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周鸿祎到底有多强势?在他的公司还不起眼时,就敢和巨头们叫板

周鸿祎到底有多强势?在他的公司还不起眼时,就敢和巨头们叫板

大家好。

上期讲到周鸿祎从北大方正辞职后,从出租屋里开启了第三次艰难的创业。

很快,他就陷入了没钱的窘境,找人融资迫在眉睫。

后来,他怎样解决创业之初资金问题的呢?下面我继续为大家讲述《颠覆者》吧!

01

正当山穷水尽时,IDG风投出现了。初步考察一番后,他们约周鸿祎去酒店会面。

周鸿祎想写一份商业计划书,可是怎么也写不出来。

和大佬的会面是在一个包间的饭桌上,他们很随意的边聊边吃,但周鸿祎面对投资人却很紧张,有些语无伦次。

接着有个叫王功权的人问了他一连串的问题,周鸿祎吞吞吐吐非常尴尬。

正当他以为投资没戏的时候,意外的是大老板周权发话了,问他要多少投资资金。

周鸿祎喜出望外,报了200万。

这就样他梦游般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融资,IDG获得了25%的股份。

IDG非常有先见之明,他们告诉周鸿祎,这笔钱肯定不够用,还要再融资,而且这笔钱还要尽快花出去扩大规模。

当时的互联网行业都在疯狂烧钱,好像谁烧得多谁就会成功似的。

当时的这笔钱对周鸿祎来说就是救命的钱,其实在当时这波互联网投资热潮中,这笔钱并不算多。

IDG投资3721也早就商量好了,那天叫他过去就是签约的,向他问一串问题是为了看他的应变能力。后来,IDG安排了王功权来管理他。

王功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他在2011年因私奔事件震惊全国。在周鸿祎看来,他是一个充满理性,也特别浪漫感性的人,他对周鸿祎的帮助非常大,就如同苹果公司的马库拉对乔布斯的帮助吧。

02

有了融资的钱,周鸿祎租了像样的办公室,并和IDG一起探讨公司的发展。

创业初期,周鸿祎和很多创业者一样,犯了最容易的毛病:专注和坚持。他总是点子很多,但是又总是半途而废,做什么都不专注不深入,因此产品很毛燥。

另外公司管理上的问题也让他焦头烂额。很多创业的人都深有体会,不懂公司运营,摸着石头过河。

更糟糕的是,资金链很快就断了。他猛地发现,在公司扩大规模后,烧钱的速度原来是这么的快。

在IDG的帮助下,他很快找到一家信誓旦旦要投资的人,于是放心的招揽了几名高层人员,租下了昂贵的写字楼,举办了新闻发布会,转移网络托管到价格不菲的北京电信,然而这时先前口头承诺的投资人却变卦了。

此时的周鸿祎再一次陷入了欲哭无泪的窘境,公司乱成一团。

当时的中国互联网是一片利好,很多互联网创业者都能在美国市场上找到对应的商业模式找人投资,可是3721却没法从美国市场找到对应的参照,因此很难让投资人理解这个产品,融资就自然很难了。

周鸿祎只好每天假装自信地重新出去找钱,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奔波,可现实总是捉弄人,一次次无功而返。

终于他意识到,公司需要有海外背景和懂得规范做法的人来帮助他融资,于是他咬咬牙重金聘请了两名女海归。

很快,两名女海归做出了漂亮的商业计划书,用投资人熟悉的逻辑和方法一番包装后,顺利的融到了200万美元。

融资危机一过,他和两名女海归因分散投票权问题又有了激励的矛盾,而IDG站在了周鸿祎一边,认为中国公司应该采取本土化的策略,而不是照搬国外的模式,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不能分散投票权。

事后证明确实如此,很多国外巨头在中国都被挤出去,很大原因是因为对中国市场的管理者没有完全放权,时效性差。

后来管理层间的矛盾闹得公司鸡飞狗跳,周鸿祎只好做出了艰难的取舍,解雇了其中一名女海归。

03

1999年年底,网易的黄志敏加入了3721,他很有互联网思维,是BBS的骨灰级玩家。他的加入对3721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帮助。

3721最初通过与小网站合作来推广,后来策划了黄金中文网址使用权的竞拍,反响非常热烈,其实商业模式实质上就是后来百度和谷歌的搜索广告竞价排名的雏形。

这时,百度成立了。

当年的周鸿祎如果及时转型到搜索引擎上,或许就没后来的百度了。

搜索领域一直是他后来心中的痛,年轻时的他目光短视。尽管黄金网址拍卖反响很好,能够赢利,可周鸿祎当时认为3721不是搜索,还常常向别人解释3721和搜索的区别,常常搞得别人一头雾水。

一个公司CEO的格局直接决定了公司的命运!

在3721B轮融资时,有个投资方向他介绍了雅虎的一位很有经验的副总裁,周鸿祎决定请他担任公司顾问。

这位顾问从硅谷过来后,毫不客气地指出3721的方向不对,应该转向搜索领域。

然而一般的创业者在执着于自己的想法时,很难听进去别人的意见。周鸿祎见他否定自己中文上网的想法,态度还很傲慢,当时气坏了。

他不仅没听进去顾问的建议,还反其道而行之,把网站上的搜索框去掉了。

这些行为让他后来追悔莫及!

04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很多没有上市也没有融到资的互联网企业濒临倒闭。幸运的是3721在股灾前融到了资,这就意味着能度过几年互联网的冬天。

3721的网络实名业务是以免费为主,当时慢慢地获得了很多用户。

正当公司渐有起色时,一个美国名叫RealNames的竞争对手出现了。它的业务模式和3721几乎一模一样,并同微软合作,把软件捆绑在IE浏览器上推广,这对3721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早就有朋友警告如果微软做这块业务的话,分分钟秒杀了3721,而这一天还是来了。

三年创业的辛苦,会付之东流吗?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周鸿祎该怎么办呢?

周鸿祎起初想和RealNames合作,成为它在中国的代理商,这样公司还有一条活路。

可是现实是他和RealNames谈判了一年多都是无疾而终,对于用哪方控制技术标准一直僵持不下。

本来RealNames想收购3721,但是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碎,它放弃收购,想和3721合作。

最终让合作没谈拢的关键问题是,RealNames坚持使用它的技术标准。

这意味着3721所有的技术和建立的基础都要废掉,所有的掌控权都在RealNames手里,哪一天想把3721踢出局也就更容易了,因为那时3721不仅没有市场还丢失了技术。

3721同RealNames开战了。

为了迅速抢夺市场,3721同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合作,在他们的页面搜索框上放上文字链接广告。

另外,3721联合了中国电信,劫持了IE地址栏和解析请求,从而屏蔽了RealNames的网络实名。

但是当时不起眼的3721想同中国电信合作还是非常难的,周鸿祎非常机智,他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在小城市逐步突破,并帮电信做智能修复系统。这样就绕过了微软的IE,给3721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2001年,3721开始赢利,而当时的大环境很不好,大部分中国互联网企业还处在疯狂烧钱的模式中。

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强大的竞争对手虽然对3721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是也倒逼了3721的快速成长。

很多人都说周鸿祎非常厉害,其实他也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被逼出来的。

05

为了加速推广,周鸿祎想借助渠道迅速打开市场。

当他请来国内大的渠道代理商商谈合作时,却发现没有一个代理商愿意合作,原来他们都是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代理商。

而CNNIC似乎是个官方机构,而3721只是个弱小的民营企业,显然他们不想得罪官方。

面对RealNames和CNNIC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周鸿祎想不如联合CNNIC对抗RealNames吧!

后来他发现自己真是异想天开,CNNIC根本没有诚心同3721合作。如果合作的话他就要接受一系列的霸王条款,必须交出所有的核心机密,还只能成为CNNIC的总代理身份,自己出钱运营还要上供。

这意味着所有的成果和核心竞争力都被剥夺,当3721没有价值时,随时会被踢出局。

周鸿祎当然不可能答应。

而CNNIC能给3721带来什么利益呢?

周鸿祎觉得机构的官方背景有着强大的资源,最大的好处是能让3721推广毫不费力。

但是要交出源代码这个核心技术又让他不能容忍,因为交出去如果对方变卦,公司连核心技术都没有了,还有什么竞争力呢?

当周鸿祎提出把源代码放到公证处,万一3721经营不善,CNNIC再拿源代码。

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然而还是被CNNIC拒绝了。此时,周鸿祎猛然惊觉,哪有官方机构对源代码这么热衷的呢,也许CNNIC根本就不是政府。

后来的事实果然如他猜想的一样,他向信息产业部核实了CNNIC官方身份模糊,根本没有互联网的管辖权。

后来,周鸿祎和CNNIC对峙机构性质的问题,CNNIC公然宣战。

令周鸿祎愤怒的是,当时公司的CEO提议投降。投资人王功权站在了周鸿祎这边,赞成拼死一博,这个CEO出局了,周鸿祎重新掌控了3721。

好了,今天就讲述到这里。

从上面我们看出,一个企业在成长中,不同的阶段遇到不同的问题,创业之初要解决资金问题,紧接着又是推广销售问题,还要同强大的对手抗争。

对于创始人来说,要想让企业生存,必然学会克服恐惧,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那么后来周鸿祎和CNNIC之争,到底谁赢了呢?

敬请关注我的下一期解读吧!

公众号@十里桂花

更多文章解读请翻阅我前面文章。

来源|作者:十里桂花

《颠覆者》兴趣的巨大力量!360创始人周鸿祎,从小就为计算机狂

他读研时创业,收集了几千种游戏和上万个软件揣摩,练就深厚功力

周鸿祎刚工作时就差点被开除,三年后他做到高层,却辞职从零创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32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