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资本变脸 出行变天

资本变脸 出行变天

2019年,共享汽车遭遇资本变脸。2020年谁将会被资本抛弃?谁又会受到资本追捧?

资本变脸

2017~2018年,共享汽车是资本追逐的焦点,2019年却遭遇资本变脸危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共享汽车共获得融资764.59亿元,成为共享经济领域获投金额最高的行业。《亿欧汽车》统计,在2018年完成融资的300家企业中,科技出行领域(含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当属资本追逐的焦点。共有84家企业完成融资,占企业总数的28%。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亿欧汽车》统计的汽车出行领域年度披露融资金额的top20企业中,科技出行企业融资金额占比仅为15%。显然,继共享单车之后,部分共享汽车企业正在被资本抛弃。

有业内人士指出:“曾经,传统车企、汽车租赁、创投公司三方资本搏杀共享汽车。由于共享汽车的车辆成本、运维成本过高,规模小的汽车租赁公司玩儿不转,部分创投资本钱烧得差不多了纷纷退出。现有共享出行公司大多选择与整车厂合作,有些是主机厂投资的共享出行公司。因此,在共享汽车领域,汽车产业资本是做得最好、最稳定的。”

对此,《选车网》总裁管学军认为:“资本向来追逐具有颠覆性的,具有可替代性的新兴的产业。共享汽车曾被看作是引领了汽车共享的新风潮,有可能颠覆出租行业,甚至可能颠覆整个家庭汽车市场。但现实证明这种颠覆显然没有出现,因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在出行行业监管加紧的背景下,创投资本退出是正常现象。”

下个是谁?

2020年,部分“造车新势力”企业被资本抛弃的风险在加大。

从融资金额看,2019年“造车新势力”是出行领域的最大赢家。《亿欧汽车》根据2019年公开融资信息统计显示,“造车新势力”融资总额超268亿元。在“新势力”带动下,智能网联板块在融资金额的top20企业中比重提升至40%,与2018年相比比重增加了29个百分点。

然而,业界似乎并不看好“新势力”车企的发展前景。融资方面,2020年“造车新势力”整体融资能力或将下降。《亿欧汽车》认为:“多数‘新势力’车企仍在巨额亏损,不得不仰仗资本救火。各家都在蓄力量产交付变现,试图让账面变得略微好看一些。但在行业洗牌时期,资方对‘新势力’的产品力和发展潜力将有更严谨细致的预判和考量,2020年投资必将趋于谨慎。”

市场方面,在2020年的新能源车“三国杀”(跨国公司、本土传统车企、“新势力”三方博弈)中,“造车新势力”实力最弱,最终或将在消耗战中被拖垮。当前新能源车市场是一场烧钱的竞争。跨国公司、部分本土传统车企具备极强的“造血”能力——用燃油车补贴新能源车,唯有“造车新势力”只能靠资本“输血”过活。2020年,一方面国家补贴将会退尽,另一方面新能源市场或将继续萎缩。在一个持续看不到盈利的行业,投资人又有多大的耐心陪伴“新势力”成长?因此,部分“造车新势力”或将遭遇资本变脸。而资本“断供”之后,部分“新势力”向传统车企投诚的可能性极大。

自动驾驶

从融资情况看,2018~2019年自动驾驶是表现异常稳健的版块,未来很有可能占据融资排行榜第一位。

《亿欧汽车》统计显示,2018年自动驾驶板块位列融资企业榜单第二,占据2018年完成融资企业总数的16%。2019年,自动驾驶板块的融资额度在出行领域中占比15%,排在智能网联之后,依然位居第二。

尽管自动驾驶是汽车产业链发展的前沿制高点,但投资人正在趋于理性,且向头部企业集中。《亿欧汽车》分析称:“相比2016~2017年‘百花齐放’的态势,自动驾驶领域2018年显得有些‘风平浪静’。从投资阶段看,初期项目偏多;从企业数量看,没有太大进展。这说明行业正逐渐趋于冷静,投资人也回归理性。2019年,自动驾驶领域呈现出投资案例减少,金额增大的趋势,且资金更多集中在头部企业。在该领域中,专注研发应用于商用卡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图森未来在融资金额和轮次上遥遥领先,累计融资额已超过2.9亿美元,约合20.74亿人民币,成为自动驾驶细分领域初创企业的翘楚。”

从消费端的共享出行,到供给端的汽车制造,再到技术端涉及基础研究领域的自动驾驶,资本变脸的本质是不断发掘价值点。在2019年10月底的云徙科技融资发布会上,襄禾资本创始合伙人汤和松认为:“世界上没有资本寒冬,只有机会寒冬,资本永远是够的,资本永远是逐利的,核心就在于机会。机会来自于价值点,企业一旦创造出价值机会,一定会吸引无穷的钱进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294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