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这次惹上周鸿祎,天眼查们为何麻烦不断?

这次惹上周鸿祎,天眼查们为何麻烦不断?

需要对其利用公开数据的方式方法、运营的边界加以规范。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邬静娜

天眼查惹了新麻烦。

近日,360金融称准备起诉天眼查,理由是后者发布了“严重不实信息”。从当天中午开始,网上出现了一系列文章称周鸿祎已卸任360金融董事长。这个消息最早是天眼查发出的,也是天眼查发送给媒体的。

360金融认为,周鸿祎确实卸任了奇步科技的董事长,但他仍然是上市公司360金融的董事长。天眼查发布的不实信息很可能导致公众的不信任、降低其长期积累的商业信誉。

尽管在一些人看起来天眼查像个媒体,但实际上,它是做“商誉调查”的。

在中国市场,天眼查、企查查和启信宝是“商誉调查”领域的三个主要公司。近年来的明星代言和铺天盖地的广告,让这个行业逐渐走入了普通人的视野。通过这些平台,人们可以查询企业、事业单位、基金会、学校、律所等的各类信息。

一位业界人士说,“了解一个机构从没有像今天这么方便”。这本是一个好事情,但很多人认为,有些地方它做得有些过了。

对天眼查们的不满,360金融事件还只是个缩影。市场上甚至有一种担忧,如果不对它们利用公开数据的方式方法、运营的边界加以规范,这些公司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视觉中国”。

乌龙频频

对天眼查们不满的,不止周鸿祎。

此前的4月17日,中国石化集团销售实业有限公司也有过公开指责。该公司被登记为“中国海龙集团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这个信息在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的查询平台都有展示。

在当日的声明中,中国石化集团销售实业有限公司要求上述平台更正相关信息,因为他们和中国海龙公司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股权关系。

不满也不是现在才有的。仅2019年4月,天眼查就曝过两起大乌龙。

先是天眼查发布信息称,如涵控股上市后不足2月内,阿里巴巴等8家股东就退出了。实际情况是,机构投资者都受制于上市后180天的锁定期,当时手里的股份根本没办法出售或转让。

此后的4月20日,某电视台对新能源项目投资骗局的报道中引用了天眼查的数据,结果光合集团与旗下光合华旅投资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无端被牵连。

光合集团后来发表声明说,他们和诈骗平台“光合华旅新能源投资平台”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他们的工商资料被冒用了。为自证清白,光合集团截取了天眼查的信息,一一指出错误所在。

这也不是天眼查一家才有的问题。

2019年6月,蚂蚁金服、蚂蚁微贷曾把企查查告了。当年5月,企查查对外说蚂蚁微贷破产了,依据是蚂蚁微贷的清算组新增加一个人。但蚂蚁清算组从2015年就成立了,成员信息也都公示好几年了,到企查查这里,变成了新增或新变更数据。

明星企业尚且有这样的遭遇,一般公司的抱怨就更多了:涉及的问题不仅有商标、法人信息错误的;有法人、管理层电话被泄露的;还有普通人的电话被和企业关联的,等等,五花八门。

信息不对?概不负责

面对360金融的指责,天眼查道歉了,却不承认自己有责任。

在之后的一份公开说明中,天眼查强调并没有凭空捏造事实、也不认为存在数据错误。因为奇步天下的工商资料确实显示周鸿祎卸任了董事长一职,360金融的微博和微信账户认证资料都是奇步天下,360金融又没有公示运营主体变更了。

一句话,天眼查会出错,都要怪360金融公开信息不及时。

这么“甩锅”实际上是行业的普遍做法。三个平台都强调,他们的数据来源都是公开渠道,包括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等。

另一个“甩锅”的做法,就是这些平台都坚持“数据一致性原则”,即他们的信息是有来源的。

比如,如果企业信息中出现了个人手机号,那肯定是因为企业在年报中提交了。而且如果错误在源头就形成了,他们对此无能为力,“当事人不应该找我们,而应该去改工商资料。”

市场对这种说法并不买账。“既然拿数据产品和服务挣钱,提供精准数据就是基本义务和责任。”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眼下行业内还没有标准。

商誉调查公司们却认为:挣钱是因为它们付出了劳动。

天眼查创始人、CEO柳超在多个公开场合说过,天眼查们的价值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联系,然后得出“洞见”型的结论。

然而,这种说法却被360金融事件打了脸。天眼查的信息整合方式存在漏洞,得出的可能不是“洞见”,而是误解。

杭州互联网法院在蚂蚁微贷诉企查查案件中指出,很多时候这种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这些平台做些简单核实。

在声明中,天眼查表示已经在努力和360金融公关团队联系。问题是,这样的工作事前为什么不做呢?

渲染、传播:它们能这么干吗?

更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失误”的信息被天眼查大量传播了出去。

360金融委托的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罗列了以下事实:天眼查首先在自己的网站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文章,标题和内文都着重指出“周鸿祎卸任360金融董事长”;天眼查还以“火焰标识+热点新闻”形式,在网站显著位置引导、推荐公众用户关注这一内容;同时天眼查还给多个媒体散布、传送了上述文章和相关信息。

看得出,天眼查和企查查已经算得上是资讯平台了。不仅推送、同步企业的信息变动,甚至直接发布相关报道;此外还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

如果信息有误,那大量传播也将放大企业的困扰。而为了提高传播度,天眼查们还可能会渲染出一些和实际情况不符的结论。

这也已经在发生。

天津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2020年该公司进行了法定代表人等几项正常的工商变更,天眼查同步了具体信息,还将此整理成新闻快报发布给合作媒体。“这引发了市场诸多臆想,公司不得不出来辟谣。”

途牛、飞鹤乳业等都表示遭遇过同样的麻烦,公司的一些正常变更吸引了不必要的关注。多家企业表示,这给他们的正常发展造成了困扰,“不仅是成本和负担的增加,还可能丧失可能的合作机会。”

但对天眼查们来说,这却是提高知名度、带来更多用户的有效途径。问题是,这是天眼查们能做、应该做的事情吗?

本刊记者就数据质量、如何保证准确性等问题,询问包括天眼查在内的行业主要公司,几家公司普遍表示,在利用技术改进,但目前并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372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