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电商抗疫助农 拼多多“拼”出新商品流通模式

电商抗疫助农 拼多多“拼”出新商品流通模式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陈晴)脱贫助农,抗疫助农,拼多多始终在努力。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的商业流通系统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农历春节本是中国农产品的销售旺季,但受疫情影响,从中国最南端湛江市的红薯到黑土遍布的长白山余脉林地种植的板栗,无一幸免,均遭遇销售困境。电商的营销模式相比传统商品流通方式,优势一下子突显出来。让隔离的世界联通起来,架起供需两端的桥梁,拼多多“拼”了。

助农专区:有形和无形中的力量

这个春节最流行的词叫“战疫”,还有一句流行语叫“脱贫攻坚战”。拼多多在大战之时,都“拼”在最前线。

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响着中国部分农货产地的农民收入稳定,而好多优质农产品产地,恰恰也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

“湛江市的红薯,以天然沙地种植优势,让植物吸收海水,海水含有的天然盐分,口感香甜粉糯,精挑细选,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农户卢大姐说,这么好的红薯,由于年初遇到了疫情的爆发,导致种植的一百多亩红薯无商户上门来收购。

“春节前,云南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已经让我们当地蔬菜种植户损失惨重,紧接着全国疫情暴发,更是雪上加霜。各地方相继停市,封路、封村,储存蔬菜的冷库也不能正常开工,外地客商也过不来。现在我们的莴笋根本没有销路,但到了时间不采割的话莴笋就会烂在地里。”手捧莴笋的菜农张大哥在专区分享着自己的经历。

如何帮助贫困地区和部分农产区解农产品滞销问题?拼多多2月10日率先上线“抗疫开拼,爱心助农”活动,并给予大流量倾斜,让农产品有一个输出口,让更多的消费者看到商品。据拼多多介绍,助农专区,已覆盖全国近400个农产区,23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从中国最南端湛江市的红薯到黑土遍布的长白山余脉林地种植的板栗,只要农户申请扶持,平台将不遗余力帮助商家上线。

销量的增加,消费者的好评,除有充足的流量支撑外,拼多多还设置了5亿元的专项农产品补贴,以及每单2元的快递补贴,鼓励物流企业履约。

目前,为尽快解决部分产区的待销农产品“出村难”问题,让更多农民看见帮扶计划。拼多多紧急开辟了“农产品滞销信息反馈通道”,向全社会征集相关信息。同时,平台技术团队还专门开发了小程序及H5应用工具“快团团”,以帮助没有上行能力的农户快速入门,在产地就能实现信息申报、农货出村。据悉,自2月15日开通“滞销农货反馈通道”以来,拼多多已收到超过上500多条滞销信息反馈,涉及23个省及直辖市近百种农产品。拼多多抗疫助农小组正联合平台商家全力对接帮扶,目前已有超过20%通过平台顺利实现线上销售。

直播卖货:造血式输出

直播间的现场连麦,能让消费者直观地看到蔬果来自原产地的品质和新鲜,产地直供、线上销售的助农新模式,让农户减少了疫情期间的损失,也让更多农户找到了新的市场空间。

受疫情影响,原本在春节前后进入“畅销季”的建水紫皮洋葱也遭受重创。农户王耀忠在拼多多平台的帮扶下做起了直播。直播间很简陋。既没开美颜灯,也没专门的直播台。虽然有些业余,但并没有影响网友们助农的热情,直播间里频繁跳出拼团成功的提示。

店铺内做了两小时直播,就卖出了一万斤洋葱。王耀忠说,屏幕中只有一张并不帅气的脸和洋葱,但网友购买热情不减,他们希望帮我的产品快些脱销。

除了普通农户,浙江衢州市市长汤飞帆、广东徐闻县县长吴康秀亲自参与助农直播,帮农户卖货。

汤飞帆出现在镜头前,给53万网友做了一回“客服”。“自古以来,衢州就盛产柑橘,椪柑是其中的代表……”现年48岁的市长汤飞帆,手上拿着半个剥开的椪柑,从衢州柑橘种植史开始讲起。

“以前买过衢州的椪柑,三四块钱一斤,没想到现在不到20块能买10斤。”手机屏幕上,不断飘过全国各地网友的评论。2月19日一天,衢州椪柑就卖出了3万件。

徐闻县县长吴康秀当起了临时的“吃货主播”,现场向广大网友介绍起更多菠萝的吃法:除了直接吃,还可以做菜——菠萝咕咾肉、菠萝鸡片、菠萝饭、菠萝酸奶冰糕、凤梨酥,甚至还包括了网络流行吃法“蘸酱油”。

截至2月19日24时,广东徐闻菠萝累计订单量4.6万单,总销量近25万斤。

据徐闻县政府相关人士透露,此次选择与拼多多合作,是希望利用“直播+拼团购物”的新电商模式,带领当地果农探索互联网农货上行的新路径,“县长直播出镜,能够助力当地农户的经营思维,打通我们菠萝产业的网络上行”。

从普通农人到市长、县长再到网红明星,都在为农产品卖力赚吆喝。直播作为农产品输出信息的普惠工具,赋能乡村农人,推动社交电商、信息推广,系统性激发农产品地区销售的内生动力,实现“造血式助农”,让每一个农产品都能被看见。

拼多多,更“拼小圈”

“拼小圈”,就是拼多多。一个人口基数14亿的大国,拼出个“小圈”,就已经是个庞大的系统了。

电商平台的助农计划,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户的损失。而在需求端的消费者在购买之前仍会心存顾忌。农产品是标准的非标准化产品,很多消费者在没有亲身体验之前,很难投下信任票,甚至会认为好评是刷出来的。

在这种时刻,拼多多认为,传统电商平台的“好评差评”陌生人评价体系在特殊需求暴发时,或者面对农产品这样非标准的商品时,这种评价体系也存在“信息失灵”的情况。

经过总结论证,拼多多平台推出“拼小圈”,一个基于朋友之间的评价分享、熟人社交圈中被看见的真实评论,正在将信任危机一步步挽回,也让人们更乐意将爱心在这里传递。

“广西的百香果,在家自制果茶,19.9元5斤超合算”“这个红薯是喝过海水的,吃起来就是不一样,快去下单。”“新鲜的无花果,物流速度超快”……

“真实评价的好处,是好的商品会经过用户的真实口碑得到最佳流量,而质量一般的商品,则会被淘汰”,一位拼多多用户在亲身体验后表示,原本对于平台的农产品还有一些将信将疑,但在看到朋友的真实购物评价后,自己也下单,并且推荐了更多朋友,“一份草莓,我已经推荐给了十几个好朋友一起来买,分享好的商品,其实也是增进我们感情的方式”。

据悉,拼小圈为消费者提供了向好友共享自己真实购物体验的功能。拼多多表示,拼小圈有助于从消费侧完成“去伪存真”的鉴别环节,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跟着好友的真实评价再下单,就能减少决策失误”。

网友张先生表示,拼小圈上线后,从不给商家做评论的他也忍不住将自己买到的优质农产品分享到拼小圈。“首先商品是真的好,其次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农户多卖一斤,也是在做公益。”张先生说。

“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互助,也是很重要的社会互助形式”,拼多多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陈秋解释称,有数据显示,拼多多独有的拼单分享等社交模式,在此次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信息互助”功能,“当消费者发现一家靠谱的口罩商品,就会选择分享给亲朋好友共同拼单购买,既传递了情感关怀,又相当于是一次雪中送炭”。

目前农产品的电商上行之路还在初始阶段。多多大学负责人表示,未来一年间,拼多多将对全国主要农产品地区进行全范围“检索”,深入农产品当地,手把手教学开网店,让更多农民和农产品上网,增加销售渠道,系统性帮助优质农产品上行。

疫情带来的危机,还将不断改变商品流通模式。拼多多继续在独有的“拼”模式上发力,京东、快手等也在努力。此次疫情中加速助农的新电商平台们,也都在为其今后的运营和获客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何找到新的突破机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电商平台服务社会?各家电商平台如何突破同质化的营销技术?本报记者将会持续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329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