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英特尔转型谋略,艰巨任务下的无畏蜕变

英特尔转型谋略,艰巨任务下的无畏蜕变

转型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随意的事,需要打破本身固有惯性,强加一个外力,其所需力的大小与本身体量大小成正比。对于英特尔这家2018年营收破700亿美元的半导体巨头来说,这一次转型需要非常大的决心和执行力,且比1985年那一次要艰难得多,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英特尔年销售收入还未破一亿美元。

“偏执狂”是第一次转型,时任英特尔CEO安迪·格鲁夫的称号,如今仅仅靠“偏执”已经不够了,毕竟时代变了。英特尔第二轮战略转型从2016年左右开始,如今转型过半,从营收来看,2018年的708亿美元收入中,传统PC与新兴的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占比几乎达到1:1。。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上,英特尔为什么要大动干戈让这座700亿美元的巨轮改变方向呢?


两次转型谋变

1970年,英特尔向世人宣布生产出了DRAM芯片——1103,这不仅吹响了半导体存储器对磁芯存储器挑战的号角,更是开启了一个存储帝国时代。在存储器市场,英特尔独步武林,1971年公司销售额达900万美元,1973年就达到了6600万美元,成为了存储器最有实力的霸主,市占率近乎100%。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存储芯片格局开始发生变化,日本公司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狠砸大量资金和人力,誓要在半导体业出人头地。不仅如此,日本公司大打价格战,一度蚕食英特尔以及一众美国公司的市场。

进入80年代,英特尔在存储器市场的市占率已低于20%,并继续下滑。1984到1985年间,英特尔裁员7200人,存储器销售额只占公司20%,但却独享了公司80%以上的研究开发费用,大部分利润都来自微处理器业务,转型势在必行。

图:安迪格鲁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1985年10月,英特尔正式对外宣布退出动态RAM存储器市场,专心发展微处理器业务。此后至1986年,英特尔在格鲁夫的统一调度下,开展艰巨的转型工作,一方面关闭和处理掉生产动态RAM相关的7座工厂,一方面集中火力生产开发微处理器。转型伴随着“疼痛”,1986年英特尔严重亏损,亏损额高达1.73亿美元,股票不断下跌。直到出现了80386这款明星产品,力挽狂澜,一举奠定在微处理器市场的地位。

到20世纪90年代,英特尔在微处理器市场市占率已超过80%,1992年,英特尔的销售额达58亿美元,利润首次突破1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企业。第一次转型,英特尔打了一场漂亮翻身仗,找到了属于自己方向的航线。

在2016年,这家半导体巨头又谋划新的战略转型,英特尔旋转轮舵,将航线改道,瞄准了更为诱人的以数据为中心的市场。

“无论是对英特尔来说还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产业变革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入一个转折点,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时间点。” 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数据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孙纳颐(Navin Shenoy)在一次媒体采访中表达过英特尔对更广阔世界的渴望。

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数据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孙纳颐(Navin Shenoy)


这里的广阔指的是“3000亿美元”的总体潜在市场,其中囊括PC及周边、移动通讯、数据中心、非易失性存储、物联网和FPGA,目前英特尔整体只有25%的市占率,剩下75%都有待开拓。

如今战略转型已完成上半场,不论是2018年全年营收还是最新的2019年Q3财报,传统PC与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持平,而五年前英特尔有70%的收入是来源于PC业务,30%是以数据为中心。其中今年Q3的营收中,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业绩,达到95亿美金。

所谓以数据为中心,并不是放弃芯片设计制造,而是英特尔认为未来世界是基于数据的,计算将无处不在且多样化。其次,英特尔还需要在渗透产业链更多环境,让用户更好的去处理、存储、传输数据。

“许多公司的转型在一开始就失败了,因为定位就很困难,充满挑战,我们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阶段。” 孙纳颐这句话算是英特尔转型上半场的胜利宣言:“未来五年,英特尔70%的营收将来自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30%来自PC业务。”

显然转型还在持续进行中。


转型过半,英特尔的成绩与雄心

转型需要非常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近四年来,英特尔从组织架构、产品路线图和市场策略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调整,例如,设立新设备和物联网部门,并在随后将其分别升级为事业群,提高在公司内部的地位。

与公司历史上第一次转型不一样的是,英特尔并没有出现亏损,经过长年累月的技术积累,英特尔的技术和生态护城河深不见底,其“六大技术支柱”——制程和封装、架构、内存和存储、互连、安全、软件——稳稳地驾驭了这座在数据世界遨游的巨轮。


具体来说,除了CPU之外,英特尔还涉足GPU、FPGA、存储、软件等,形成了最宽泛、最庞大的产品组合。英特尔的产品组合不局限于处理器,而是延展到存储和网络、软件等更加广泛的领域,这为英特尔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英特尔将重心从PC转移到人工智能、无人驾驶、5G、物联网等数据暴增的领域,并大手笔收购FPGA厂商Altera、Mobileye等加速转型。瞄准的客户也从PC、服务器厂商,扩大到所有数据处理需求旺盛的企业。

在不断增长的数据中心业务中,英特尔重点关注三大趋势:AI发展、5G技术应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方面的应用。

云计算是英特尔最重要的增长动力。孙纳颐此前说过,云计算厂商之间的竞争不是零和游戏。英特尔以定制化策略,帮助不同的云计算厂商打造差异化的云服务。

产品层面,英特尔为云计算厂商提供标准化产品、调优产品、半定制产品及定制化ASIC芯片。例如,英特尔与AWS合作长达10多年的时间,为AWS提供高性能的CPU以及定制化产品。AWS EC2云计算实例即基于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打造。

生态方面,Intel Cloud Insider Program在全球范围内有数千家合作伙伴。英特尔工程师团队与合作伙伴并肩作战,帮助他们解决产品配置、解决方案搭建等等软硬件层面的问题。通过这种紧密合作,英特尔与生态伙伴一起成长,合力共拓云计算市场。

人工智能部分,英特尔和合作伙伴横跨整个人工智能生命周期,以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满足需求,将人工智能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该部分的硬件方面,英特尔至强处理器作为通用型的处理器,是人工智能的基石。英特尔不断提升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性能。自2014年以来,至强处理器的性能提升超过200倍。面向未来,英特尔还将在下一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产品Cooper Lake以及Ice Lake中持续优化性能,通过整合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以及英特尔®DL Boost,更好支持AI工作负载。在最新的CES 2020上,英特尔宣布,2020年上半年推出的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代号Cooper Lake),将包含面向内置人工智能训练加速的全新英特尔DL Boost扩展指令集,与之前的产品系列相比,其训练性能提升高达60%。

图:CES 2020上,英特尔宣布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即将推出


此外,战略软件部分,针对不同的硬件,英特尔优化软件堆栈,为开发人员提供一致的使用体验。英特尔支持MKL-DNN,nGraph编译器等常见的框架和工具。生态方面,更是在医疗、金融、零售、交通、农业等行业得以充分应用。

网络方面,在过去数十年中,英特尔围绕网络功能虚拟化、边缘计算、5G、数据中心和云不断推进网络转型。

从核心到边缘,英特尔提供了敏捷灵活的网络构建解决方案,这其中包括处理器产品,即: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至强D系列处理器,凌动处理器等等。此外,英特尔固态盘、FPGA、以太网控制器、3DXPoint、QuickAssist、快速同步视频以及全新硅光光学收发器,支持从无线塔到基站、距离长达10公里的高速100Gbps带宽,支持跨数据中心,核心网络和边缘的转型。

此外,英特尔的硅光创新技术,将激光集成到硅片中的独特能力打破了连接和网络性能的瓶颈,最终实现最低成本和每比特功率以及最高带宽。同时,英特尔Cascade Glacier的创新SmartNIC产品系列,进一步丰富网络连接产品。

凭借网络和云领域、端到端 5G 战略和生态系统方面的大量投资,以及基于标准的开放的英特尔架构,英特尔将在推动企业网络转型方面取得成功。

过硬的技术护城河,更离不开另一个致胜法典,也是战略转型下半场中,英特尔的不败秘籍。


下半程的致胜秘籍

不管英特尔怎么去表达自己的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已经能与传统PC平起平坐,背后总逃不开最关键的部分,那就是客户。关系到技术价值的真正落地,就像当初英特尔第一次转型时所推出的明星产品80386芯片一样,康柏公司就是英特尔梦寐以求的客户,成了转型路上的“贵人”,康柏的大力支持,让这款80386迅速占有更多市场。现在看,英特尔的这一次转型,仍然离不开“贵人”客户,这也是下半程的关键所在。

不难发现,英特尔已经为下半程开了一个好头。

刚过去没多久的CES 2020上,英特尔展示了许多应用案例和合作项目,比如,英特尔与美国红十字会及其“缺失地图”项目(Missing Maps project)的合作,利用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上集成的人工智能加速技术,英特尔正在协助美国红十字会及其“缺失地图”项目,为偏远地区绘制高精度的路桥地图,当灾难发生时,能为应急响应提供帮助。

比如,英特尔和Netflix的合作,推动开源高性能编码器(SVT-AV1)的开发,并在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上进行了优化,显著地提升了质量和性能以实现商业部署。

比如,3D“运动员追踪”(3DAT)是业内首创的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它利用人工智能提供接近实时的数据洞察和可视化,可大幅提升观赛体验。其使用英特尔DL Boost优化并由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驱动的算法,从生物力学机制的角度对运动员动作进行分析。该技术将应用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100米及其它短跑项目的视频回放中。

比如,英特尔 True View技术能够合成出体育场馆的全部空间,提供全方位无死角视野,让球迷可以选择从任何有利位置和运动员视角,以流式传输的方式在其设备上观赛。英特尔和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NFL)以克利夫兰布朗队与亚利桑那红雀队的比赛为例,展示了“体三维”视频的冲击力。仅在一场NFL比赛的第一节,所产生的数据就超过了3TB/分钟,这种指数级的数据增长,需要超强的计算力才能实现。

以上仅仅是一场CES中所展示的合作案例,在2019年里,英特尔与客户之间的联动早已深入人心,将英特尔技术一一落地,赋予现实价值。

这也解释了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此前在公开场合所说的那句简短的话:“有需求就会有创新。”英特尔的创新并不是闭门造车式的,而是客户真正需要的。

王锐说,英特尔是水,其他企业是万物,而水润万物。这就是在拥有强大技术的同时,赋能整个生态链。 “因为英特尔懂得如何去搭建一个生态,这个强大的生态,不管你是OEM、ODM、SI、ISV,所有的人在这里都有一个角色,大家可以一起帮我们的最终用户构建解决方案。”

第一次转型,英特尔从伤痕累累中爬了出来,这一次似乎做足准备,技术、产品、生态,一场势在必行也似乎胜券在握的转型。

但英特尔的核心使命始终如一,正如英特尔CEO司睿博(Bob Swan)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们正在重新定义和发展‘Intel Inside’的真正含义。”


英特尔CEO司睿博(Bob Swan)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92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