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为什么硅谷是世界创新中心?一文带你看懂

为什么硅谷是世界创新中心?一文带你看懂

每天进步一点点!

今天和大家聊的是《硅谷模式》,提到硅谷,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比如著名的英特尔、谷歌、苹果、惠普、脸书、推特、特斯拉,这些耳熟能详的高科技品牌,基本都诞生在这里。它们不仅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引领着全球科技产业不断前进。同样,硅谷作为一个整体,正在用它的产品和创新精神改变着世界。那么,硅谷究竟有哪些成功要素,又是采取怎样的模式,推动创新的呢?今天江城君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些问题。

第一部分 硅谷企业中的推门文化

在硅谷的很多公司中,普遍流行着这样一种做法,那就是:无论是多高级别的领导,只要员工有思考成熟的想法和建议,都可以直接推开他的门,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在有的公司,员工想要找老板谈心,连门都不用推。比如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就没有自己固定的办公室,而是和员工一样在隔断里办公;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只是在公共区域里划出一个工位,和员工打成一片。可能在有些企业,对于这样的推门文化觉得有点不能接受。但这在硅谷企业中,却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

传统公司通常采用树状组织架构,这意味着从基层到管理层之间,有更多层级和中间环节,并且要遵循一定的汇报规则。但很多时候,这也会导致官僚文化的形成,阻碍信息的传递。硅谷公司的组织则完全不同,基层员工和公司高层可以直接沟通,无需中间环节的转述,这样可以保证信息传递的最大效率。

第二部分 硅谷企业的试错文化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上,硅谷企业能够立足并且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它们的试错文化。这种文化的精髓就是:不管结果怎么样,先去做了再说。因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任何一项探索开展过程中,没有人会预料它是否成功,如果不去试,就连失败的可能也没有。硅谷公司和其他传统公司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迈出了探索这一步。

比如,同样来自硅谷的电商巨头亚马逊,曾经研发过一款智能手机,叫做Fire Phone,这款手机上市后却反响平平。有的人可能会想:一个做电商的公司凭什么生产手机?但不要忘了,这款手机其实只是和其他产品平行的探索尝试。和它同样的尝试,还有很多人熟悉的Kindle电子阅读器,这项产品就在后续市场反馈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于这次尝试,亚马逊CEO贝佐斯,就曾经说过:“我为Fire Phone的失败感到自豪,这个探索本身就是一个宝贵的学习过程。”所以你看,硅谷的企业对于失败这件事,是高度宽容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放开手脚,愿意去试错,去尝试新东西。

第三部分 硅谷企业的工程师文化

什么是工程师文化呢?它指的是,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文化。在硅谷企业中,一个人的地位、声誉、威望很大程度,都归结到一点上——那就是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决问题。因此在这个导向下,硅谷中很多人即便不是职业工程师,但他们仍然具有工程师精神,动手能力非常强。

比如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就很多次在公司明确讲过:在谷歌,工程师是处在金字塔顶上的人,在公司的地位最高,不仅过去如此,将来永远如此。在脸书,看上去好像产品经理地位很高,但他们大多数是工程师出身。而在一些几乎是纯技术的企业,比如半导体和芯片类的公司,基本上工程师就拥有最终决策权了,甚至连销售和市场,也经常由主管工程的副总裁来负责。在硅谷企业中,收入最高的就是工程师。

第四部分 硅谷企业没有规则的规则

硅谷的企业通常不用非常详尽、细致的工作描述来约束员工的行为,他们很少会说不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相反,为了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才能,他们经常对员工说的是要创造、要打破。因为这些公司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给员工创造自由的环境,也就是在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让员工保持良好的创新状态,鼓励他们去尝试新的东西,总会给企业带来一些新的创意。而这些创意,就可能意味着下一个增长点。

总结

江城君回顾一下硅谷如何激发创新:

第一, 推门文化。员工有思考成熟的想法和建议,都可以推门直接和公司高层面谈。在公司内部,不同层级的人员只在薪酬方面有差异,而没有人事决定权。在公司最高愿景之下,他们会设置很多彼此平行的团队和事业部。在团队和事业部内部依然是平等关系,只有带头人,没有管理者。

第二, 试错文化。在任何一项探索开展过程中,没有人会预料它是否成功,如果不去试,就连失败的可能也没有。硅谷公司和其他传统公司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迈出了探索、试错这一步。

第三, 工程师文化。在硅谷工程师拥有很高地位,并且薪酬待遇也是最高的。同时,工程师文化还代表着,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文化。即便很小的事,在硅谷都会有独特的工程师式解决方案。

第四, 没有规则的规则。硅谷的公司通常不用详尽、细致的规则来约束员工,而采取使命教育和数据系统来统一员工的认知。硅谷企业的员工通常很年轻,因为这意味着思维不受传统规则的束缚,思维更加开放,能够乐于接纳变革,去尝试新的东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kj/24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