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阿里京东等巨头跑步进场,医疗民生领域的万亿供应链金融机会来临

阿里京东等巨头跑步进场,医疗民生领域的万亿供应链金融机会来临

万亿级的医疗供应链金融蓝海,阿里、京东争相布局

在“互联网+”时代,供应链金融有了新的发展,借助互联网技术,为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提供交易平台和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提高供应链金融效率。

而在医疗领域,供应链金融服务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上市公司华业资本、互联网公司飞医网、医加医、医链及一批B2B医药电商公司纷纷涉足医疗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多样化的医疗供应链金融服务等。

而伴随着医疗领域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发展,跨界进入医疗领域的巨头越来越多。而对于医疗领域供应链金融这片新蓝海,阿里、京东也是率先布局。

在医疗领域,京东金融也有布局。京东医药药京采官网信息显示,京东医药可为采购商提供“白条”金融服务。“药白条”资料称,药品采购专享先下单后付款,最高额度为50万,30天内免息。

京东物流于今年8月底正式推出京东物流医药云仓项目,并与8家国内知名医药流通企业签署了《京东医药云仓战略合作协议》,京东物流为合作伙伴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客服、售后的正逆向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物流云和物流科技服务、商家数据服务、跨境物流服务、快递与快运服务等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

跨界布局,京东方、富士康、海尔、美的纷纷涌入

对于医疗供应链金融这个规模近万亿的市场,眼红的可不只是阿里、京东,京东方、富士康、海尔、美的等巨头均将目光盯着医疗领域。

10月18日晚,京东方发布公告称,将投资60亿元在成都市建设京东方(成都)数字医学中心项目。

京东方(成都)数字医学中心项目的目标是建成以心血管、骨科、肿瘤、康复及妇儿为重点科室的三级营利性综合医院,具有医疗、教学、科研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该项目计划于2019年9月底结构封顶,2020年底开业运营。

这是京东方第二家自建医院,此前京东方已收购明德医院,其在合肥的第一家自建的医院已经封顶。

2015年6月,京东方斥资2.5亿元收购北京明德医院,将其作为京东方(BOE)智慧健康服务事业的投资发展平台,随后以北京明德医院为基础与美国医疗服务集团Dignity以及IBM展开业务合作。

据京东方副总裁张宇介绍,在巩固显示行业地位的同时,京东方正在向物联网科技企业转型,从显示面板,延伸到传感器以及相关应用领域,包括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

不只京东方,富士康、海尔、美的等均将目光盯着医疗领域。

富士康将显示技术优势延伸到医疗领域。在10月12日的小蛮腰科技大会上,鸿海集团副总裁陈永正介绍说,富士康在广州投610亿元人民币,建设8K液晶显示面板生产线。比如,医疗方面,在外科动脑部手术的时候,手术缝的线已经看不到了,但是经过高显像的摄影机就能看到这条线。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表示,目前在海信医疗产业应用的技术均为图像处理和数字技术的延伸发展,海信每年仍将拿出销售收入的5%投入技术预研和创新。

海尔集团(青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已经收购了上海永慈康复医院。海尔不仅收购康复医院,还把人单合一的创新管理模式应用到医院管理中,提高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海尔旗下的上海盈康医院的小微主汤仁智说,盈康未来的目标是“9073”,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用盈康APP,把患者、医生、护士联系起来,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管理输出,实现轻资产发展。

胡洲庆透露,海尔医疗业务的目标是,未来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中国最大康复平台,2020年达到10000张床位,实现25亿元的收入。

美的也在加快进入医疗领域。9月19日,美的集团与广药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机器人及医疗器械开发、健康数据应用、智能供应链建设、医疗投资、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进行多维度的合作。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已近万亿元,年均增速达25%以上,但是中国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只占整个医药行业的13%左右,远低于欧美50%左右的整体水平

家电行业增速放缓、平板显示产业有周期波动,潜力巨大、利润丰厚的医疗市场将为家电、显示巨头们带来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也将促进这些技术巨头从卖硬件向卖服务的转型。

医疗供应链金融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大体上看,医疗供应链金融服务市场目前来看并没有成规模和体系,涉足的公司以及完成的规模也较小。

针对这一现象,华盖医疗基金董事总经理肖恩表示,由于产业链条长,各类机构和企业的议价能力不同。医疗产业链上众多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比如抵质押担保不足、信用信息不对称、抗风险能力弱等。

医疗企业(包括医院,特别是政府/企业医院)亟需各方资本的参与。近几年政策的快速放开和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问题,新的融资方式和技术手段也给予了多种支持。

新的融资方式之一就是医疗供应链金融,即根据单个企业在供应链中实际融资需求而推出的金融服务模式;或根据企业支付能力和信用支持的评估,对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应付与应收账款、存货等进行质押融资,面向供应链上的单个或多个医药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支持等。

肖恩表示,目前国内一些贸易型(流通)上市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由于他们长期参与医疗设备、药品配送的物流环节,是诸多药品厂家和医院之间的联系桥梁(甚至对部分医院,贸易公司本身就是药品器械的分销商,会直接参与投标),对医院的结算周期、厂家的收款准则了如指掌,天然有能力去建设融资路径解决由于厂家预收款和医院应收款形成的融资问题。

同时由于其掌握了医院的资金筹措、拨款、诊疗客源等信息,从而能够预判医院的还款能力。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提供融资服务时,能够判断融资的风险。另外由于其作为上市公司主体,融资手段丰富,为融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一句话概括就是“有钱有能力控制风险”。 

这类贸易型企业提供的融资模式包括交易融资和金融融资两类。交易融资包括三种:为厂家分销代理商提供短期借款支持进货,保理分销商针对医院的应收账款,以及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对医院赊销;金融融资则是指部分拥有金融牌照的贸易商针对代理商和私立医院的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等融资方式,目前这种方式涉足金融的贸易商逐步增多。

除了以上提到的模式之外,另外还有针对多个医药企业和医院之间药品采购的供应链模式;针对医疗器械行业的融资租赁模式;医药流通B2B的在线模式;针对医院的以租代融、投融投贷联合等模式;针对(医药或医院)集团公司的系统业务模式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30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