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笔记 | 增长思维30讲 01

笔记 | 增长思维30讲 01

最近学习梁宁老师的【增长思维30讲】,刚刚开始,想把自己的感悟和课程摘要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1讲,收获比较大的有两点,一是「打破界限,即是增长」,二是「善败者不亡」,二者看起来貌似冲突,善败又何来打破,其实细细想,关键在于分寸的拿捏和眼界格局。

  • 互联网早期的电商头部玩家「凡客诚品」,因为没有抓住机遇,打破SKU的边界,低估了对手,最终败落,而最开始就喊着“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马云,一手让阿里巴巴成长为如今市值前二的互联网公司,不仅打破了传统支付和购物的界限,还打破了人们心中对电商购物和信任的界限,阿里的爆发式增长给互联网带来了更多可能。
  • 比如「高德地图」,14年俞永福放弃O2O专注LBS的战略调整,算是真正让高德具备了互联网公司的意识和职能,也在接下来与百度地图的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善败者不亡的一个很好的例证。联想自己,目前还处在向社会过渡的阶段,学习的知识和经验也不能局限在专业范围内,尤其对于产品经理而言,洞悉用户需求,发现无人涉足的空白是很重要的能力,打破界限,也许从坚持输出和交流开始。

碎碎念完成了,下面是我在学习时做的摘要,分享给你~

00 发刊词 | 增长能力,就是持续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

  • 企业无论大小,无论阶段,创始人其实都有三个痛苦:战略的痛、产品的痛、组织的痛。这三个位置,没有人无伤,没有人不痛。天天痛,就得天天摸着伤口琢磨。然后某个痛突然打通了,企业就突然快一下,就是一波新增长。这个就是做企业的痛并快乐着。所有这些痛与快的不同面相背后,企业增长与个人成长其实是同一套框架。就是不断作出正确的决定,打破界限,即是增长。(from 梁宁)
  • 增长能力,就是持续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from 梁宁)
  • 易到创始人周航的分享:在易到与滴滴进行激励的市场竞争时(扩大融资规模并进行疯狂补贴),他错误地估计了对方的决心以及未来公司可达到的体量及规模,所以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与选择。企业也好个人也罢,如果不能通过学习,迭代自己,迭代组织,以致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了片面的认识,机会越大,可预见的损失越大。(from 刘璟嵩Ben)
  •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谁能说当下这个决定就是正确的呢,有些决定也许10年后再回头看,才能体会当中的优劣吧。不过后来我再继续听,我想这个课不但是教你持续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其实更是在我们靠拍脑袋时做决定时,通过合理的思考框架、决策模型,去做大概率“赢”(持续增长)的事情。至于是否能真的做到几十年看都是“正确”的,那也要看几分的运气了。但至少我们像德州扑克高手一样,不是全屏运气和拍脑袋,而是在关键时刻做出最大概率赢下去持续增长的正确决定。(from 北京4期3班安旭)

01 在生死进退中增长

  • 如何判断真正的增长:明确的指标,企业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就是维持;有GDP增长率的2倍属于惯性增长;而爆发式增长能超过GDP增长率的4倍。如果你的年营业额、利润的增长,和国家GDP增长水平基本相当,甚至低于GDP的增长水平,这种状态就是维持。因为增长了2%、3%,但是你低于整个国家的增长率,这就是跑输大盘。如果你的年营业额、利润增长,大概能达到GDP增长率的2倍左右,你可以说,我跑赢大盘了,我在增长。
  • 但在成熟市场,这样的增长是可以依靠管理实现的。只要产业周期没有下行,运营盘没出问题,获得这样数字的增长是比较大概率的,我们一般管这种水平的增长叫惯性增长。而过去30年,中国的明星企业的增长率,都能够保持在国家同期GDP增长率的4倍以上。在成熟市场,这样的增长是需要有红利才能实现,比如龙头红利、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网络效应等等。而这些年那些放卫星,出爆品,成独角兽的超级明星企业,它们的增长率就远不止如此了。这是爆发式增长。(from 梁宁)
  • 爆发来自空白,空白是曾经束缚市场的限制性条件改变了,压制市场的天花板被打开了,新一层的空间出现,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打破界限,即是增长。(from 梁宁)
  • 我们的这些企业,热门的是做下沉市场,在自己的国家里,3线城市做点销售业务,就觉得是了不起的新战略,到处发新闻稿。而贝索斯,在这么小的规模时,云淡风轻,抬手就是全球化,视野和自信不一样。(from 梁宁)
  • 《总体战》这本书对战争有一句定义:“战争以一方失去战斗意志为结束。”企业的死,其实是以主导者失去战斗意志为结束。遇到巨大困难不是问题,跨越周期很难也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主导者的作战意志。(from 梁宁)
  • 诸葛亮兵法中有一句话:“善败者不亡。”什么叫善败?就是懂得如何处理失败。大家喜欢在安全、熟悉、稳定的地方。这样做离失败远,但也没有大输赢。但是成熟稳定的地方,没有我们的机会。我们只能和古代的兵家一样,习惯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输赢不是一次博弈,创业是连续作出判断,在一次次成功与失败里,对预判不断做确认与修正,然后继续博弈。(from 梁宁)
  • 在维持线上,要关注抗风险的系统设计。(from 梁宁)
  • 无论胜负,战斗都会让你变强。认掉损失,保住最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品牌,比如信用,比如你自己的心理能量,比如你的核心团队。阿里就说过一句话:核心团队是剩下来的,不是招募来的。(from 梁宁)
  • 企业的死,以主导者失去战斗意志为结束。但如果注定失败,与其苦苦死撑,不如保存核心资产主动撤退。(from 梁宁)
  • 增长就是突破边界,突破边界必然面临失败,所以增长就是如何用失败来突破边界。边界的本质是冲突。边界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 边界分为:时空边界、人员边界和规则边界。时空边界是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人员边界是相互依赖,规则边界是需要协调。
  • 梁宁老师讲:愉悦指引方向,痛苦提供能量,恐惧决定边界。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恐惧看清边界,用愉悦找到改变边界的方向,用痛苦提供拓展边界的能量。失败的本质是没有选择。失败就像围棋中的气,没有气就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不能成为真眼,就只能被吃掉。万维钢:“成功跟失败就不是反义词,而是同义词的关系:他们共同的反义词是什么都不做。”用失败突破边界,需要主导者保持战斗意志,玩无限游戏,让自己一直有选择。(from 江湖无声)
  • “善败者不亡”——想起华杉老师对《孙子兵法》的解读:“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是以成功为假设前提,因为我做一件事,是为了把它干成。而《孙子兵法》的出发点则处处以失败为假设前提,其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避免失败,减少代价,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用计、等待,等待一战而定。”
  • 改变以成功为假设的惯性思维,假设不同,则心态和预期不同,使用的思维模型也不同,以失败为假设来思考,视失败为常态,成功为偶然,则心理预期低,万一真的失败了,也不会被感性和情绪羁绊太久,能够迅速调整状态,分析失败原因,卷土重来,等待时机,一举拿下。(from 用户86240054)
  • 润总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善败不亡,会及时止损,跳出具体的事务,从上帝的视角看问题,并及时做出决定,才能真正不亡。否则,浅尝辄止,一事无成,终将加速衰亡。(from johnson)
  • 《精益创业》有这么一句话:新创企业要做的每件事,包括每种产品、每项能力、每次营销活动都被视为一次实验,用来获取“经证实的认知”。很多常识性认知,在不加限制的条件下都是有偏差的,甚至常识发挥的效用都是有边界的。因此如果把增长看成是“获取经证实的认知”必要途径,善败者就是长期主义的胜者。(from 林木)
  • 胜与不胜在于彼,败与不败在于己。胜可知而不可为,多算者胜,少算者不胜,关键在于知己。(from 笨笨)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和交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uzhinan.com/hlw/191415.html