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三星已经摊牌,华为与小米是否还有“王炸”

三星已经摊牌,华为与小米是否还有“王炸”

资料来源:OFweek物联网

物联网智库 转载

导 读

在物联网产业中,三星、华为和小米,又有哪些不同?

2月12日凌晨3点,三星S20年度旗舰终于正式亮相,据了解,三星Galaxy S20系列的三款产品,在设计,性能、拍照上进行了大幅提升,主要数据下:

(图片来源:三星中国)

而在这极端数据的背后,却是三星对物联网产业的核心布局。在三星的物联网布局中,正如同华为、小米等企业——以手机为人机交互点,从而拓展到电视、扫地机、空调、冰箱等一系列家居产品。

然而,在物联网产业中,三星、华为和小米,又有哪些不同?

三星:从单品到系统

作为一家依靠商贸出身的企业,三星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跨国企业集团,旗下涉及三星电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电机、三星康宁等企业,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

然而在物联网方面,三星通过收购的方式,从而拓展自己在物联网产业中的发展。据了解,三星物联网战略呈现出“先产品后平台,先单品后系统,先底层后顶层”的特征。为此,三星做了如下布局:

1、整合物联网应用系统:三星将Samsung Connect、Smart Home、Smart View和更多平台统一到SmartThings应用程序中,用户则只需使用一个应用程序,通过手机、电视或汽车连接来控制任何支持SmartThings平台的所有设备;

2、全面开放IoT平台:为了方便用户更好的开发基于三星的物联网平台,三星把SmartThings相关工具包全部进行集中打包,并免费开发给所有用户。

从而让生态合作伙伴能更好、更便捷的把自己的产品、服务及平台与三星物联网平台连接,实现最终的互联互通。

3、Project Ambience(布景计划):该计划其实是一个微型芯片,据三星介绍,该芯片能大范围安装在日常物品中,从而使物品连接物联网中,具备各类智能化应用。

但该芯片目前仅能通过Bixby进行控制,三星称该加护为“次世代物联网”;

4、物联网安全元件(IoT SE):与之前的ARTIK模块不同,三星物联网安全元件 (SE) 能为物联网行业提供了一站式软硬件解决方案。

借助包括硬件、软件和定制支持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三星物联网可加快各种物联网应用(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移动、中心和物联网模块)的上市时间,使相应应用的客户可以尽快使用应用。

通过这些布局,三星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充用户,据OFweek维科网编辑了解到,三星物联网平台已经被应用在200多个国家中的不同环境中。

然而,在此环境下,华为又有哪些表现?

华为:合作共赢

华为与三星的思路较为相同,但华为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由于在5G方面的领先发展,美国政府不惜动用一切力量遏制华为的发展——把华为纳入到美国实体名单,任何美国企业售卖给华为的产品,均需经过美国政府的批准。

在美国的打压下,华为开始对产品进行“去美国化”——根据外媒2019年12月2日报道,华为Mate 30在经过瑞银和日本技术实验室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的拆解后,已确认不含美国配件,真正实现了配件去美国化的目标。

在这一环境下,华为物联网产业并未受到过多的影响,对于华为而言,其在“1+8+N”的物联网战略中,“1”、“+”和“8”才是自己的核心。

“1+8+N”战略以手机为核心,从而带动8个智慧交互平台,并让各类符合HiLink标准的泛IoT设备相连。

在泛IoT中,华为分为两个板块:华为严选和其他符合标准的设备。根据不同的版块,华为将提供不同的服务。

在连接方面,华为同时还大力打造以巴龙5000通信芯片为核心的芯片,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华为物联网芯片区分为不同的系列,从而让各个设备连接5G网络,从而提升数据传输,进一步加强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联动速度。

同时,华为在2019年8月9日,华为在东莞举行华为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操作系统鸿蒙OS。

鸿蒙OS是一款“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一款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它将适配手机、平板、电视、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多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产业中,鸿蒙操作系统的优势相对明显:

1、鸿蒙操作系统则是基于微内核的架构进行研发,从而使其更适合当前物联网产业的特点和发展;

2、我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必然会导致各类研发和拓展中受限于他人。而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面世,也将避免这一问题。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物联网操作系统的正式上线,特别是在华为以“合作”模式的发展下,将更好的配合国内物联网企业的发展,从而避免各类对接难题。

据了解,随着华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国内大量企业主动加入其中,不断扩充到“华为严选”品牌之中。

同时,大量海外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方向和趋势,主动生产符合HiLink标准的产品,从而以第三方企业的角色进入到华为物联网生态中。

小米:没有投资解决不了的问题

小米作为全球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其在物联网产业的布局并不晚,而其布局的方式与华为等企业一直——以手机为核心,从而控制其他物联网设备。

小米CEO雷军也曾表示:“PC互联网时代连接了10亿设备,移动互联网时代连接了超过50亿设备,而IoT将会连接500亿量级的连接规模。”

为此,小米在2013年就启动了“小米生态链”计划。

小米为快速布局物联网战略,采用了投资的方式——截止到2019年8月,小米投资了270家企业。但小米的投资并不一定能带来100%的回报。

例如小米的松果芯片,由于芯片的问题,导致搭配松果芯片的手机销量极低。而即将在2月13日发布的小米手机10,依然搭配高通骁龙处理器。

由于投资过多,导致外界曾一度称小米为“投资公司”,对此,小米CFO周受资表示:“我们是战略投资者,我们的出发点是通过投资强化主业,发展前沿布局。”

同时强调,小米投资的270余家企业,主要主要围绕搭建AIoT生态链和互联网服务生态链。

小米在投资企业后,并不会对这类企业进行股份控制,而是提出商品共同研发,并通过小米的各项测试(与小米手机、小爱同学无缝对接)。

所有研发出的商品都有统一的工业标准及设计,同时价格要低于同行。而这些被投资企业,可以通过小米强大的营销能力进行线上、线下销售。

在这种模式下,小米取得了绝对的成功,并在2018年7月上市,并成为最“年轻”的500强企业。

随着小米在IoT产业的布局,小米已经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据小米财报数据,截止2019年9月30日,小米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达到2.13亿台。

然而,小米并不满足于此。在2020年1月2日,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发布新年全员信,信中雷军提出小米2020年重大战略升级:2019年年初提出5年“AIoT”100亿元的战略,加码升级为5年投入“5G+AIoT”500亿元。

由此可见,未来的小米在物联网产业中的布局,将会越来越大,所涉及的产业也愈加完善。

写在最后

随着S20的发布,必然会引起新一轮的手机竞争——用户更换手机的同时,或将更换更加适合的物联网设备,这并不是企业所想看到的现状。

如何巩固自身在物联网产业中的优势,是对物联网企业提出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华为的回答是与合作伙伴共同把设备及系统实现前装。

小米则定位在年轻人的购买力和心态,从而为用户提供DIY所带来的成就及乐趣。

但对于三星而言,由于售后服务问题,使其在中国的地位一再下跌,但在海外市场上,三星的布局相比华为和小米而言,更适合国外用户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而其目前在汽车领域中的布局,也将进一步推动三星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并把大量物联网企业甩在身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320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