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当年腾讯为什么从QQ转移扶植到微信,如今微信已撑起腾讯半壁江山

当年腾讯为什么从QQ转移扶植到微信,如今微信已撑起腾讯半壁江山

马化腾说过:“微信如果不是腾讯做出来,不是自己打自己,是在另外一个公司的话,我们可能根本就挡不住。”

没错,目前腾讯5000亿美元的市值中有2500亿美元是微信撑起来的,另外还有1000亿是以腾讯和QQ为核心的腾讯金融(财付通)撑起来的,足以说明微信的重要性。



那么当年腾讯为什么从QQ转移扶植到微信?


沟通本来就是一个很简单便捷的需求


QQ 最大的优势在于她的「臃肿」。而微信的克制让她十分的「高效」


在微信没有出来之前,QQ在高效、轻质、简洁的移动端社交需求下就显得尾大不掉了。为什么说QQ更像一个产品中心呢?


QQ捆绑的钻类可以点亮一道彩虹,腾讯所有的产品都塞进了QQ的小页面里,现在QQ个人主页的小图标有128个,涵盖了空间、邮件、游戏、安全等腾讯涉及的所有领域。



QQ在移动端是有些令人厌烦的。一进入QQ,QQ看点、QQ邮箱提醒、QQ购物等乱七八糟的信息蜂拥而来,我们移动端的体验并不好。


相比起来微信比QQ更简洁更简单,这样也时候更多年龄阶段的人群使用,没有那么多花俏的功能,使用起来更以交流为主,老年人使用起微信来,也比QQ更看得懂,毕竟接触得少所以不好上手,而微信上手起来更快更容易记住。


就一般用户而言,QQ的操作是过于繁琐复杂的,而且多余功能太多,张小龙做微信是一切从简,好的产品经理会加法也要会减法,去除多余功能,留下的只能朋友之间的互动,并且注册方便简单,我妈妈不懂拼音,有了微信以后可以用语音询问我的近况,而且不用一直打电话。

QQ是陌生人社交,微信是熟人圈子


从社交来看,QQ有鲜明的“在线”设计,而且还支持离线、隐身等等,而微信则是为移动互联网设计,没有“在线”这个概念,这是最典型的特征。手机里没有在线这个概念,永远都在线,但是永远也不能保持一个立即回复的状态,这就是微信的特征之一。


我们会发现,微信朋友圈陌生人是看不到好友之间的评论的。但是QQ空间,陌生人可以看到所有评论。这也是微信和QQ的不同点,QQ是一个陌生人社交和熟人圈子兼顾的产品。但是微信更加强调熟人圈子。


微信没有QQ会员和等级制度


QQ上有绿钻,黄钻,各种vip。QQ其实在十二三年前推出了等级制度,最开始,等级攀升的规则是按照在线时长计算的。QQ等级制度推出后,迅速掀起挂Q热潮,人们打开电脑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登QQ,人不在电脑前,也不退出QQ(几年前,QQ推出了锁定功能),还有人请朋友帮挂QQ,也有人开发出代挂QQ升级的网站。


挂Q对腾讯有什么好处?一般认为,挂Q升级有助于QQ用户的相互攀比,攀比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社交心理。人们想获得更高的等级向好友炫耀,要么不辞劳苦地挂,要么买特权。


腾讯推出的QQ会员制度、超级QQ等功能都具有加速升级的特权。简而言之,利用用户的攀比心理变现。QQ的等级制度乃至会员服务,能够行特殊化竞争,也可以鼓励用户长时间登陆在线,还记得以前只有太阳级别的QQ号才能建群吗?


从产品运营的角度考虑,QQ推出等级制度的目的应该是加大用户使用时长,但是人人因为等级制度无法显现出平等。



微信从诞生之初就是熟人社交,熟人社交产品带有天然的用户粘性,不需要额外设计等级制度来提升用户粘性。微信是一个即时通讯应用,只要你使用微信,就会送达,没有在线和不在线的区分,等级制度,就是有点不平等,可能和微信本身产品的风格不同,如果加上了等级制度,对用户而言就会产生不平等。通信双方的不平等,会有很多预想不到的结果,会破坏现有的生态。


微信取代QQ,其实是人际关系的改变造成的


回顾历史,作为网生90后的我们,第一次接触QQ大多是在小学阶段左右。

第一次接触微信是高中,那时微信刚刚出来,根本无法和当时火爆的QQ比。大多数人试图新鲜把微信APP下载在手机里,之后基本就不去管它,至少在我周围的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之前,我就在想,当年QQ那么火,为什么腾讯还要推出微信,来抢QQ的生意?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我记得我的第一个QQ号是在小学的时候注册的,当有了QQ之后,立刻加上全班所有的同学,然后每天趁着爸妈不在家的空隙,坐在电脑前和同学聊的火热。每天想怎么偷菜,怎么获得更高的成长值。

一直到中学QQ都是同学之间互相联系,一起玩耍的方式,谁偷了谁的菜,谁抢到了车位。

初中毕业,QQ的通讯录里躺着小学和初中时代朋友。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QQ是比电话号码更重要的联系方式。

到了高中,微信的出现开始动摇了QQ的地位,高中的好友基本上都加了微信,高中的生活可比初中自由多了,大家联系的时间也多了,不过QQ里躺着的小学同学的分组已经很久没点开过了,初中的同学也开始不太联系了,反倒是微信开始用得多了起来。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微信开始慢慢的取代了QQ成为了使用的最多的社交软件。现在我已经上了大学,QQ只用来加一些嘈杂的群聊,大部分时间都是设置的不可通知。


究其根本,微信取代QQ对于我来说就是人际关系的改变造成的。


当年张小龙微信之父

90年代,大多数人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的时候,28岁的张小龙就单凭一人之力,开发了当时国内最好用的邮箱-Foxmail。

2010年10月的某天,张小龙连夜给马化腾发邮件,建议腾讯做即时通讯app,马化腾立即回复他,马上做。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上线,此后的时间里,微信不断推陈出新,用户量几何级的增长,到如今,微信的活跃度和功能早已超过了QQ。

他一手缔造了微信,撑起了腾讯的半边天。估值过5000亿,是当今世界上用户体量最庞大的应用,张小龙因此封神,也成就了张小龙微信之父的地位。


2016年1月,张小龙出现在微信公开课上。

这让人有些意外。现场爆发出尖叫声和欢呼声,几乎所有人都掏出了手机拍照。他略显紧张,右手一直插在裤兜里,解释自己是突然决定参加会议——这个举措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是有点浪费时间的。


张小龙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将用户价值放在第一,是张小龙在演讲中多次提到的微信产品价值观。他强调和用户做朋友,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尊重用户和个人等理念,认为产品的底层逻辑是从用户身上挖掘需求,并服务于用户。


我想说的是,微信这个产品虽然从界面上看很简单,但是仔细分析产品,真的很不简单,而且微信是一个非常有“态度”的产品,这种产品带有的气质是最没有办法被抄袭的。


极简的审计理念,极致的产品追求,坚守的毫不退让,有情怀的人文精神。就像微信公众平台首页上所说的那样,“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而每一个品牌,不管多么小众,在它身上,都一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塑造了它,成就了它。


最后点一个赞吧,转发一下吧,关注一下吧!


print_r('点个赞吧!');
var_dump('点个赞吧!');
NSLog(@"点个赞吧!");
System.out.println("点个赞吧!");
console.log("点个赞吧!");
print("转发一下吧!");
printf("转发一下吧!\n");
cout << "转发一下吧!" << endl;
Console.WriteLine("转发一下吧!");
fmt.Println("转发一下吧!");
Response.Write("关注一下吧!");
alert("关注一下吧!")
echo "关注一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38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