后、比较落后、到有点落后,一直到终于赶上来,获得领先,然后现在被封杀,这过程投入巨大研发资源」。

此后如竟没有麒麟,叫华为如何不痛心?

放在华为面前的三条路

1.搁置麒麟,外采芯片

最近几年我们不难发现,在华为自身的中高端手机产品线上,都会使用自家研发的麒麟系列芯片,与高通有着很大程度的合作。

在部分入门或中端产品线时,华为才会使用高通芯片。比如荣耀 8X 系列使用的高通骁龙636和骁龙660,其二合一笔记本MateBook E则使用骁龙850芯片。

联发科

情况从2019年发生了变化,华为开始加大与联发科的合作力度,从畅享Z、畅享20 Pro,到荣耀 X10 Max、荣耀Play4等,都是采用联发科的天玑 800 芯片。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联发科已成为海思的“新备胎”。

随着华为和联发科的关系进入“蜜月期”,业界预期,双方合作可能由中端芯片天玑 800 芯片,逐步扩展至高端的 5G 芯片。

2.更换供应商

5月16日,美国第二轮禁令表示,凡使用美国设备的生产线都不能再给华为代工。

对于12寸的生产线来说,做到完全排除美国设备商是很困难的。但8寸生产线要实现这个要求,则会比较容易。

当下,一些设备厂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尝试专攻华为的8寸设备需求。一方面是能看到商机,另一方面则因为设备国产化是国内的热门话题,资金支持非常充裕。

如果采用这条路线,华为将会陆续调整供应商,在躲开美国禁令前提下,寻找可以配合的半导体厂,保持自身的研发能力,继续深耕市场,并避开美国限制。

美国第二轮「封杀」的核心意义,在于阻碍我国14nm和7nm芯片的生产,逼迫设备商购买国外(美国)产品。

在不违反美国禁令下,维持研发能量目的在于,没人知道禁令会持续多久,这当中隐含过多的政治考量。如果禁令能尽快解除,内部研发不中断,可以立刻衔接上; 如果就此放弃所有研发,不就等于坐以待毙,或等到美国禁令松绑后,再重新研发,那时间恐太晚了。

3.重走三星模式

最近微博上有人爆料,华为为了挖角半导体专业人才,其半导体设备厂老总跑到上海市政府处投诉。

这条传言证明了华为内部一直在探讨跨入半导体工艺制造的倾向性,甚至从华为放出的员工招聘中,也看到了大量工艺制程方面的人才需求。

三星芯片

有趣的是,前段时间因为华为要招聘光刻工艺工程师,一度被外界视为——华为终于要自己研发光刻机了,甚至还是5nm光刻机,并在两年内量产。

事实上,招聘光刻工艺人才,与招聘研发光刻机的工程师,完全是两码子事。

「两道禁令」之所以可以全面封杀华为,关键就在于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美国掌握三大关键:设备、EDA、IP。要在这三道程序上绕开美国,非常困难。

余承东此前公开演讲时也表示,很遗憾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华为没有参与重资产投入型的领域、重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只是做了芯片的设计,但没搞芯片的制造。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不在别人屋檐下低头,华为走三星模式,的确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像是三星、英特尔,尤其是存储厂东芝、美光、SK 海力士等都是走 IDM 模式,自己有设计能力,也自有晶圆厂制造。一般而言,存储厂因为都是标准化产品,走 IDM 模式是最适合的,会比逻辑厂更适合。

现有的 IDM 厂模式都是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华为现在转型为 IDM 模式,不是不可能,只是有点晚,会比较辛苦。

“三星模式”仍是很适合华为参考。三星虽然是全球存储芯片,也有逻辑芯片,自己生产、也帮其他客户代工逻辑芯片。

更重要的是,三星和华为的经营模式原本就很接近。两者在品牌手机上互争龙头,都是从上游的半导体芯片设计,到下游建立终端品牌影响力,最大差别是华为没有半导体工艺制造的能力。

华为要跨入制造端,另一个方式是同时与晶圆代工厂深度合作研发,自己掌握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关键技术,等于是 “半” 跨入制造领域,不用从头开始。

皇帝不急,太监急

没错,芯片的封杀的确预示着华为手机领域的末日,但还有一方比华为更加着急。

那就是高通。

高通收入的大部分都在中国和韩国,而华为和高通的“爱恨纠葛”,也从特朗普开始制裁华为后变得微妙。

《华尔街日报》最近披露了一则重磅消息,高通正在积极游说特朗普政府,呼吁撤销此前针对华为的元器件出售禁令。

高通表示,美国政府制定的出口禁令「不仅不会阻止华为获得必要的零部件,反而可能会将数十亿美元的市场拱手让给高通的海外竞争对手」。

因为有媒体报道,虽然特朗普限制了美国企业与华为做交易,但是日本企业正在填补空白。毕竟,没人会和钱过不去。

根据目前的收入来看,华为的订单几乎支撑了高通近50%的利润来源。试问还有哪个企业能够购买这么多的高通产品和业务?

最后

今年7月29日,任正非在3天时间内先后到访了上海交大、复旦、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

美国一系列的打压与威胁,华为内部也在不断地复盘和思考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华为建立真正的创新机制。

就像是余承东那句话所说:「构筑产业的核心能力,要向下扎到根,向上捅破天,根深才能叶茂」。

资料来源:

《华为芯片断货,高通比它还急》,来源:科技富能量

《华为高端芯片“绝版”之后下一步怎么走?》,来源:第一财经

《华为此生再无“麒麟芯”?三套救援剧本正在路上》,来源:问芯Voice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38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